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汐 于 2011-12-10 18:22 编辑
(一)片时春梦 晨曦微明时分,她被一个突兀而短促的梦惊醒,心中惴惴不安,梦里的情形分明还记得异常清晰。
在梦里,她参加一个露天聚会,前前后后坐满了同事熟人。恰此时,一群老人也出现在同一场合,每人手里拿一顶许愿灯来空地上放飞。他们依次点燃烛火,火光“哧哧”发出声响,纸灯便冉冉上升。不到片刻,却“啪啪”接二连三落了下来,所有纸灯无一例外认准方位似的全落在她身边。这显然是个不好的征兆。一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她正自惶惑,人群中走出一个面容清矍的老太太,悄悄把她拉到旁边,面色凝重地告诫她最近可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似有意提醒她警觉。她点点头,流露出感激之色,转身欲离开,老太太却又远远地叮咛,“不会分离。”她便蓦然明了。带着一丝羞惭与疑问,转睛再看那老人,老人却意味深长地笑笑,似乎早已看穿她心事一般,再不复言语。
这感情的烦扰终是找上门来了。想起梦里犹如预言一般的征兆,她心里不禁有些惘然,却也不知如何应对。屋外的天色亮堂了许多,楼板上传来早起之人拖沓的脚步声,该起床了,她翻了个身,却不愿动弹。怎会在天明时分进入这样的梦境,这样一个梦,如此怪诞和真实,究竟有何来意。她在心里久久回味,辗转反侧,不觉“唉”的一声,轻轻叹了口气。“怎么啦?”身边之人被惊醒,翻身过来轻轻问出一句。“做了一个不好的梦。”她亦轻言细语,却不想多言。他伸出温暖的手臂环住她,在她肩上轻拍两下,安慰她没必要挂心。她心里涌起一丝感动,但却知道他永远不会明了她心里真实的想法。
她心里所思所想总是太多,她满可以浑浑噩噩,象所有良人一样安分守己度日。可她不是,她从来都不是。因而便时时陷入困惑与纠结。她想起梦里那个人对她说,过日子不等同于过生活,生活应该多姿多彩。有爱情的生活自会多姿多彩吗。可是如果你爱一个人,便是给予对方杀死你的权利,怎么可能避免伤心痛楚悲观绝望呢。她想起吴苏媚那本《我的她,我的他》,书封上赫然在目的台词。可是他说我愿意被你杀死。他的话语总是轻易就将她俘获。想起他们之间的言语交替,磕碰往返,她的心头便会涌入源源不绝的甜蜜。他有好看的眉眼,宽口阔鼻,嘴角抿着若有似无的笑意。她想起为他画像的时候,对着相片细细描摹,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围观之人不住叹服。一个女孩无意间说,他的眼睛脉脉含情呢。的确,这样的男子有些招人注意,生来落拓不羁,带着命定的忧郁和激情,象鲁迅《伤逝》里的涓生。她能承载这份满满的爱意吗。
《红楼梦》里黛玉叹出一句“每日家情丝睡昏昏”,她此刻便深深明了。然而,另一行诗亦随即袭上心头——“春梦觉来心自警,往事般般应。”语出《无名氏.清江引》。原来古时妇人便已先知先觉,可笑今人却依旧难脱烦忧。
(二)花开荼靡 时光不知不觉划过七月。紫薇花开得正盛,满枝红似霞,摇摇欲坠。
她走过小区新建的经济适用房,细看那一栋耸立在前后旧楼之间的新房,觉得它是那么突兀,那么可笑。屋顶是齐整的藏蓝色瓦片,外观明黄色的涂料已粉刷一新,内里是格子间一样的房屋,黑黑洞洞,暂还没人入住,迫于前后低矮楼房业主们的压力,只盖了5层。老房子里的人们来去路过,也总要对它审视打量一番,多半还是对这个新生物不满吧。这一片小区全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它们周围倒显得更有生气,被绿色植物郁郁葱葱环绕着,最惹眼的就是那一树树紫薇了,一片片姹紫嫣红,让人不自觉就将目光吸引了过去。这美好的光景是不是也正如她心里憧憬的一份旖旎爱情呢。
那时候,她写一首孤寂无聊的小诗,七月流火/焚心以火/想要去看大海/想要在空旷的原野上行走/ 想要放肆地哭,开怀地笑,在寂静的黑夜一坐到天明……她的生活其实一直波澜不惊,闲适安然。可是仿佛冥冥之中的约定,又或者是宿命的安排, 三年之后,她遇见了他。他说,叫我满满吧,这是乳名,该怎样称呼你呢? 她想了想告诉他,就叫静静吧,这也算是乳名。自小父母就是这样含混不清地喊着,以前读书时有同学说她很象《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她后来仔细看了这部作品,才知道林道静原是个孤女,个人情感几经洗礼,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的一帮同学眼光很毒,看准她的柔弱无依似的,认定她是情感容易受挫之人。她们经常善意地提醒,别轻易上了男人的当。她总是置若罔闻地笑笑。她知道自己其实是极爱安静的,也许正是这份安静的模样吸引了一些目光。少女时代,她就喜欢独自呆在黑漆漆的房间里,一个人静静地看墙上的明星挂历,读书,收拾小小的房间,或者冥思苦想,或者翻开抽屉拿出日记本记录下一小段心事。时光总是不知不觉打发,她在自己的世界独自沉醉,常常磨蹭到夜深人静,才一个人轻手轻脚地爬上床辗转睡去。
他说你这名字很俗,不过仍然静静,静静地叫开了。她也满心欢喜地喊他满满,满满。然后,他说,为我们的爱写点什么吧,题目就叫静静的思,满满的念。他先动了笔,那首小诗很美,柔肠寸断的美。她很感动,将那首诗捧着细细地读,脸上便泛起一丝红晕,心里亦滋生无限甜蜜。
他说有一天我也许会突然离开,去到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听说西沙群岛上有许多岛屿无人居住,你愿随我一同前往吗?他很认真地说完,因为不知道她的意愿而显出小心翼翼地语气。她心里早已感动万分,这个男子的浪漫层出不穷,一心要与她上演琼瑶剧里的爱情吗?她想起读书时,实习来的心理学老师,一个名叫小方的瘦瘦精精的年轻人,他给班上每个同学写过一段揭示性格与内心的评语。每个人都惊呼不已,认为小方的判断实在太准确了。给她的那段文字是“喜欢罗曼蒂克的味道,追求浪漫气息……”云云,那时候她根本不知道罗曼蒂克是种什么味道,完全还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小姑娘,所谓的浪漫就是披一肩长发,穿一袭紫衣白裙在校园里行走,心里遥遥地憧憬那份神秘的爱情罢了。可事实证明,小方的预言越来越灵验了。
年轻的光阴在一些云淡风轻的浪漫里徐徐度过,她没有想过在而立之年还可以再度经历一场,况且这份浪漫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声势浩大,猝不及防。有一个爱人,他愿意陪着你踏遍天涯,访遍夕阳,为自己短暂的人生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都是为自己而活着。这绚烂的邀约便是要打破传统,与死水一潭的生活来个彻底决裂,当然也会充满无限挑战与考验,然而这不正是她所向往的吗。她的心里从头到脚都是热望。
但是,但是她却淡淡地拒绝了。她想起小时候的一则童话故事,一个小女孩爬上山顶,踏着彩虹就可以奔向天国,但在七色光芒消逝的瞬间却放弃了,她选择了归家。彩虹是通往天国的密码,谁在幸福的幻想里留恋昨日的晨光。是的,她早已不是小姑娘的年纪。纵然是一起收听那首优美动人的英文歌曲《斯卡布罗集市》,纵然是一起憧憬那份旷世绝恋的情爱,纵然是有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心有灵犀……然而这一切的一切经不起现实一击。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于是她对他说,等我们都老了,你若选择一座寺庙出家,我也在它附近住下,为的是可以常去看你,好吗。满满,亲爱的,不要对生活无望,更不可以对爱情绝望。她这样对他说,其实也是在进一步告诫自己。
她走着,想着,想着,走着,眼光始终不曾离开那簇红云。美好恍如隔世。花开得太好,所以摇摇欲坠。一阵微风拂来,紫薇粉色的细碎的花瓣扑簌簌落了下来,地上象铺了一层薄薄的锦缎,不忍碰触,她小心翼翼地走进这片粉红的霞光里……
(三)七月莲安 七月渐渐走近尾声,天气变得酷热起来。走在大街上,时常可以看见三两小贩担了绿莹莹的莲蓬叫卖,那莲蓬每一个都新鲜而饱满,莲子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一个年轻帅气的男孩带着女朋友逛街,女孩被莲蓬绊住了脚步,弯下腰便去挑选,男孩连忙接过女孩手上的物品,在一旁好脾气地耐心等候。她正好路过看见了这一幕,心里便莫名涌起一阵感动,虽然她并没动心去购买,却为这绿色物什被人赏识而高兴。相比之下,她更喜欢欣赏花朵的美丽芬芳。
记得去年夏天,在一个小城逛街时,看见人们将一束束白色的花插在水瓶里叫卖,她便忍不住好奇走过去观看,只见那花如兰花般大小,一簇簇挤挤挨挨地包裹在细长的叶片之中,细闻,花香淡雅袭人,再问,方知此为姜花。她想起家喻户晓的化妆品牌“大宝”洗面奶就是姜花香型,当下便欣喜地买了两束回去。从前在武昌逛夜市时,也见过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叫卖自家生长的茉莉,用小篮提着,内里衬着碎花布,花布上并排摆放着一串串茉莉,茉莉本来很小,被细心地穿成小串来买,提起一串来闻,果真是香气袭人。她记得小时候一部武侠剧名叫《天涯明月刀》,大约是古龙的作品,里面有个侠客,侠客只爱一个女人,名叫茉莉,茉莉爱穿一身素白,头上整日插枝茉莉,天下第一香配天下第一美人,因此印象十分深刻。
前一阵,她去武汉乘坐的士,也看见的哥驾驶座前摆放着一小串茉莉,虽然恹恹的,失了生气,但依然感觉很是亲切。也记得小时候,流行一种叫做“千里香”的书签香片纸,把它夹在书本里,或放在口袋中,便到处香喷喷的,令人身心陶醉。儿时,她还曾涉水采过一朵莲花,冒着不曾察觉的危险,下到齐腰深的水中,摘到了那朵洁白的硕大的莲花,却被一群小捣蛋沿路追赶到家,仍是不愿将花束手奉还,待从背后拿出花来看时,才发现花瓣早已在逃跑的过程中掉了个干净。
大约从小时候起,她就喜欢上所有白色的香花,雪后腊梅,带雨梨花,出水芙蓉,洁白茉莉,清香栀子……,这些白色的花朵带着不染纤尘,超凡脱俗的气质,她们的香气自成体系,各有千秋。但是她觉得自己与莲花最为亲近,因为她出生在夏天,她本就是一朵莲花。
她对他说,今生,请叫我莲安。莲花的莲,安静的安。可是今天你忘了祝福我生日快乐呢。母亲生我的时候也是在这样一个酷热的夏天,因此吃了不少苦头。老人们说“儿奔生,娘奔死。”所以我在生日时最先记得的是母亲,也不需要别人来惦记了。但好友Y和W却年年记得,Y说要来为我庆生,因为天气炎热而作罢。W远在南国的海边度假,便遥遥地送来了祝福。但是,今生,你若看见这些也不必自责。因为我自己就险些忘了这个重要的日子。然而昨日却无意间为自己买了一件长及脚踝的纱裙,肉桂色的长摆,很适合自己此季恬淡的心情。所以也算是自己庆祝了生日,心里亦已满足。
再有,今生,这个夏天我也看见了满池塘的莲花。在大山深处,在碧绿的田野之间,荷叶田田,一朵,两朵,无数朵莲花次第开放,有的洁白,有的红艳。她们是那么娴静从容,亭亭玉立,那么淡泊安然,不蔓不枝,依然是几千年来的风骨模样。今生,莲花使人心灵纯粹,摒弃杂念,使人想起席慕容的诗《莲的心事》,想起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想起许多,许多。她提笔写下许多絮叨的文字,只因了心里那份依依的挂牵。
那日,他送她回家,车子一路飞驰,风声过耳,长发乱舞,她穿着白衣长裙,绿色的裙裾鼓胀飞扬,如同她内心里满满当当的幸福和甜蜜。她说,今生,如果可以,我真希望那样的路还能再走一次,最好永远都不要有尽头,我们可以一直相依相偎地行走下去。那么,今生,在这个仲夏的夜晚,在这个寂寞的生日之即,还是将年轻时最爱读的席慕容的一首诗送与你吧,“我一直相信,世间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爱情: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和绝对的美丽。假如我能享有这样的爱,那么,就让我的诗来作它的证明。假如在世间实在无法找到这样的爱,那么,就让它永远地存在我的诗里,我的心中。”而我相信,我已经找到了这种爱情。
所以,今生,此生无憾。所以,今生,用段文字来作证明。
(四)今夕何夕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她口里默诵着这几句源自《诗经》的四字诗句,掩饰不住的笑意在心头涟漪一般慢慢漾了开来。
八月未央,便是到了八月,还没有结束的意思。她与他的一场爱恋也是如此吧。初识他的时候,她似乎很坚决。喜欢安妮宝贝的小说,迷恋那种对爱情的游离状态。安妮说,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安妮说,那些恋爱不过是孩子放给自己看的烟花。常常地,她在这边喋喋不休地套用安妮语录,他则在那头心意执着,温言细语地表达爱意。她便隔着网络再次回驳,一场嘴仗便开始没完没了。
时间久了,两人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记得从何时起,她那颗冰冻的心被慢慢融化。等她明白过来的时候,内心依然不停地反省挣扎,他是值得信赖的男子吗?但是,他所给予的诸多细节和惊喜却又无不一一推翻着她心里的重重顾虑。他说难忘初见时她那清澈的眼神,他说记得她在何时为他洞开心扉,他也不忘将她的生日细心记下,他知道她何时快乐何时伤悲,他关注她的每一个小小举动……她在心里扪心自问,她对他又何曾如此关心体贴,而她又有多么好,值得承担一个男子的如此厚爱呢。她的心,便于不知不觉中醉了。
可是这样的情投意合毕竟相见恨晚,何况他们之间还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她在矛盾反复中徘徊不已,与他时而欢喜甜蜜,时而横眉冷对。然而她心里的纠结烦恼,每每在他面前便化于无形,他似乎什么都未卜先知,了然于心。
想着这些的时候,她正动笔画一张油画肖像,画中人手持花伞,白衣飘飘,眼神清澈,唇间笑意摄人心魄。她一直画着自己。她想问他,背景是画一片梨花飘飞的田园,还是画上满满的紫色薰衣草,或者画一幅小桥流水的山里人家。最终她画了梨园,琼枝玉树般的背景很适合她清澈恬淡的外表。她知道他喜欢这样的自己。可是她在心里再次又犯了难,她不是一直都是这般美好。她告诉他,有时模样也很难看,脾气暴躁甚至很泼妇,一个女人的河东狮吼她都会。
所以她说,这样的爱只是局限于表象。我们还是分开吧。他心里十分黯然,他不明白昨日七夕之夜,还言笑俨俨,举手承欢的女子,今日却为何又心性大变。他心下没以为意,他知道这样的小吵小闹已经无数次上演,但每次不到一天两人便和好如初。可是这次她似乎铁了心,执意与他道别。他便也赌气说今晚将出去喝个痛快。
是夜,两人均辗转难眠,相隔异地的他与她,各自备受煎熬。第二日清晨,她忍不住发去短信问他如何,但分手的立场依然鲜明。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见回音,她又发去两条短信,依然石沉大海。她有些坐卧不安,便一个电话直接拨了过去。听到电话那端男子的声音愕然中带着惊喜,她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原来他回复的她竟然一条也没收到,原来老天也加入了他们拌嘴的行列。看来真是缘分尽了,他在那边调侃地说着。她心里亦是忍俊不禁,但嘴上却仍旧对他不理不睬。
他却突然说,如果人死了,该如何对他助念。他说昨夜一直在看佛经,突然想到死亡。她听了很想哭,便不许他说这些。她说那一刻没有他的讯息,她心里亦是多么茫然无措。
她想了又想,依然想起一句安妮说过的话,在每个人的心里,其实是有爱情的,一直都有。它不是婚姻,不是诺言,不是家庭。它是一种气味。引导人盲目前行却无从触摸。是啊,他与她如果不是真心爱着,又怎会如此心心相印,莽撞前行?
既然爱着,就该好好珍惜。
今夜,屋外依然月华笼罩,夜色如水。一样还是寂寞辗转,但心里却换了一派幸福安详。白天她告诉过他,纵使不知今夕何夕,也要永远相知相守。他回应说,不许再变,就让我们用爱来坚守,留得一生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