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卅一】土陶(张才富) . 造型拙朴,花纹粗犷。庄户人家实用的日用品土陶,总是给人时光流转的质感。古老的技艺一抹,一转,一雕,一绘,再一烧,记载着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的变迁。 土陶历史悠久,它是人类早期的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纯手工土陶的制作工艺,在我国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我们也无处考证。据记载,湖北的均陶曾有过它的辉煌,湖北的土陶艺人传艺遍及祖国的四面八方。 余生也晚,对家乡沔阳的土陶了解甚少,只模糊的记得,上世纪60年代,袁家口通顺河北的村子,还有烧制土陶的作坊。他们把烧制好的土把茶壶,炊壶(炊子),火钵子,油盐罐子等土陶制品,用大荆篓子挑着走村串户叫卖;“卖炊子茶壶火钵子”的吆喝声至今还在耳边回响。那时,一把大土把茶壶才二角钱。 沔阳一带烧制的土陶制品,除用来烧水的炊壶颜色是红色的以外,其它的如茶壶等产品的颜色均为青灰色。上釉的产品较少,但都刻有简单的花纹。土陶茶壶最常见,分大中小型号。庄户人家下地,烧上一壶开水,放几片粗茶叶,用锄头把kuan 起,带到田里,土茶壶散热快,茶喝在嘴里,润在心头。 小时候,我也好奇地问过卖炊子茶壶的师傅,谈到了制作土陶与制作布瓦工序的大同小异。制作土陶大体要经过制土,制坯,上色,雕花,上釉,烧制等工序。选泥以土质细腻,粘着力大为好;泥备好后,以牛踩或人工脚踩,堆积后,进入手工练泥,增加韧性;制坯是用木制的转轮,置于地上,使之旋转,在转轮中间放入泥料,完成拉坯和制作,茶壶盖分开制作;把制作好的泥坯放在阴凉处晾干,但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以防丝裂;到基本干后,在土坯上刻些花纹;装窑的好坏,不但同样的窑可多烧产品,而且还能省柴,装窑关系到产品的合格率;最后是烧制,一窑土陶一般烘烤2——3小时,猛火烧7——9小时。烧制的过程由于是后期堵住烟囱,使烟雾还原,回炉进行熏陶,因而,不需用水去冷却,自然冷却,出来的产品仍然是青灰色。 历史悠久的纯手工土陶制作工艺和制品现在很难看到了,市面上出现大量轻便的铁皮,塑料日用品,代替了笨重易碎的土陶,艰苦辛劳的传承手艺已经断代。只希望这门古老的土陶文化伴随着我们的多彩生活,我们去认识它,了解它,并传承下去,得到更好的发展。 . 2011.10于乌鲁木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