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怀揣沉甸甸的民意而来,他们认真履职尽责,为黄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1月8日上午,政协黄冈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市职工活动中心胜利闭幕。委员们就如何落实会议精神、如何履职尽责、当好政协委员等话题畅所欲言。
让我们一起与委员“零距离”
听听委员们怎么说
委员心语
积极建设东坡文化旅游区
市政协委员、市赤壁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 徐冬梅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东坡文化旅游区建设·······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这句话对市政协委员、市赤壁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徐冬梅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她认为,这是促进东坡赤壁风景区发展的良好机遇。
徐冬梅说,近年来,市赤壁管理处一方面努力挖掘文化内涵,讲好东坡故事,扩大东坡文化影响力。一方面坚持旅游开发,瞄准自身优势,挖掘独特卖点,丰富体验项目,促使“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
市赤壁管理处坚持文化挖掘,深挖景区的历史深度与厚度,将东坡文化元素植入旅游产品与研学服务,通过学拓碑、练书法、知礼仪、做导游等活动,增加互动式和沉浸式体验,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切实让传统文化融入社会,打造有新意、有特色、有故事、有情怀的文化景区。深化与东坡文化研究会合作,办好《苏东坡文化》刊物,助力黄冈成为东坡文化研究的前沿高地。创新开展东坡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络”的“四进”活动,继续讲好东坡故事。
市赤壁管理处坚持品牌打造,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持续加强景区新媒体宣传。强化内外联动,以东坡文脉足迹为纽带,密切与市内遗爱湖,省外的眉山、惠州、儋州等城市相关景区的联动,建立东坡文化相关景区之间的联动宣传营销机制,组团扩大品牌影响力。
徐冬梅表示,推进东坡文化旅游区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2022年将继续挖掘文化内涵,讲好东坡故事,认真落实市两会精神,以打造东坡文化旅游区为目标,抢抓金融支持机遇,进一步保护传承好东坡赤壁遗址遗迹,积极建设东坡文化旅游区,助力黄冈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记者 张松林)
委员心语
文明出行,让城市更美
市政协委员、湖北遗爱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浩
“经常在大街上看见两个人共骑一辆共享电单车,多数骑行者为年轻人,还有大人带小孩的,也有不戴头盔的,这些情况都很危险。”1月6日,市政协委员、湖北遗爱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在市两会上提出加强共享电单车规范管理的建议。
小事情,大民生。陈浩介绍,2021年共享电单车在城区投放使用以来,迅速得到市民的青睐,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共享电单车让市民享受智能化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车辆使用管理的漏洞。市民在骑行共享电单车时有不戴头盔、违法载人的行为,存在着安全隐患。他建议学习其他城市的经验做法,引进多家共享电单车企业共同参与运营,每季度通过运营规范程度来进行评分,实行末位淘汰制,清退运营能力不行的企业。同时可以提高共享电单车企业技术门槛,通过多维度检测手段,在用户用车和骑行中实时检测头盔的佩戴情况,实行语音提醒。
除共享单车的使用管理外,陈浩还关注城区停车难问题。他曾在去年呼吁机关事业单位在下班时间以及节假日,对市民免费开放院内停车场,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成功协调2家单位错时免费对市民开放停车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主城崛起,也提到了公共停车位和公共交通的问题。规范共享电单车的使用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呼吁广大市民文明用车,一人一车、佩戴头盔,安全出行,让黄冈这座城市更美。”陈浩表示,“今年我想继续在争取更多的共享停车位上做一些工作,争取更多的单位在非上班时间敞开大门,与市民共享停车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