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如一首悠扬的春日恋歌,风是灵动的音符,阳光是璀璨的旋律,世间万物在这美妙时节里生机盎然。对我而言,三月不仅是春天的序章,更是与母亲相伴的温暖岁月的开篇。那些被时光尘封的记忆,在阳春三月如破土春笋,肆意生长。 “三月三,地菜赛仙丹。”儿时,每到三月三前夕,母亲总会念叨这句俗语。那时的我,满心期待的是即将摆满餐桌的美食。三月三,即上巳节,母亲对待这个节日,有着岁月传承的庄重仪式感。 晨曦微露,母亲便轻挎竹篮出门,身影穿梭于田埂、溪边。她俯身,手指轻柔地触碰鲜嫩的地菜,小心翼翼地拔出带着露珠的地菜,仿佛在珍藏春天最珍贵的礼物。在母亲眼中,这些地菜是大自然赐予家人的福泽。 母亲走进厨房,那是她的“领地”。她专注地清洗地菜,水珠溅落在手背上,映照着她含笑的面庞。随后,她拿出平日不舍得用的腊肉、鸡蛋等食材,为家人精心准备美食。 制作地菜粑时,母亲将粘米粉倒入铁锅,小火慢炒。在她精准的火候掌控下,粘米粉渐渐金黄,米香四溢。她把炒好的粉倒入盆中,加水揉成面团,再包入切碎的地菜和调好味的馅料。很快,蒸笼里摆满了圆润的地菜粑。热气升腾,清香弥漫。轻咬一口,软糯外皮裹着腊肉与地菜的鲜美,这独特的滋味,满是春天的清新与家的温暖,更饱含着母亲深深的爱。 地菜饺子也是我童年的至爱。母亲将地菜与鲜肉末搭配,调出香气扑鼻的馅料。她的双手翻飞,迅速捏出精致的饺子褶。饺子在沸水中翻滚,如我期待的心。盛上一碗,蘸上调料入口,幸福的味道在舌尖绽放,弥漫全身。 地菜煮鸡蛋看似简单,却饱含母亲对家人的关爱。母亲把地菜和鸡蛋放入锅中,加水与调料,小火慢炖。煮好的鸡蛋吸收了地菜的清香,剥开蛋壳,蛋白散发着草香。母亲笑着说,三月三吃了地菜煮鸡蛋,一整年都能头清目明、身体安康。那质朴的话语,满是对家人的关怀与祝福。那些三月三的日子里,一家人围坐,共享母亲做的美食,欢声笑语回荡。母亲看着我们大快朵颐,眼中满是温柔与欣慰,这温馨的画面成了我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画卷。 如今,母亲已离开多年,我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我常带子孙挖地菜,为他们制作美食,让他们铭记过去的不易,珍惜当下的幸福。在传承美食的过程中,我仿佛又看到了母亲的身影,这份母爱在岁月中延续。 三月的风,轻柔地拂过田野、山林,也吹进我的心田。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在回忆中与母亲重逢。那些关于母亲和三月的故事,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