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香 异 趣 人,因出生、成长、环境、经历、学识等等不同的影响,便形成了千奇百样的思想和性格,自然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就读书来说,也因人而宜,各不相同。 大的不说,多的不讲,这里就我与妻子的读书喜好趣闻,略举一二,以飨读者。 进入书店,我俩人各看各的,每到所爱的书籍前,便痴迷不已,挪不开步子,不时拿出这本瞧瞧,拉出那本瞅瞅,几番比较,觉得好的,就频频向对方介绍推荐,对于妻之推荐,我往往不置可否,只要是买书之类的事情,总也慷慨应允,从不吝啬;对于我列举的书,她习惯性地说看上了就买,对于买书,她也从不犹豫,有益身心的事情,绝不抠抠掐掐。 翻开书柜,最上面一层陈列的分别是《劳动合同法》、《中级财务会计实务》、《现代应用文写作》、《电脑办公》、《就业促进法》……那些书籍,是我与妻安身立命、求职问业之本;中间一层,则依次罗列着《史记》、《白话佛经》、《易经的智慧》、《文心雕龙》、《阳光与荒原的诱惑》……那是我之喜好,以文史哲方面的的书籍为主;最下一层,则是一些诸如《求医不如求己》、《生活细节决定健康》、《食物相克与食物最佳营养搭配》、《穴道按摩》、《食疗与养生》、《人体经络》……那是妻之珍爱,以现实应用为主。 看书之时,妻总为书中的情节亦喜亦悲亦忧亦愁,不时将书中的情绪带进生活,为书中人物呢喃自语。我有时笑她,书中有何乐趣,以致于形于色动于容,欢乐致此,难道一本书就可改变你的生活吗?妻说,当然可以,只要至情至理,就应身体力行,就要有所改变,为何一本书就不可改变人生呢?而我看书,总是漠然地从前翻到后,淡然地从头看到尾,有什么感想有什么心得,从来不怎么言传,而是倾诉于笔端写之于日记。 钟爱之书,妻往往是人在哪书就在哪,毫无规律可言,常常为找书而不遗余力;看书也是一点点的跳跃式看,后再见缝插针的一一求证补充;妻看书却不护书,常常是封皮坏掉书角卷起;极其喜爱之书,常常拿出来左看右看,看得多了,页面常常是皱皱褶褶,极不规整干净。而我放书极有规律,床头上放一些急需看的,书桌上放每日所需用的,沙发上通常是一些杂志之类的;对于看书总是在字词句段间慢条斯理得瞧,唯恐错过某一点滴精华之处;因爱看书就极其护书,封面破了,总要找一些较硬的纸张或粘或包,页角卷起,总是一一抚平,将书熨贴齐整夹在书丛之中,以待来日再用;看过的书,页面上总有铅笔的勾划涂抹,书旧了,纸张却平平展展;但凡看过的书,除非查资料写东西用到,一般很少翻阅。 喜书之至,妻往往买回来一些器材与实物,悉心揣摸,详加研究,亲身实践,如经络之书,看过之后,即买人体模型,对照穴位之图,在自己身上一一试验,也在他人身上循脉游走,按摩几日,便道出体验,说出感受;又如看菜谱,遍记所需食材,进入市场尽情采购,按菜谱顺序,依次完成,经人品尝点评,不断总结提高;妻的爱好是显性的,而我的则是隐性的,我在看书之后,从外表乍看不出什么端倪,思想变化全然体现在了文章的写作之中,在笔端默然流露,在字词运用上往往古今混用,写法风格上也有文言古语之遗踪,可见所读之书对人影响是那样的潜移默化,是那样的影响深远。 观书之后,妻将所熟知一些养生保健之法、为人处世之道,于她嘴边常常脱口而出,她喜读之书,我不爱看,只愿做个忠实的听客,听她一点点地为我灌输、为我洗脑。知识为她带来的是一些生活质量的提高,处世圆润而爽朗。而我读书之后,如同性格内向木讷一样,只知独善其身,一旦觉得对,则一条道走到黑;看书之后中,往往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逐渐形成了“晨练早读听民乐,读书习字写文章”的小习惯小兴趣,一以贯之地坚守并执著于内心追求,虽任重道远,却也乐此不疲;虽难以企及,却也津津乐道。 这就是我与妻对书的喜爱,她的书我不喜看,我的书她很少翻阅,却在彼此语言交流中,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对方,她所喜欢的方面,我也略知一二,我所热衷的方面,她也略知皮毛。 书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给人的精神是愉悦的,让我们徜徉于书的铅墨纸香中,让彼此交流,分享知识带来的愉悦,在文明与和谐间阔步前行。(供稿人:高毓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