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岘山中部有个隐仙谷俗称陈家冲,谷中最深处有一个平台面积近300亩,西游记中称此为灵台,中有一小山为方寸山。据说此山虽小,但是别有洞天,由此可进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传说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由汉水边老龙堤上岸,在紫盖山遇樵夫指路,然后一路向南攀虎头山越丹玄岭,最后在隐仙谷寻到菩提祖师,并在此修行十年。
据说菩提祖师是灵宝天尊所化,襄阳岘山是灵宝天尊降生之地,是灵宝天尊祖庭。须菩提祖师作词,紫盖山樵夫演唱的《满庭芳·观棋柯烂》里的最后一句:静坐讲黄庭。《黄庭经》是道家经典中的经典,作者就是灵宝天尊。而且《道经》记载,灵宝天尊凡遇有缘好学之人,请问疑难,灵宝天尊即不吝教诲,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这与菩提祖师教给孙悟空的法术也相同。再加上一些别的证据,所以须菩提祖师就是道家的灵宝天尊。
斜月三星洞,在襄阳岘山隐仙谷中灵台的方寸山,原洞前有石门,顶上有天窗,日久滚石,石门被毁,并被落石堵上,仅剩天窗,变成一个垂直向下的山洞,上口细小,下部较大,深约10多米。
据当地老人讲,在抗日战争时期,洞里可藏四五十人。20世纪60年代初,有一只豹子在洞里居住,每晚出来捕食猪、羊、狗。为了除害,村里人趁它熟睡时,用大石盖住洞口,再用枪从孔中击毙了豹子。以后人们俗称这个洞为豹子洞。可惜的是,由于前些年开山炸石头,现在洞已不存在了。
孙悟空登岸偏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虫,不惧虎豹,登山顶上观看。果是好山: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正观看间,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急忙趋步,穿入林中,侧耳而听,原来是歌唱之声。歌曰:“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美猴王听得此言,满心欢喜道:“神仙原来藏在这里!”急忙跳入里面,仔细再看,乃是一个樵子,在那里举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捻就之纱。腰间系环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手执衠钢斧,担挽火麻绳。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
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汉慌忙丢了斧,转身答礼道:“不当人!不当人!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樵夫道:“我说甚么神仙话?”猴王道:“我才来至林边,只听的你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樵夫笑道:“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
猴王道:“……但望你指与我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中有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
猴王听说,只得相辞。出深林,找上路径,过一山坡,约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挺身观看,真好去处!但见: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牌,约有三丈馀高、八尺馀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时,不敢敲门。且去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顽耍。
后一仙童出,这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观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