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36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汪璐 通讯员徐辉)刚刚过去的7月,襄阳上空共探测到24583次闪电,平均每天793次。记者昨从市防雷中心了解到,进入7月下旬,两次雷雨天气夺走7条生命,配电设备、电力通信设施、民房等遭雷击损坏严重。
市防雷中心最新雷电灾害报告显示:7月21日-22日,南漳、保康、襄城、宜城等地遭受雷雨风雹灾害,全市7万多人受灾,因灾死亡3人,倒塌房屋97间;7月24日,樊城、襄城、襄州、枣阳、保康等地遭受雷雨大风袭击,因灾死亡4人,伤两人,房屋倒塌217间。
据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7月份,本市共探测到雷电闪击24583次,雷电灾害成为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而这几年雷电灾害总体呈增多趋势。
市防雷中心主任孙亚中表示,7月因雷雨天气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历史同期少有,令人痛心。如果人们能多了解一些防雷知识,许多类似被雷击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市气象专家介绍,夏季西南暖湿气流活跃,烈日高照,气温上升快,易形成地面气温高、空中气温低的状况,冷暖气流碰撞极易出现雷雨闪电等强对流天气。而这类天气主要集中在6至8月,后期仍易出现雷电天气,市民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自我防护。
雷雨天不要奔跑
7月22日下午14时10分,家住南漳九集镇的张某,在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同日下午6时40分,家住宜城流水镇的刘某,赶路途中被雷击身亡。
为何两人都在赶路途中遭雷击身亡?市防雷中心主任孙亚中解释,人在奔跑中两腿之间的跨步较大,产生的较大跨步电压,致使被雷击。
孙亚中表示,雷雨天气千万不要奔跑,否则极易因跨步电压造成伤害。
所谓跨步电压,是指当雷电从云中泄放到大地时,就会产生一个电位场,越靠近地面雷击点的地方电位越高。如果在雷击时,人的两脚站的地点电位不同,这种电位差在人的两脚间就产生电压。两腿之间的跨步越大,跨步电压就越大,就越容易被雷击。
此外,打雷时不宜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因为太阳能热水器大多装在楼顶,且安装位置普遍高于楼顶避雷针及避雷带高度,很容易成为雷击目标。
被雷击可能出现“假死”
孙亚中提醒,遭遇雷击“死亡”的人,有时是可以回生的,很多受害者呈现没有呼吸、心脏停跳等死亡的状态,其实,这有可能是“假死”,用适当的救护让他们苏醒。
首先,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可能还来得及救活。
其次,如果心脏停止跳动,应将受害者背朝下平躺,以手掌下部用力压其胸膛,压在胸骨下半部和肋骨之上,约1秒钟1次,压胸15次后,再进行两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抢救,直到受害者心脏恢复跳动为止。
别让避雷针变成“引雷器”
避雷针主要靠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把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保护建筑物。如果避雷针不合格、引下线锈断、接地电阻超标等问题,避雷针反而会成为“引雷器”。
孙亚中说,由于认识不到位,很多人以为安装避雷设备是一劳永逸的事,主动申请年检的还不到10%。尤其是高层建筑避雷防护带多设置于楼顶,由于长年暴露在外,有的自然老化,有的人为破坏,如果不进行年检,就是一个摆设,还有可能成为引雷入室的危险物。
按照《湖北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规定,重要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系统、电力、通信、广播电视设备、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储存场所,必须安装防雷装置;必须安装防雷装置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场所和设备,建设单位应该将防雷装置的建设纳入计划;安装的防雷装置每年年检一次,特殊设施和场所半年检测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