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穷根苦志 于 2011-10-31 10:27 编辑
看了“下谷板桥小学教师家访纪实片”,见到熟悉的路,熟悉的人、熟悉的贫穷、熟悉的落后,浏览四年前的博文,已经淡忘的感慨重新浮现眼前。 一个月生活费100元,在神农架,够吗?在木鱼镇,早餐都不够,读书的时候,老师给我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工作的时候,领导要我每天坚持1515读书工程,其实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虽然政府很努力,可我觉得对待教育,怎么努力都不过分。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甚至世界,这个有很多实例,影响家庭命运者,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在这个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的大环境,文盲创业已经成为过去式,投资教育应该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最绿色环保的促进当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我们可以把它当成天大的事情来做。 中央已经在行动,但是再大的一笔钱分摊到地方也是有限的,而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公益性的事业,短期很难看到效果,地方上薄弱的财政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想把他当成天大的事情很难,那作为神农架的一员,如何改变这样一种局面。 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在神农架的成年人,每人每年拿出至少500元,连续拿20年,政府拿一点,企业赞助一点,作为奖励资金激励教师和学生,历史告诉我们重赏之下有勇夫,我觉得能成,肯定有人骂我出馊主意,其实这是大赚特赚的一件事情了。 算算一笔账,神农架的小孩,有点想法的都送出去读书,这是事实,保守估计,以一个小学生来举例,一个月的保姆费最低500元,房租最低200元,生活费最低500元,还不论感情帐,据说,太小离开父母的小孩成长是有问题的,在外面我们只听说过留守儿童,而神农架产生了奔走儿童,况且一家人都不在一起,还谈什么幸福感。有人认为自己的小孩长大了,不关自己的事,可小孩的小孩呢;有人会说政府每年都在投资,已经在改善,可是社会在进步,你投资了,别人投资的更多,我们始终跟在别人后面。理由多了! 1200元和500元相比,哪个赚得更多,当然这个算法太简单,但这绝对是最保守的算法。这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要真有这种觉悟,我们离华西村也不远了。 说点稍微靠谱的,真正要实现裂变式发展,我觉得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待遇必须诱人,我们起点很低,要跨越式发展,就不能按常规出牌,起点低工资待遇还比外面少,我想是培养不出优秀教师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师要达到高水平,我们的待遇必须超过宜昌,武汉,一倍不行就两倍,或者更多,现在的价值观,钱应该能使优秀教师涌现出来。 二、好好利用网络教育,现在最好的教育资源在网上,最最优秀的教师,不可能全国去教课,但是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我们可以用最小的代价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已经建好的要好好利用,没有网络教室的一定要建。 三、学校要整合,整合的目的是集中资金和师资办好每一所学校。神农架搞一个高中,一个初中行不行,都是寄宿嘛,不行搞一个校区,都在一起,行不行。 四、调整教学作息时间,利用时间差来获得好的教育资源。传统的寒假、暑假,在我们这有寒但不暑,小孩吃点苦,大人上点心,把一个学期四个月时间压缩至两个月,请来度假的优秀教室授课也是可行的。 五、要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其能够安心的学习,能免的必须免,不能免的想办法免,让我们的学生从家庭压力、劳力中解脱出来,让想读书,能读好书的人把书读好。 六、配套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老师的,学生的,政府组织,社会参与,让三心二意的老师当不成老师,让一心当老师,能当好老师的老师有钱赚,让能读好书的学生不仅能够减负还能通过读书赚钱。 我的小孩要读书了,要离开我了,想起来都痛心,先不说薄弱的工资经不起折腾,有谁能够及时解决她成长的烦恼呢。曾经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也赞助过能读好书而因经济问题不能读书的人,计划生育的弊端已经在我们这一代身上体现,家庭负担已经让个人能力显得力不从心,也参加过爱心组织,本想在神农架也建立一个,从组织过的多次捐款来看,彻底打消这种念头,可见我的想法多么幼稚,可笑,造梦的理想和现实的观念让我理解“空想着”的痛苦,今年有幸参加了林区的教师节,可以看出政府已经很给力了,但是条条框框的政策注定跨不了多远。都说给子孙后代造福,其实造福并不是那么难的,就看你会不会算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