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关垭集镇历史不过几年,说是镇,严格来说应该是乡。乡是以农业为主,镇是工商业为主,土关垭目前几乎没有工商业,所以说,叫做镇,有点牵强。
土关垭的知名度高,一是其优越的交通条件,而是几年前的旅店经济。前些年好容易上马一个干菜市场,最近却几乎销声匿迹,仅有一家在继续支撑着,但是效益显然甚微。
每次回去总要捎带点干菜市场的土特产,返回时馈赠朋友,11月份回去没有再带了。虽然东西不是很贵,但是包装存在严重的问题,这就是土关垭为何难以成气候、甚至是丹江口为什么没有发展的症结所在。
土关垭干菜市场的货物来源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包装上:一是“统一”;二是“统一”三是“统一”。一统一是:包装的外观统一,无论是什么商品均一个包装形象,虽然这样可以节省资源,但是概念不同的商品,可以大致可相同,细节应区别,这点是败笔,让顾客买了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二统一是使用说明统一:无论什么都是一个说明,干菜的使用方法和干鱼的使用方法说明一样,明显是败笔;三统一是:货源的规模小、货源销售限度大、经营的理念老,均为计划经济的一样千篇一律,这样的统一很难做大。
11月份回去看见丹——土路上的漫山遍野的野菊花,由此联系土关垭的干菜市场、以及丹江口的商业发展前景,由此产生了,笔者对土关垭——丹江口——郧阳山区——鄂、豫、陕毗邻地区土特产商业发展前景的描绘:
一、本地区的土特产品的优势
由于处于半封闭状态、加上丹江口库区的分隔,使三个地区联系减少,从宏观上看,对于工商业的发展制约很大,但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很有利的。陕西、河南的土特产品,我不是很清楚,但郧阳山区的特特产,我是很清楚的。这里的特特产品几乎处于半原始状态下的生产条件,是属于无公害之类的,很符合当前人们的生活急需。市场潜力很大。
二、在土关垭建立鄂西北地区土特产品交易中心——武当山农副土特产品交易中心,将郧阳山区的土特产品集中、打包,有利于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土关垭集镇的干菜市场无市场,拓展限制大的原因是:小包装、小市场、小来源、小销路、小经营。建立专业的交易中心有利于解决以上诸多小的毛病,使本地区的产、销集中化。
三、建立在土关垭的农副土特产品交易中心,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无论从陕西、河南和湖北地区上(下)武当山都必须经过土关垭。而土关垭集镇距离襄渝铁路(浪河镇)也很近,目前的此类交易品均使用陆路的公路和铁路运行,土关垭的交通区位不言而喻。
四、为了扩大丹江口地区的商业影响,武当山农副特产品交易中心,应该立足土关垭、辐射郧阳山区、影响鄂、豫、陕。
说实话,在这里建交易中心,可能有人觉得匪夷所思,假设从长远的角度看,很有利于刺激本地区的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销售。催生鄂、豫、陕地区的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交易。
本地区是山区,发展工业受山区、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唯有发展商贸、旅游业更适合经济发展的特点。
【抛砖引玉、欢迎高手指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