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67
版主
   
- 积分
- 896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7-1 12: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前屋后都是山
[散文]
刘继智
我人生中这近五十年光景中,大半都是在深山之中度过的。先前是在山下的村湾,后来来到山下的小镇。每天见到的都是山,每天感受到的也是山。
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非仁者,面对着山,也说不上特别的喜欢,可就是不知为什么,我竟然就没有离开过它,我竟然在这大山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平淡无奇的日日夜夜。
小的时候爬山,不看风景,那时没有欣赏风景的眼力,也没有欣赏风景的心情,为了生存,我每个星期都要上几趟山,砍几担柴。山路漫长,曲曲弯弯,跌跌宕宕,荆棘丛生,崎岖难走,可我不能不走。砍回一担柴可以卖上块把钱,那可是几天的工分钱,虽然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仍乐此不疲。那是一种艰难生存状态的苦与乐。那种苦与乐的生活观也直接影响我后来的人生,决定了我后来对生活之路的判断和选择,也决定了我后来为人的心态和意识,甚至决定了我人生的命运。
我不知这是我的悲哀还是我的幸运,我甚至到今天还难以说清我对山的情感。也许这种情感很复杂,不能用单纯的爱与恨来形容,任何简单的词汇都不能轻易表达。是的,小时候我挑着一担柴,背着一棵树,驮着一袋挖来的药材,当身子骨累得快散架的时候,那种饥俄甚至比饥饿更痛苦的东西折磨我的时候,我恨过,我诅咒过,我不满过,我委屈过,我叹息过,我悲哀过,我痛苦过......同时,在我体味到自己用辛勤的劳动和付出能有所得时,我欣慰过,我高兴过,我感激过......必竟我身后有着赖以生存的大山啊!有给予我养份和粮食的大山!有赋予我仁慈和宽厚的大山!它能容纳一切,它能让我存活,让我的生命有了延续,让我感受到了活着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它还让我自小励志,懂得用勤劳来换取生存的权力、换取生活的资本、生活的价值。
这种朴素的生活观一直伴随我,直到现在。
是的,我曾离开过生我养我的大山到平原上的大都市生活过一段时间,我体味过大都市的繁华和热闹,体味到大都市的美丽和富有。大都市无不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我曾经也梦寐以求、朝思暮想,曾一度幻想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一个纯粹的城里人,成为大都市的一份子,但一旦离开大山,我总有一种不适应感,那种不适应感甚至深入骨髓,浸入心灵深处,时刻折磨我,使我倍感孤独无助,举目无亲。直到现在,我在百里之外的县城虽然有了自己的居所[虽然县城也处于山中],但我却不常住,大部分的时间,我仍住在这个小小的山镇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般的生活,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一样,我也同样感受到山里的清静、自然。尽管我对这种生活存有怀疑、忧虑和隐隐的不安,但我仍然觉得有那么一点儿的自在和适应。
说心里话,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不能脱离尘世的,是不可能完全脱离人世间的俗气。我讨厌那种故作深沉的虚伪和高雅,我又不喜欢那种相对固执、偏颇的纯本位意识,处在这两种形而上的意识夹缝中,我的皈依,我的返璞,也就没有其生存的土壤,也就没有我扎根的去处,我仍然感到有太多的孤独无助。
好在有山,有那博大胸襟的山峦,有那些能容纳一切、包容一切、解释一切的峰峦叠嶂,那些青树翠蔓,那些浩荡云海,那些峭崖绝壁,那些清泉劲流,那些羊肠小道,让我孤寂空落的心灵有了依托,让我苦恼烦闷的心情有了化解、释放。
永恒不变的山峦,相比于日夜奔腾的江水,似乎总缺少点什么,不变就意味着落后和贫穷。城市总建在水边,水是流淌变化的只有不但的更新变化才有发展前途,亘古不变屹然不动总是落伍受辱。我明白这一点,但我更喜欢山的纯朴和自然。
眼望着山,梦枕着山,日夜以山为伍,以山为伴,看晓雾缭绕,观暮霞绚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春花吐菲,夏木茂盛,秋叶飘零,冬雪皑皑,这是山之景,我经常见到,我常常梦到。每有闲暇,我或独自一人,或结伴而行,去深山老林中,去无人烟处,听山风、观林涛、寻鸟语、泊泉声,沿弯弯的山路,附藤攀崖,步步高升,是一种寄托,是一种打发,总有看不完的美景,拾掇不尽的新奇感觉。
屋后门前都是山.群山连绵起伏,纵横交错,不断延伸.如游龙委蛇,环环相扣.我背靠着山峦,心灵有了厚实的依托;我眼望着山峦,视野被山挡住,心灵的空间变得狭小闭塞;久居深山,心中便有了走出去的渴望;一旦完全脱离山的范畴,心灵便有些空落,就像飘零的叶,山便是我的归宿。
山造就我生存的秉性、生存观念,使我变得坚强、执著、勤劳、朴实,山也造成了我人生的悲剧:不思变化,缺乏冒险,总是迟疑不决,停滞不前,最后导致自我封闭、落后、贫困。
我的山啊!我该怎么把你评说,也许任何语言也无法表达我此时复杂的心境。
【432800湖北省大悟县黄站镇中学刘继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