广水市境南边,自西向东绵延着寿山、蔽山、观音山、吉阳山。它们像镇守市境南疆的将士,古代及近现代是防御市南境的屏障,一道天然的长城。革命年代发生过一些革命烈士的故事。今天,它们即是传承革命文化的现实载体,也是领略大自然风光的佳境。我今天所讲的,便是其中之一的吉阳山。
赋闲几日,一直想走走转转。时逢三伏热天,一般人都懒得动。其实是一动就汗,一汗就湿,一湿就粘,反正是浑身不自在也热燥静不下心来。
联系了几个文友,最终联系得两个文友应邀登吉阳山。从上海回来的陈教授本意是热衷参访小河的杨涟故居,硬被我说的调转船头,驶向陈巷镇吉阳山。
我说的理由是杨涟故居实际上几经易主,已面目全非,太简陋与现代民宅无异,知道位置即可,没有去第二遍的必要。如果是故居保存完好,去几次还可以。而吉阳山则不同,领略大自然的大好自然风景以及拾起儿时的情怀。并列出去吉阳山的五大理由: 一是可以欣赏自然风光; 二是回味儿时情怀; 三是可以锻炼身体; 四是可以呼吸新鲜空气; 五是山下也有水库。 想着在森林氧吧锻炼热了累了,可以在水库一游。 当然,还有左师傅非常想看到的小街热闹集市景象。来吉阳山下的刘店街,便可满足。
这样说下来,左师傅终于同意,并说服了陈教授来到了陈巷镇。
此乃大幸也。如我所愿,得以登离老家最近的稍有名气的一处自然山景点,当然有少许人工点缀。感谢左师傅的成全,如他的微信昵称那样!
回到老家与在广东不同,能保持晚睡早起的习惯。我想大抵是因为回家有家的感觉,睡的踏实,心怀得以释放,短暂的不再漂泊。心放下来了,睡也睡的踏实,睡眠质量佳。
说来天公作美,约定隔一天的日子登山,本来天气预报报到的是有雨,结果雨提前一天下了,而登山的当天日子晴好。当天的气温,也属于雨后天晴的气温。
这天,不到5点我便早早地醒了。恨不得拨弄一下今天的太阳,让它早一点升起,以解我急切等待的心情。发了几条信息,得知左师傅一行已经出发,我如释重负,将早已捡好的旅行包拾起,告知爹娘,儿有约去锻炼身心了。
乡下的早上空气清新清爽,空气中的雾气载着湿气,一阵儿微风抚来,让人如沐春风。这一感觉,在炎热的夏天,显得像昙花一样,美好而又短暂。
路边的小草,大多已长势傲人,势与行人试比高。戴着露珠项链,吐着清新湿气,微风推来,随风舞动曼妙的身子,向我频送秋波。大概是热心过头了,怕我今天热着了,一路走来,裤脚湿透直贴小腿。
到了刘店街口,我便换下衣服,在车站路口候迎两位文友。刘店街头有些认得的开车师傅,看我的行头知道我要出行,便热心地向我打招呼,说要送我。我说等朋友。 以前不觉得,今天才发现,刘店街头甚是干净,满地难觅一点垃圾。至少车行道和人行道是干净的,这点必须为刘店点赞。
车站候车处的早餐店老板,忙碌地张罗着早餐,笑迎八方来客。我站了一下,看离约定时间还有十来分钟,我便向刘店集市走去。刘店离我老家并不远,我却去的不多。今天来了,就来速食补充一下小街集市的繁闹感觉,那种接地气的时下并不多见的乡下小街集市。
人头涌动,人似流水行如龙,街两边摆满多是自家种的各类蔬菜。那种感觉,自然绿色而又亲切。
约定时间到了,相见甚欢。左师傅迫不及待地想感受一下小街集市的繁闹景象,不顾过早自己先一睹为快。我与陈教授自己先找家早餐店点好早餐,候迎左师傅回来。
吃过早餐,我们便赶路了。吉阳山,虽在我家附近,但我是小学毕业后再也没有去过了。她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文章中,却好久没在我眼前了。
我想她,念她!
左师傅跟我开起玩笑,小学的时候跟哪个女同学携手穿过吉阳山的树林,领略了吉阳山的风采?
我仍然凭着记忆开着手机导航,从刘店新街走过,擦过刘店中心小学的肩膀,直指吉阳山下的吉阳水库。到了吉阳水库,导航路线与实际路况有差异,问了几个当地居民驱车而行是碰壁失望。左师傅果断决定,借助他自己手机的导航,驶向朝阳罐。 在地图上看,此行路线属于刘店方向向吉阳山车行路线的西线。东线车行一小段水泥路后,便是车难行的狭窄泥土路,再往库区一点也有水泥路。后来用卫星地图看,也不通山,不远处有一块农田,与库区水边相连,无路可通。
左师傅对我这一刘店当地人的引路很是失望,说是颠覆了对我之前的印象。之前的印象我是受之有愧,今天的向导我也是失职,准备工作没有做足。
左师傅电话求助于广水一文史爱好者,他用脚步丈量了广水市的大部分文史载点,也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解。问他就没错。 经过一风力发电机的脚下,我们扣开对吉阳山记忆中的现实中的威严大门,揭开她那遮盖娇羞脸庞的神秘面纱。吉阳山,我来了。儿时的记忆,我来拾取了。一切似乎是那么遥远,现在又是那么触手可及。那么的近,我能用脚站在那里,我能用手抚摸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
走过寨门,吉阳山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垂立挺拔,迎来今天的太阳。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纪念碑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易认好辨。这些碑刻文字,带领瞻仰纪念碑的人们,在脑海里再一次过一遍那个风云跌宕的岁月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我们的先辈,以他们的热血,换得了我们今天的安逸幸福的日子。
沿小路东行,小路两侧松树几乎整齐排成行,树冠送向路中,像为行人撑起遮阳伞。
不远处的平地一侧,伫立着一座殿,走近一看是斗姥殿。陈教授一看,分析道说是道教建筑,随即推开门,虔诚一拜。
不远处的坡下,就是吉阳山的山顶了。这里有朝盐观碑记、农舍、蔬果等,还清晰可见有三条小路汇集于此,以此为中心向三方散开。
东坡的小路,是记忆中上吉阳山常走的山路,好想沿山坡下去走一遍。左师傅担心我们平时锻炼少,照护不过来,看看就好,就别下去了。
农舍旁边,有台阶,拾阶而上,吉阳山山顶的祖师殿映入眼帘。这大概是整座吉阳山的镇山之作。
快节奏的生活也导致了快节奏的旅游。左师傅见几景点走到,便称该打道回府了。陈教授说既然到陈巷镇来了,那就好好的一次性游看个够,以后也不清楚是什么时候才能重游此地了。说走就走,开着导航,向着陈巷镇别处的景点驶去。
2022年7月25日 广水市 陈巷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