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桂花香 清早走出门,一缕清风拂面,空中掠过一袭淡淡的清香,翕动鼻翼,那缕飘逸的花香即刻沁入我的心脾,抬起头,却原来是小区院子里的几棵小桂花树开花了。树不高,一排排也是小区的风景;花不多,星星点点却能给人些许惊喜。桂花开了,秋也就来了! 走出小区的大门,迎面的公路边屹立着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树叶茂密,树枝很有朝气,一顺儿向上,极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只是这满伞的桂花,星星点点,亦如夜空的繁星。骑上电动车,走在上班的路上,沿途都可看到公路两边花坛里或多或少的桂花树,那满树的小机灵正迎着晨曦探出她们的小媚眼,迎风送来一阵阵清香。车如梭,人如潮,花香弥漫整座小城。 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沉醉在缕缕桂花的清香中,电动车似乎比平常快了许多。刚刚走到学校大门,门卫一边开门一边手指校园的门口,你看,学校的桂花树都开花了,那两棵金桂开得最灿烂。我停住电动车循声望去,哇!好热闹的桂花!满树的桂花似乎都是撩开枝叶,相互拥挤着探出身子。我不断地翕动鼻翼,走到桂花树下,细看,每一朵桂花都有四朵小花瓣,花蕊很小,几乎是贴在花心上,如果不仔细观察还以为桂花没有花蕊。桂花不是一朵一朵地开在树枝间,它们每七八朵,多的十五朵围成一簇,这样一簇挨着一簇连成一串绽放在整个枝头,那一朵朵挨挨挤挤的桂花,宛若是羞赧的小姑娘,举起一片片翠绿的叶子羞答答地遮在醉红的脸颊边。如果你捏起一小片桂花放到鼻子边,你几乎嗅不到什么香味,但你站在树下,尤其是一阵微风拂过,你又感觉到自己沉浸在整个花香的海洋中,但你却不知道这花香是从哪一朵花儿上飘来的。 学校门前这两棵桂花树是我们从原来的小学移栽过来的。 09年,也是桂花烂漫的时节,我从撤并的董家岭村小调到杨家岭小学任教,当时,杨家岭小学也只有1——4年级四个班,学校没有另设校长,行政上我们小学隶属杨家岭中学管理。四个班,算上教导主任才五位老师。那年我教二年级,虽说班级学生数才32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位老师依然要按大纲全面开课,我们五个老师每人一周24节课,几乎是包班。拿起语文课本,我们是语文老师,朗朗的读书声从课本飘荡在校园上空;走在操场上,我们是体育老师,立正稍息,向左看齐依然是正儿八经;音乐课上,纵然是唱着跑了调的歌曲,教室里依旧是牙牙学语,一片欢腾;运动会上,我和学生一起用打得发黑的木板拍子比赛乒乓球,你推我挡,欢呼雀跃。中午,我们五个老师轮流做饭,单调的教学生活我们照样用粉笔写满泥土的芬芳,那片静静的校园成了我们坚守的阵地。在校园的北面有一片树林子,林中有许多四季常青的树木,其中有两棵桂花树最受孩子们青睐,秋天来了,桂花开了,那棵金桂开得最灿烂,红艳艳的花,就像少女的红纱,也像绿色中的一朵红云;另一棵桂花树则开满黄灿灿的小花朵,深情地守护在金桂的旁边。阳光下,这两棵桂花树宛若一对热恋的情人,顾盼相依。作文课上,我常常带着学生一起观察桂花树,感叹它旺盛的生命和悄然无声的奉献精神;课外活动,我和孩子们坐在桂花下,氤氲着淡淡的清香,和他们一起讲故事,编童话。 2012年秋季,市教育局为优化教育备置,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将杨家岭小学合并到中学校区,在杨家岭社区成立一所完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自接到通知的那一天开始,我们五位老师和近百个学生心里不知有多少的留恋和难舍。一天上午,上完这里的最后一节语文课,我悄悄地走到那片树林子里,脚踩在蓬松松的落叶上,耳边似乎响起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嬉戏声。三年了,当初那些喜欢哭鼻子的懵懂娃,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大孩子,有些已经和老师齐头了。我走到那两棵桂花树下,此时的桂花正含苞欲放,娇滴滴的花苞映着朝霞更显玲珑剔透,粗糙的树干被孩子们抚摸得光溜溜的。校长说,等桂花开过,我们再来将这两棵树移栽过去。挖树的那天,我们五位老师担心别人会挖伤树根,亲自扛着工具将树完好的挖出来,再小心翼翼地抬上车移植在新校园门口。培土、浇水我们像照顾孩子一样一直等到两棵桂花树抽出新的枝叶。2013年桂花树没有开花,或许它也是还在留恋昔日的校园,像我们一样割舍不了当年的情怀吧。 一阵风吹来,校园门口的这两棵桂花树在秋风中轻轻舞动婀娜的花枝。秋天来了,桂花似繁星一般璀璨。只是我一直以为这桂花像人一样有灵性——它知道我们已经适应了新的教学环境,悄然无声地将昔日的那份坚守根植于这块沃土,绽放在繁茂的枝头。(1800字) 赤壁市杨家岭学校:聂松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