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窗外不断消失在身后的风景,我知道,我将要离开香格里拉了,然而,我没有一丝不舍或留恋,只有淡淡的失落。 香格里拉,一个很美妙的名字,充满着想象力,我很久以前就听说了。它来源于詹姆斯·希尔顿写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意为心中的日月,这是一个人间的乐土,世人寻觅已久的世外桃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天堂。于是,香格里拉,成了一个概念,包含着特殊的意味,一份向往,可达心中理想的境地。 香格里拉,是梦开始的地方。到香格里拉,是寻找,是寻梦,就如同探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需要用心寻觅自己曾经构想的梦。 我到香格里拉是在七月,正处雨季。雨季的出行总是让人心烦的,虽然这里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有其可爱的地方,刚才还太阳普照万物,一会儿功夫就阴云密布,哗哗的雨声就降临了,不到一刻钟,阳光又重新笼罩了它刚才失去的领地。 从一个烦闷嘈杂的城市突然来到这里,最大的体会就是宁静。宁静,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姿态。漫步在纳帕海草原上,看着云雾在远处的山坳里漂浮,牦牛信步在小河边,马匹悠闲地啃嚼着草根,突然感到了时间在这个世界的多余。尤其在晚上八点以后的街道,空旷而幽暗,昏明的街灯照射出黄橙一小片空间,街边没有一个行人,间隔很长一段时间驶过的车辆,很快又没入了黑暗,给人以为这个世界似乎没有声音的错觉。寂静充溢着这里的一切空间,让人觉得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人的心情得到久违的平和安宁。 悠远,是长时间行走在香格里拉的体味。站在纳帕海,眺望蓝天、白云、山川;坐在碧塔海,遥视湖泊、溪河、峡谷;走在弥里塘,欣赏草原,森林,牦牛。辽远的距离,开阔的视线,把一切映入了眼帘,呈现出一副美轮美奂的画面,让人的心境豁然开朗。抑或近观夕阳下的青稞架,想象藏民的日常生活,远看原野的格桑花,竞相开放,香飘四野,让思绪神往深刻却又简单的意境,在这悠远的意境里,发呆也是种优美的表情。 然而,我踟蹰虎跳峡,我徜徉纳帕海,我徘徊属都湖,除了宁静,除了悠远,却总也找不到自己心中曾经构想的地方。突然间,我感到了一丝迷茫,自己到香格里拉到底是在寻找什么?是美丽、安然、知足,还是明朗、闲逸、和谐?当我认真地审视着这个地方时,刹那间我感到了淡淡的失落,《消失的地平线》赋予香格里拉的本真含义,在这里我能找得到多少?抑或,这根本就是一个错误。当把这一切美好理想都归宿到这个遥远的地方,这个地方能否承受这么多的冀望和期许?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地,在这里,我们构想着最美好的事物,最幸福的事情,就如梦想,于是,我们憧憬和渴望。然而,梦想与现实总有着很大的差距,因为差距,当梦想坠落到现实,结局只有破灭,梦难圆。 或许,我对香格里拉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来到这里后,却寻觅不到心中理想所在,失望反而占据了我的心情。 梦碎,梦醒,还能留下什么?只有淡淡的失落。 别了,香格里拉!也许我很难再有勇气踏上这片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