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8-9 07: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是那个滚石上山的人——戏说诗人谷未黄
如果说诗歌是一个山寨的话,那么谷未黄便是这个山寨里的一条好汉,如果说诗歌是一个江湖的话,那么谷未黄便是在这个江湖里恣意纵横的浪里百跳。一身匪气,一身痞气,一身霸气,加上一身傲骨支撑着挺直的腰杆,成就了他不怒自威的江湖豪侠形象,日益崛起的中部隐藏着他满肚子的花花肠子,度数愈来愈高的眼镜显示出他对当下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历史纵深的透视力。记得我曾经在一首诗中写过,谷未黄是一位有着低级趣味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低级趣味便是人的本真,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那便失去了人的本性,那就不应该称之为人,而应该称为神。所谓神只不过是穿了一件漂亮的外衣,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裹得严严实实的,或许谷未黄也曾在人与神的两难选择中纠结过、挣扎过,岁月这把镰刀也在他的额上刻下了一道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但尚未泯灭的一颗童心,返朴归真的一种天性,就是他手上的一根长篙,让他能够更加快速地抵达彼岸。
彼岸是一个自由的王国,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所有的文字都是他的臣民,在这个王国里,他可以呼风唤雨,他可以点石成金,一块一块顽石通过他神笔的点化,就有了灵气,就有了生命,就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而这个自由王国里的国王便是谷未黄,他是新乡土诗歌和新城市散文的开拓者,也是“小说诗”的创始人,他不仅要将诗歌的江湖无限扩大,也要将散文的疆土无限拓展,他要打破小说、散文和诗歌三个王国的界限,成为这个特殊联合国的主人。或许你会认为他是一个“滚石上山”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将这三块石头推上山顶,然后任其滚落下来,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但他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对于一位在文字中艰难跋涉的人来说,却显得何其悲壮而又崇高。尽管他是这个自由王国里的国王,但他不是神,他与滚石上山的西绪福斯一样,同样有着对神的蔑视、对死亡的仇恨和对生命的眷恋这三种情感的交织,于是这就决定了他最终的选择只能是回归乡土,无论是新城市散文也好,无论是“小说诗”也罢,这些神马都是浮云,都只是滚石上山所必经的过程,落叶终须归根,一切繁华与喧嚣都将归于新乡土诗歌这片宁静的江湖。
俗话说,宁静方能致远。只有回归乡土,才能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空云卷云舒。”这种至高无尚的境界,才能找到高山流水的闲情逸致。尽管我与谷未黄在网络上交往已经很多年了,但一直没有机会见面,直到今年三月底,我参加了由谷未黄一手策划和主持的“九真山知音笔会”上,才得以亲眼目睹谷未黄的尊容。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或许是我们多年的网络情缘打动了上苍,在这个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地点来延续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话,我们感觉又是何其幸运,相见恨晚自不必说,一见如故更是沾染了伯牙子期的灵气。其实在整个笔会的过程中,我们都只能看到他忙前忙后的身影,无论是在子期草庐,还是在大好河山,无论是在宾馆住宿,还是在户外游览,谷未黄都在跑前跑后,不是安排房间就是清点人数,无不周到细致,亲力亲为,这与他那五大三粗的身材完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想这既是对参加笔会的诗人作家们的敬畏,同时也是对诗歌的敬畏,唯有一颗满怀敬畏的诗心才能把活动安排得如此体贴入微,要说知音何处寻,九真山里显真情。
与其说晚上的篝火晚会是由那些著名的诗人们点燃的,倒不如说是谷未黄声情并茂的一首《乳房》点燃了大家的激情,尽管他的朗诵带有浓厚的侏儒方言,但一点也不影响他的感染力,让参加晚会的所有嘉宾无不为之动容,甚至潸然泪下。晚会结束后,与会的朋友们送给谷未黄一个雅号,叫做“煸情哥”,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因为他的情是发自内心的,完全是一种感恩情结的自然流露,不矫揉,不造作,连声音都还带有乳房的奶腥味。那个乳房是母亲的乳房,是奶奶的乳房,同时也是他的家乡侏儒的乳房,养育了谷未黄,养育了诗人,同时也养育了诗歌这个江湖,这就是谷未黄后来在诗歌这个江湖里畅游的时候能够左右逢源的症结所在。有了母亲的乳房,这个江湖里的水就有了足够的营养,这也给谷未黄的创作带来了更多的灵气,无论他在诗歌的江湖游得多远,他都能找到乡土的堤岸。炊烟的牵引自不必说,杨柳的召唤也不在话下,想起母亲的乳房,他就看到了家乡池塘里那只点水的蜻蜓,他就看到了柳树上那个捕蝉的少年,踢着毽子,滚着铁环,在岁月的深处向他不停地招手。而所有的这些,不正是让他拥有一颗童心,保持真我风采的精神支柱吗。
在凤翔岛笔会上,我们是第二次见面,有了九真山笔会的经验,谷未黄把这次笔会安排得更是丰富多彩,他要在诗歌的江湖里寻找一片净土,让诗人们一颗颗日益浮躁的心灵能够得到稳妥安放,他要让所有来到凤翔岛参加笔会的人都能找到归宿感。为此,他总是在别人吃饭的时候,他还饿着登记房间,别人睡觉的时候,他却在安排下一步的活动计划,他的付出是有目共睹的,热心快肠加上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两个赤裸裸的晕段子,虽说时常让人哭笑不得,但他从来都不加掩饰。他要把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和盘托到大家面前,他说这样活起来才会洒脱,才觉得踏实,正如他在莲花浴场游泳的时候,能够做出用两蓬菱角遮住自己的乳房让别人摄影,被网友们戏称为“包二奶”的举动一样,他说君子好色而不淫,如果能够活动活动心思,快活快活嘴巴,他宁愿做一个真小人。
最让人吃惊的是在当晚的《长江文学》杂志编委会上,当有人提出让杂志走向市场,面向大众的发展思路时,谷未黄是坚决反对,甚至愤怒地站起来大声向我们宣布说,我们之所以要创办《长江文学》这份杂志,是为了实现心中的一个梦想,守住纯文学这块阵地。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地知道,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现实中,在这个快餐文化日益泛滥的年代,我们心中的这个梦想是多么的遥不可及,纯文学这块净土的贞节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后盾是很难保住的。或许你会认为谷未黄的这种提法是多么的天真和幼稚,没有市场的刊物又能够坚持多久,但他的这一声怒吼却喊出了我们心底的渴望,只不过我们是想说而不敢说罢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仅需要一份勇气,更需要一种胆略。而谷未黄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从来也不顾别人会怎么评说,他在诗歌这个江湖里恣意畅游,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泳姿,这应该也是他能够让谷子永远也不会黄掉的原因吧。
谷子未黄就还有青涩的味道,谷子未黄就还有纯真的感觉,谷子未黄就还能够保持童心不泯,通过我与谷未黄的两次接触,我认为谷未黄这个名字真是起绝了。谷未黄既是他的一张名片,也是他的另一个梦想,更是他能够保持旺盛的活力,在诗歌这个江湖里恣意纵横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在心里默默地祈福,希望他这颗谷子永远都不要成熟。
2012.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