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31
贵宾
诗行天下
   
- 积分
- 2014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本帖最后由 朱国平 于 2012-8-6 21:35 编辑
第二十七回.地上移花宫
李自成等跟随着张友明走出七真宫,回到热闹非凡的移花宫门外。
张友明止步,手指着宫门上方的一块玉石。
只见玉石上面镌刻着:“天庭仙景,地上移花”一排大字。
张友明言道:“听道祖们相传,这是当年王母娘娘在众仙女的簇拥下,驾起云端,巡游天下之景时,来到绵亘百里,千峰迭翠,万山雄奇,高数千仞的幕阜山脉。远眺九宫山,见奇峰高耸云天,万壑竞幽,时云涛拍山,奇石在云海中林立,宛若仙庭。近观云中湖,粼粼碧波,仙气缭绕,胜似仙庭;看山野,有绿树奇花遍布其间,溪泉飞涛,又似丝竹奏鸣,胜天乐弦音。王母娘娘在天上观看着美不胜收的九宫山胜景,心情大悦,便诗兴大发,拿起身边一个仙女手中的圣笔即刻作诗一首‘九宫胜天堂,仙景在人间。若能久留心,不思回天庭。’写毕,王母娘娘在众仙女的簇拥下,轻轻从云端下到云中湖畔,站在五颜六色的杜鹃花旁,轻轻用细嫩的仙手采摘,王母娘娘吩咐仙女叫来了土地菩萨和守山神,吩咐他俩把各种颜色的杜鹃花挖下一棵,赠送给王母娘娘带回天庭。王母娘娘临走时,又在九宫山云中湖边的一块山石上刻下了‘天庭仙景,地上移花’一行大字,以作纪念。后来,晋安王兄弟九人来九宫山修建宫院,请了山下当地的乡民,一些乡民看到这块石头上的雕刻,便向晋安王兄弟娓娓讲起这个民间盛传多年的故事。如是,晋安王兄弟九人,就在这块巨石周围建起了这座宏伟的三重宫院,取名为移花宫。这座宫殿是晋安王陈伯恭九弟陈周恭的居宫也”。
李自成和牛金星等听后,嗟乎不止。
走进院内,士卒们都坐在院内休息、闲聊着。
张友才见张友明与李自成等回来,便迎了上去。
言道:“中饭还过一个时辰就煮好了,道兄先带闯王等入客房休息一会,饭食熟了我去通知你们”。
张友明微笑着言道:“道弟先去忙吧,我带众位去熟悉、观赏一下移花宫后院,一个时辰就能回来用膳”。
张友才向李自成等一一言礼,便又和几个道主安排事务去了。
张友才又带李自成、牛金星、宋献策、李双喜、李过、李信到移花宫望月亭。站在二楼的观月台,观望庭院深深的移花宫,看一片翠绿的森林中,衬托出粉红色的宫墙、飞檐的楼角、金黄色的瓦脊,一派气势恢弘,美丽如画。
几人又观月楼的亭柱,看亭柱上金碧辉煌,雕刻着精细的龙腾图案,四方楼角延伸的四个龙头,龙嘴下都吊挂着一个风铃,阁顶四檐雕着花饰,十分壮观而美丽。
亭下一池清水涟漪,池边绿草茵茵,繁花族拥,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清香阵阵,顿觉心静身爽。
张友明言道:“望月亭是夜晚赏明月之亭。在晴朗之夜,站在这里,可夜观一轮静月如镜,初月如镰,天如碧水,星辰低矮,天景之美,尽收眼底”。
李自成言道:“九宫山物景之美,美如天下,真是观天庭仙景,赏地上移花也”。
张友明微笑着言道:“我们去后面的宫院也”。
几人来到移花宫的中院,只见中院果树叶茂,奇花药草竞生其间,蝶飞鸟欢,好一番桃园胜景。
张友明向众位言道:“桃林间的这些名花药草,可治百病也,救过不少民间疾病者,被上山的香客誉为药到病除的‘神灵草。’你们看,这株就是神灵草”。
李自成等看着山径旁一株,如其它花草叶茎不同的神灵草,只见从地面上长出数百片细长的叶茎,绿油油的叶茎光亮照人,散发出一种美酒般的清香,让人身心顿爽,瞇眼陶醉。
张友明言道:“神灵草,是皮表散发出清香,水煮服食,味甘苦,可治百病的药草。许多病疾者的亲人从千里之外而来,取得此草回家,为患者解除病疾之患,又被民间称之为仙草、救命草。民间言传,寻遍江南,这种草只有九宫山才有”。
牛金星在旁言道:“我们上山时,看到山径上到处都是奇花异草,竞生林间,九宫山山奇地广,真是神药宝地”。
几人穿过桃园林,来到楼高二层的移花中宫。
张友明介绍道:“移花中宫是远道而来,在九宫山过夜客人的逗留、夜宿之宫,上下两层有客房数间。有六个道士护理宫中事务。这段时间,正直山下农忙秧种季节,上山的香客也就很少了。这样也好,免得香客得知闯王等来九宫山的消息,传了出去;我们今日看完移花宫,中午用完膳后,就把你们一千余人暂时安排到铜鼓峰下无人知晓的几座宫寺之中,足以容纳你们也。等贫道给众位取好道字、道名、道号,制好道帽、道衣,收你们为徒后,让你们从此隐姓埋名,在九宫山上一心修道,不知闯王和众位同意否”?
李自成谢道:“道长安排周到,我和众位感激不尽也”。
牛金星在旁言道:“我也正想此问题呢,没想到道长如同我们亲人,关怀备至,恩重如山也”。
宋献策、李双喜、李过、李信的双眼都流露出感激的眼神。
张友明又把李自成等带入后院。
只见一条山溪流过后院,清澈见底。
溪上有一座小石拱桥,站于桥上,人影倒映于水面。
溪的两岸杨柳轻拂,鸟鸣于树,芳林滴翠。
张友明与李自成等站于小桥上,观赏着美丽的院景。
李自成向张友明言道:“真是小桥流水,入如画中”。
张友明微笑着回道:“后院是对香客开放的地方,香客可在楼院中赏景,消除世态凡忧,感悟人生得失,心舒气广,一抒心中感慨,然后心静身爽地下山去,安然渡过余生”。
一行人走过小桥,穿过一片果林,便来到了后宫。
张友明介绍道:“后宫是文墨宫,专让客人留下对九宫山的文墨书画,有宋濂、宋代学士谢文韶、元代书法家赵孟俯和文人欧阳玄、诗人虞集、明朝文人熊伯通……等等,名家学士留下的手迹”。
李自成等观看着几幅挂在墙上的文墨:“九宫山高白云深,之子入山何处寻……”“四面多绝境,有龙湫巨泉,匹练落自云有,溅沬千丈……”诗文中流露出对九宫山的赞美和瑰丽的自然风景,让人心悦。
张友明看着桌上的砚台,微笑着向李自成等言道:“闯王和众位要不要留下手迹”?
李自成言笑答道:“那就现丑了”。
只见一个道土磨墨,另一个道士从房内拿出了毛笔和纸张。
牛金星等围观着。
李自成挥毫地写道:“山神天地秀,宫伟美人间……”
诗后签上李自成的名字。
张友明赞道:“好诗也,闯王文韬武略,不愧一代帝杰”。
李自成放下手中的毛笔,谦虚地笑道:“道长夸奖了,见笑,见笑也”。
接着牛金星、宋献策、李双喜、李过、李信分别写下诗文书画,留下真迹。
张友明吩咐道士把李自成等的手迹收锁在二楼的柜内,不得告之外人,不得拿出来给仍何人看。
一个道士应声“是”后,便拿上楼去了。
张友明又言道:“闯王,已近中午,我们回去吃中餐也”。
李自成回道“好,我等今日劳累道长了,带我们观完九座美丽而雄伟的宫殿,让我们了解到这么多典故,感谢,感谢也”。
牛金星等也在一旁礼谢。
张友明慈眉善目地微笑着回道:“闯王与众位不用客气,贫道有你们的到来,今日心感万分高兴也,陪同闯王和众位,应该的,再说与众位相见,也是贫道修来的缘分也。那我们回去”。
言毕,张友明带着李自成等返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