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如书月光 于 2011-12-4 23:26 编辑
如书月光散文选 1、凤凰印象 2、蛇爱 3、想起一株腊梅 4、晕车 5、聆听生命的足音 凤凰印象
文/马俊芳
一、与音乐有关 凤凰是一个多情的音乐家。音乐是神,能让人迷恋,抑或是酒,能让人沉醉。行在凤凰,我一直沉醉在音乐的怀抱里。
唱苗歌.对山歌.
“要进苗寨,先得对歌。”在通往苗人谷的车上,苗家导游告诉我们,并热心地教我们唱起了苗家山歌《木叶情歌》。 男:大山的木叶烂成堆 只因小郎不会吹 几时吹得木叶叫 只用木叶不用媒 女:高坡上种荞不用灰 哥妹相爱不用媒 要得灰来荞要倒哎 要得媒来惹是非 大家认真地学着、练着,不时发出愉快的笑声。练唱几遍后,大伙开始试着齐唱,还有精通音律的老师听着歌谱起了曲,有板有眼地打着节拍哼唱起来,羡慕了一路的行人。接着我们又学唱了《苗家六月》,欢快的旋律在凤凰上空飘荡。 穿行在青山绿水之间,一路上只见清泉潺潺,莽林丛丛。不久,眼前出现数十座石头房子,错落有致地散布着。导游告诉我们,苗寨到了。只见几个苗家妇女着鲜艳苗服,拉着红绸拦住了我们。我们旅游团的团长柳老师带头唱起了山歌,虽已是人过半百,但嗓音仍然悦耳动听。在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顺利过了关,喝了香甜的米酒,进了宁静、古朴的苗寨。 酒吧舞曲 夜幕下的凤凰古城笼罩在一片音乐声中。沱江两岸灯火辉煌,音乐阵阵,那是酒吧里闪动的霓虹灯和传来的疯狂的乐声,其间还夹杂着酒吧舞男舞女激情的呐喊。 两岸酒吧如云,而且名字很有味道。比如:逃往乌托邦.花事、原始人、流浪者等,酒吧外的装饰也很独特,很多都用酒瓶来作装饰材料。一个个酒瓶参差不齐地悬在门口,独具魅力,有一种异域情调。在这种情调之中,听着耳边震耳欲聋的乐声,我的身体情不自禁地跟随节拍舞动起来,甚至有想进去舞动一曲的冲动。 我不由想起《边城》里的翠翠,那个寂寞却清澈的女子也爱音乐,做梦都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她跟随这音乐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难怪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流浪歌手 沐浴着朦胧夜色,踩着石板路,行走在古城街道上。街面上人声鼎沸,四方游客背贴着背挤坐在小吃摊前,可谓蚂蚁出洞般热闹非凡。在嘈杂的人声中,时不时响起动听的吉他声,原来有几个流浪歌手在为大家弹唱。只见他们身背吉他,头戴西部牛仔帽,帅气十足地立在游客之间。大家点一曲歌,他们就尽情地弹唱起来。娴熟的动作、磁性的嗓音博得了众人热烈的掌声。我们不由得停足观看,欣赏起这场免费的音乐晚会。 享受着这样的夜色,倾听着这样的歌声,感受着这样的气氛,还有什么尘世不能遗忘呢? 吹埙艺人 继续在街道闲逛,似乎毫无旅途的疲倦。 盲目地东瞅西看着,耳边突然传来一种苍凉的乐声,似箫又不是箫,是什么乐器呢?循着声音找去,看到街角有个艺人,穿着一身朴素的蓝,身材瘦小,正立在微弱的灯光下吹奏一种乐器。我们好奇地走过去,看到一种椭圆形的器乐,大大小小地排列在摊面上。它全身黑色,深沉而神秘,身上还有六孔,似乎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经询问得知,原来是陶埙,是一种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老人又吹奏了一曲《阳关三叠》,苍凉、幽咽,如泣如诉。我似乎孤独地立在萧瑟的大漠,听到一种音乐从远处飘来,空旷悠远。受这种美妙的音乐诱惑,我不由拿起一个埙,学着吹奏起来,居然发不出一点声响。老人耐心地教我唇形和手势,并且一再强调吹奏的力度要轻,不能使蛮力。我又试了几遍,终于找到了感觉,手指如弹琴一般变换着指孔,吹出了不成调的曲子。我心想:老人练出这等技艺,非一日之功,一定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 音乐如人生中的一股清流,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甚至能令人心志坚定。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挚爱音乐,在他耳朵失聪之后,为了感知音乐,就用硬棒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 他曾经说过:“谁读懂了我的音乐,谁都可以打败命运。”原来音乐还有这般坚韧。想起贝多芬凄凉的晚年,我觉得他就像一曲埙,深沉、苍凉,让人油生敬意。 二、与美术有关
凤凰是一个诗意的女子,有着曼妙的歌声,还有着浓墨淡彩的写意。
万寿宫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个凤凰:一个在湘西,一个在沈从文的笔下,而第三个则在黄永玉的画里。 “鬼才”黄永玉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尽管他本人表示最感兴趣的是写作和雕塑,但绘画绝对是他的“镇山之宝”。 我在万寿宫二楼,也就是黄永玉艺术陈列馆里,看到了许多老先生的作品。在《永不回来的风景》、《凤凰沱江两岸》等画中,我看到了他笔下的的凤凰。高高的青墙和城楼,层层叠叠的远山和青蓝的沱江水、错落有致的黑灰屋顶、白色粉墙的湘西民居,浅红色的吊脚楼,如翠烟笼罩在岸边的柳枝……色彩深深浅浅地浸染在宣纸上,似在诉说着古城历史的变迁。 在陈列馆,一尊青铜雕塑让我震撼,名为《新世纪不再忧伤》。一个瘦骨嶙峋的人拚尽了全身的力量伸出双手向天呐喊,你能感觉到那祈求的声音响彻云霄,痛苦如此的深重,愿望如此的强烈。我想:这幅作品也许反映的是一批从“文革“走过来的艺术家们,如林风眠、夏衍、聂绀弩等人,他们惨痛的遭遇令人心酸。在他的散文集《比我老的老头》里有着动人的描述。 他的雕塑名字新潮、造型时尚,根本不像出自一个80岁老画家之手。在生活中,黄永玉画家一直是个赶潮流的“不老翁”,听说2009年,黄永玉还穿时尚牛仔裤会见了长沙老友,也许正是这种越活越年轻的心态,赋予了他绵绵不绝的艺术灵感。 蜡染画坊 早就听说凤凰蜡染艺术历史悠久,其蜡染印花布纯美典雅,原始古朴,是凤凰民间工艺品中的精品。 在凤凰沱江岸边,我有幸看到了一个蜡染画坊。走进去,一幅幅精美的蜡染作品展现于眼前。有彩色的,有蓝白色的,图案鲜明,画面生动优美,立刻让我迷醉其中。我逐一欣赏了这屋子里挂满每一个墙壁的蜡染作品,这些画意境非凡,图案精美,静动有致。有凤凰古城的山水和吊脚楼;有背着小背篓的苗族阿妹、沐浴的苗家少女;有头戴花环,赤着脚,挑着陶罐的苗家女;还有吹笛的仙鹤女、飞天、观音菩萨等……特别是那一幅观音菩萨,将蜡染技术和现代的油画技法结合起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画坊里有一年轻男孩正挥动钢刀,在白色土布上绘制图案。我驻足停留良久,向他询问了蜡染的工具及工序后仍舍不得离开,便拿出相机将一幅幅作品珍藏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