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7
中尉
 
- 积分
- 2832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1-12-2 22: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孙尚香
荆江南岸绣林山上的孙尚香塑像,站立已经二十年了。她面向西北,凝目眺望于荆州与成都之地,专注而精诚,似有无限心事,万千感慨。久久地独立在日出月落之间,身影笼罩于孤独惆怅之内,使江天都觉得凄清怨绝。而刘备在惠陵,可知其望眼欲穿?
当年,我们就是本着这个思想来参与构思她的塑像形象的。像塑成后,为了她的寂寞,便常来看她,因为她的像与这座绣林山公园同时建成,有不解之缘,大家的初衷是想为这座古老的江城造下第一座公园,让历史文化有个物质的传承之地,让市民有个休息娱乐之所。更希望能争得一块可以长期保存的绿色自然环境。
这里原是江边一片连山,主要有绣林山东岳山阳歧山砚盘山赖子山及万石湾等山地,是万里长江奔腾出三峡后,在千里平原中遇到的第一座气势雄浑且敢横亘遏阻大江的山体。其山势造形险峻,石质坚硬,独自抵柱在荆江中游,风神奇特又环境清幽,是与万里长江下游的小孤山齐名的江岸风景名胜。因之人文古迹荟萃,有绣林十景名彪千秋,是历史上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留下了很多诗文名篇,以杜甫黄庭坚及同乡公安三袁的最为著名。况且这儿也是人类古文化发展的坐标式地方,山东边有国务院公布保护的走马岭古人类文化遗址,还有汉末三国多处古遗址,其中尤以刘备在此迎娶孙夫人设锦绣营帐居住处最为著名,临江的山因之名为绣林山。然而这几处不可复制的山水宝地,却被以建设需要名义炸毁。仅残留一座半壁的阳歧山悬江而泣。盖因山南便是闹市区,不敢放炮,只可用钎挖,方得暂存。为了抢住这半壁江山,依托它建成了这个公园,园名仍以绣林山公园命名,良苦之心可知。
园建成后一时游人如织,成了本系统所属的一个单位,我因公务常去此地。那古雅的园门与园墙,山上仿古的小城,塑有人物群像的三义寺,迎日送月的仿旧绣林亭,幽静的古道花草林木,喧哗的儿童乐园和青年滑冰场,还有依市临江的游人餐饮,都使人沉思欢娱和留恋。然而,最使人遐思驻步的,当数凌风而立于山巅的孙尚香雕像了,她成了这园子的主景和灵魂。她袅娜玉立的身姿,在朝云暮雨中,使江天多了沉思;她哀婉深邃的目光,在历史的烟云中,让世代多了感慨;她轮廓分明而奇秀的小嘴紧闭,对人们欲言又止。几番面对,我也末能猜透她应当说什么。大概这位心性雄豪,志趣高洁的美少妇,在此望夫不得而跳江,是因了对世代国家家庭亲情与人生的绝望吧!因此,她才会赢得后人永久的怀念与景仰。那些为她而立的寺庙牌坊亭阁,为她而写的诗文联匾,为她而洒的情感泪水,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那么真真切切,那么贴近生活,这是让无数所谓的名人伟人也汗颜难堪的了。君不见当时的天下英雄曹刘吴,后人莫不各堆垢病,却见谁来污损过我们园中这位任他们玩弄摧残的裙衩弱者的呢!我想,这才是她得以耸立在人们心之山巅的缘由吧。
然而,公园仅存了十年。看了市里的毁园通知,百姓都只能愤慨地一笑。因为理由是将园划给这山南的学校,这所当地最高学府的师生需要休息之地,便于培养人才。但谁都知道,划前学校的师生,早晚都可从园中侧门,随时免费进到这山中静处学习休息,吸取江山人文景观的素养。这已是此校千年习惯。当地学生,历来在此登临学习,指点江山,曾出过多少才智志士,即便以做官论,也有人做过明朝首推的贤德首辅。而划园后却从没一人敢再来,因侧门已无,大门已封,景点已人为毁坏殆尽,山崖受损坍塌。且临校山体也被开挖扩建老师宿舍楼。市区之大,何处不能建,非要毁坏仅存的半壁青山林园?人之卑贱俗恶,一至如此!即便欲建和批建者,能从中得些什么眼前通例俗恶的好处,末必不祸及其子孙。以如此行为举国皆是来搪塞,便可恕否?
祸及的人还有孙尚香。十年寂寞,无人来见。适因友邀写此地三国之事,我便重寻旧地,只见山下与园门前,派出所都立了高大牌子,大书:“山体崩塌,狼狗出没,行人入内,后果自负”字样。山体崩处,岩石几处滚落,下面多是道路住房,何不修整?这园内未毁的建筑,只有了座孙尚香像,派出所关住她,不准人探视,罪犯也可探视的呀。只见两把生锈的大锁,把守着布满青苔尘埃的园门,我相对唏嘘。有些人的愚昧狡黠,岂能仅靠良知拯救?良知从来斗不过权力,只能在世道的缝隙生存。这园墙也有缝隙,我涉险从悬崖的裂缝处钻爬而入,爬到半山,忽见山上丛林中闪起一道黑光,一只如狼似虎、吊睛白额黑身的大物,吼叫着向我扑来;此山自唐以后末见有虎狼记载,这样大的中西杂交品种的恶狗,却是现代才有。出我所料的是,原以为那些牌子,是吓唬小孩不让其上山的,怎么会是真!公共场所有何必要放此恶物?如若咬了人,私自放狗和纵恿放狗人又有何理由不负责任,却要人后果自负?倘有不识字和未见牌子的人,从已没有院墙的地方上了山又怎么办?这世道人心真的是难以捉摸。
好在傍边有一通向高台的窄道台阶,我急跳上去,抱石搏斗;台高且四周有栏杆,易守难攻,狼狗咆哮,但怯于石块,悻悻而去。
为防更多狼藉成员,我便捡些石头,小心惊恐而上。山顶的一应建筑俱已损坏,唯孙夫人像只损坏了部分基座。以她的纤弱没人来推倒,使我奇怪。绕像一周,揣摸原因,忽有所悟:她面前基座地上,有许多香竿纸灰及一些小白花,是哪些人涉险上来祭奠了她呢?是因迷信把她当作神,还是为信仰将她当了偶像呢?她的忠于爱情,反抗世俗,在此以身赴江的壮举;她的弱被强凌,志囚槽枥,在此悲苦凄怆的遭遇;她的抚恤百姓,救危济贫,在此护助黎民的传说,已成了千古佳话。却并没有她成神成佛,上天入地的传说,如此看来,这些祭拜者的心迹自明了。二十年来,我看不透她目光的深沉和哀楚,这世上却有许多人看得透,而且来祭祀了。信仰是灵魂的寄托,也是灵魂的缺失和需求。在一个物质金钱主宰并可出售灵与肉的世纪市场里,在市场仓库中杂物零乱的角落里,还存着另一类的精神,她穿透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从这清亮的明眸中射出,照亮着这儿的山水,这儿的楚文化和汉文化,这儿历代的民心与民俗,这儿世界的胸怀与瞻望。
然而,这种目光又永是悲哀的寂寞的,就如她的人一样。尽管人们称她为可抟动历史的“风云儿女”,是“千秋佳话掩甘糜”的文武全才,不仅俊美娇艳,风华绝代,且又贤淑善良,坚贞刚烈,是巾帼英雄,人伦楷模,却终不免被沦为势利的牺牲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独自面对这儿荒凉的草树,变幻的风云,苍茫的江天。
现在,她面对的是被破坏崩塌得离她只有几步之遥的山崖,下面就是万仞悬崖下的滚滚长江了,我站在她面前都有欲坠之感,对于再一次的赴江,她似已无动于衷,只凝视荆州与成都,只凝视寂寞,没有叹息诉说和呼叫。她对操刀对砍的吴蜀没有话说,他们不会听她劝说的;对痛爱却又狠心将她抛向荒诞的国太没有话说,已难回归报答母亲的慈恩;对静卧惠陵的玄德没有话说,他身边有甘吴二夫人同卧着呢,那还记得有个救他出笼与他在此地锦帐中相托生死的恋人;对被抢走时抓扯着她难以舍弃的阿斗没有话说,已无力继续尽到继母抚爱教养的责任;对推她入绝路的哥哥更没有话说,因为政治家何必尽是残酷小人;对故乡和华夏的父老兄妹也没有话说,在笼中怎能以鸿鹄之翅删削乱世酬奉爱恋呢!
最后,她只能无声地立在这儿,漫看这历史和现实的烟尘,寂寞在时空的寂寞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