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灿烂的茶文化在湖北诞生 茶的历史曾与三个湖北人的足迹相伴。 茶的发现者神农氏。《茶经六之饮》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遍尝百草的神农氏为掌握草药特性,一天内竟七十二次中毒,最后偶得荼(茶叶)才解毒。 茶圣陆羽,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笃行不倦,访遍神州,写下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茶的传承者诸葛孔明。三国时期诸葛孔明用能祛病启智的巴山嘉木茶树,制作一根手杖携带在身,去平定西南少数地区战乱。遗落在西南的手杖逾年之后萌芽,茶籽播群山。茶因而从楚地传往四川、云贵。 一本《茶经》,奠定了中国在世界茶叶文化、茶叶科技史上的地位。其作者陆羽正是湖北天门人。 19世纪前后,湖北茶叶开始输出俄国、英国。以后大量出口,畅销国际市场。汉口是当时闻名世界的东方茶港,也是中国茶叶运往欧洲的茶马古道源头。 19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汉口茶市兴盛到达顶峰。全国60%的出口茶叶以这里作为集散地。各国前来装载茶叶的商船,在汉口江面上络绎不绝。 汉口作为“东方茶港”,前后兴盛200余载。 美国人威廉在1949年出版的专著《茶叶全书》中记载,19世纪中下叶,“汉口为中国内地之一大茶叶口岸,茶叶市场至六十年之久”;“汉口茶市素为中国茶市之冠”。 《武汉对外开放史》中记载了当年的盛况,“每年制茶时,甚属盛旺。届时则各地茶商云屯猬集,茶栈客栈俱属充满,坐轿坐车络绎道路”,“外商也麋集汉口,江面各国轮船络绎不绝”。1881年至1890年,汉口茶叶的年均流转量为958453担,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汉口茶叶出口占据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60%。 那时,汉口茶市发出的声音,足以让全球茶商驻足聆听。 湖北的历史与茶史一脉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