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925|回复: 32

【2012英雄会】欧阳杏蓬散文:《 一生两半 》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111

581

主题

1262

帖子

319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196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2-7-6 14: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欧阳杏蓬 于 2012-7-6 14:30 编辑

一脚故乡,一脚天涯
——散文集《一身两半》序与后记
        写序是很严肃的事,本来想出钱找一个名家来写,也打听了几个名家写序需要的价钱,交了钱就可以得一篇好序,但现在我还是自己来写了,不是我不相信名家,也不是怕他们不严肃,也非出不起那份钱,也不是不愿意出钱,现在市场经济,什么都有价,而且我也不反对。但我还是自己来写了,我毕竟是江湖人,写的东西很难为名家,所以就自己扒开衣服,指给你看,比让别人指指点点要舒服多了。
        书名叫《一生两半》,也想用《一生凉拌》或《人生两半》,还考虑过用《无旋律生活》、《我走了你留下》等名字。最后确定用《一生两半》,这名字很合适我的身份,既是农民,又是民工,既是贵族,又是平民,一脚故乡,一脚天涯,既有家庭,却又骨肉分散。我们这一代人,无论有理想,还是没有理想,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在时代前行的洪流里,我们只是一群卑微的跟随者。
        在写作的当初,我也觉得写作是愉快的,它是我跟自己沟通,向世界传递信息的一个管道。从十几岁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从家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现在的人到中年,世事沧桑,但这个爱好没有变。但在写作中,听过一些建议,甚至批评,让我做一些变化,变得更主流一些。我努力过,也想写出的东西受大家热爱和认可,后来觉得累,我只是我,写作只是一个很个人的业余爱好,自娱自乐罢了,何必要功利呢?
        《一生两半》收了64篇文章,不多,但我比以往要认真,所以选入的文字比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文字有些不同,盖因是我做了修剪,这过程是很痛苦地。从第一辑“亲情离情”开始,我就觉得很苦,苦的不是我一个人,是我们一代人,我表现出来的,却是很个人的事。我希望我是一滴水,通过这一滴水,能反映出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包括“家乡异乡”乃至“沉思默想”,我都是想通过我的生活、思想、情感,告诉大家一个现代民工的生活状况,如果能引起大家对这一阶层的关注,我继续去努力,也是值得的。
        我写东西几乎不讲章法,想到了什么,就写出来,写得好不好,我不太在乎,但我有一点,就是在写的时候,我希望把自己写进去,不故弄玄虚。无论怎么写,写什么,只要能准确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什么章法就不顾了。这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缺点。还好,我不用这一套去博取功名,无论怎样,还算自在。
       因为图个自在,我写了以上那么多,是为序。
201254日 广州

后记
       《一生两半》弄好了很久,然后一拖再拖,等待高潮一样,等待出版。故事会有高潮,人生也有高潮,但出版没有高潮,尤其是在今天,纸本图书市场一天不如一天的时候,结果只有低潮了。文学也是,越来越个人化,不论高潮低潮,写字的作者,仍然孜孜不倦,用方块字和键盘声来筑梦。有困境才有梦,文学的梦一直就没有顺境。以往,梦既单纯,也遥远。现在,梦成为现实,变得触手可及。网络给了写字的人一个巨大的筑梦空间,然而我还是留恋纸本图书的温度,所以,不顾一切的推出了这本《一生两半》。
       写作的快乐在于过程,痛苦在于写作的结果。那么一堆文字,辛辛苦苦码起来的字,不值一文。在这个以金钱多寡判断存在价值的时代,这无疑会让人觉得窒息。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一头有一个家乡,一头有一个异乡,破碎的生活,却并没有让我们的人生破碎,我们在竭力维持着自己的圆满,无论在家乡,还是在异乡,我们都渴望改变。我们寄希望于文字,文字也在给我们传递着希望。因此,无论我们以何种工作谋生,我们沉沦,但我们没有放弃,这让我们脆弱的心灵里装满感谢,并且铭记苦难的同时,奋力前行。
        无论是《以孤独的名义》,还是后来的《缤纷湘南》、《一个寄居者的广州读本》,到今天的《一生两半》,我都想表达作为民工在生活里的“不屈服”。民工、农民工、新移民,还是其他的称呼,都无关紧要。只要你想到留守儿童、看到天桥下的流浪汉,看到建筑工地那些裸着背干活的人们,我的眼里就会热泪盈眶。我们站在土地上,跟站在高楼上一样卑微。可由于我的写作习惯,我只能解剖自己,让大家看看这个民工的生活点滴,给我们以尊重。
这是我的简单的想法。
       对于每一本书出版,我想都离不开亲人和朋友的支持。本来可以列一长串,但又不忍心列,他们中固然有身价不菲的老板,也有跟我一样在城市生活的普通民工。有的已经有超过十年的友谊,至今惺惺相惜。有的是新交,也仿若旧友。这里,对他们的支持表示感谢。最后该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在生活里给了我想象的空间,才有这么一些文字。
       这是第四本书,以后会怎么样?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爱自己所爱,就忍受未知的茫然与苍凉吧。
        201257日天河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3

138

主题

2832

帖子

4444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4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7-7 1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手写我心”,这是楼主的文集灵魂吧——在观察与思考过程中,写出个性化的东西,亮出灵魂的底色,记录时代轨迹也是记录个人的心灵史,足矣!
朋友还可以多贴出几篇文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50

主题

1697

帖子

233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34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2-7-8 12: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的文字,写出来的必定是精彩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95

主题

2749

帖子

516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7-9 10: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序与后记,犹如人生。
拜读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26

97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1282

IP属地:河南省濮阳市

发表于 河南省濮阳市 2012-7-9 13: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11

581

主题

1262

帖子

319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196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2-7-10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哥们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11

581

主题

1262

帖子

319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196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2-7-10 13: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横龙山之念

   心头有一座山,横龙山。
   心头压着一座山,横龙山。
   横龙山是山,横龙山是村。山在村外,村在山脚。横龙山不高,沿着田野里的黄泥道走过去,过了几亩水田,就到山脚。山脚有路,路边上茅草长得齐腰高。人在山脚的路上走,可以看到脚下的田园村庄像画里一般秀美。这里出过画家,欧阳中远,画虎,在当地小有名气。头上的山,松林层层,山风呜呜,庞然的石头,天上的苍鹰,天边的流云,无边无际,给了横龙山人一个宽广的胸怀。横龙山的院子,那些黄色的泥砖房子,红色的红砖房子,立在田野上,像绣上去的一般。线路针脚,就是房子间的石板路,时宽时窄,时直时折,自自然然,一点也不勉强。而一些废园,恰到好处的栽桃种李,有情趣的人家,甚至在院子里种了海棠,十分惹眼。
  我进横龙山的时候,十六岁,在清水桥中学读书,同班有横龙山的同学,欧阳智,欧阳双百、欧阳顺香……。班里横龙山的人不少的原因,是横龙山离清水桥镇子很近,不用留在学校里吃午饭。即使考到了其他的学校,也争取留在清水桥中学读书。原因只为回家方便。在我们班里,我跟欧阳智、欧阳双百的关系最好。因为他们,我走进了横龙山。
  横龙山的人起初姓欧阳,后因为某种原因改为姓杨,我们叫木杨。我们姓欧阳,在当地是大姓,与他们不同祖宗。我们村在横龙山后面,向南。横龙山在山的北面。两个村共同拥有一座山,却因为柴草树木,两个村的人偶尔也会有口角发生。我们村里的某某砍柴过了界,柴草被横龙山的人抢了去。横龙山的牛过了界,被我们村里的人牵回来扣押了起来。后来,为了争水源,横龙山的木杨跟附近邓姓村子的人打架,打不过隔壁村的,为了获得救援,又改回姓欧阳,村里管事的人跑到我们村的祠堂前敲锣报警,我们村的青壮劳力认为家门受到欺负,是可忍孰不可忍,纷纷跑到横龙山支援,为横龙山争取到了胜利。
  这些跟我没什么关系。那时,这些山里的村子时有械斗发生,说不清谁有理谁无理。靠种田谋生,收入有限,大家都焦躁,一点火星就能烧起来。所以,对械斗也就习以为常。跟我有关系的,是欧阳智,欧阳双百。我那时住校,而住校的同学不多,晚上学校也没安排什么课,闲着无事,我就跟着欧阳智回家。欧阳智是个憨憨的男生,经常呵呵笑着,没有忧愁。他最大的烦心事就是脸上长痘,用指甲掐了几回,没掐掉,痘还长满了一脸。欧阳双百头发长,人也高高大,对女人充满向往,经常给班上的漂亮女孩抛纸团。他们两家住的很近,只隔了一丘田。我在欧阳智家吃晚饭,就可以到欧阳双百家吃夜宵。他们的父母待我很好。横龙山之念,我念叨的,就是他们的父母。
  欧阳智的父亲很矮小,戴一个黄色军帽,冬天经常拖着两条鼻涕,手掌粗糙,经常被冻成紫色。欧阳智还有两个哥哥,大哥长得跟他爸爸一样矮小,做不来什么农活,就学了裁缝手艺,可生活大改善,年轻人都上街买成衣穿了,他的手艺也就使不上了,30多了,还没结婚,全家人都在为这事着急。二哥学木匠,人长得像妈妈,身材高大,抓住机会,找了个女的结婚了。他们没有分家,我去的时候,经常是一家人围在一张桌上吃饭喝酒。欧阳智的妈妈身材高大,脸庞也大,热诚好客。每次我到家里,都要找点什么出来招待我。她跟我说,朋友多了好,朋友不会忘义。接着她又告诉我,二哥的一个同学,初中在一起,像你一样,也经常来家里做,帮忙干活。初中毕业后分开了,二哥回来种地,同学读书,从初中到大学,从大学到分工,一帆风顺。二哥以为人家忘了,没想到有一天居然提着东西上门来看他们了!妈妈叹着气,说有情在,天涯海角都忘不了。
  欧阳智的爸爸也说,现在在街上遇到他了,蛮远蛮远就打招呼了。爸爸笑着说,那真是有情有义。我当时也很羡慕这种友情,纯洁,真诚,古道热肠,温暖人心。
  欧阳双百的爸爸也是一个好人,高高大大,紫红脸膛,戴一顶有毛的八角帽。只要我出现,他就会笑呵呵的,拉我一起坐下来,他就会说我们村里的谁谁跟他是朋友,谁谁跟他是亲戚。说上一通,我跟双百进屋子听录音机,他就去张罗饭菜。他很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录音机在农村当时是奢侈品,卖了两头猪,才为双百换回一台录音机,他一点也没感到可惜,还是笑呵呵的,觉得理所当然。我很羡慕双百有这样的父亲,几乎不给孩子压力,只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父爱。这在农村,做得到的人很少。
  离开清水桥后,我偶尔也会到横龙山去,去找欧阳智、欧阳双百。欧阳智的妈妈经常会留住我,住一晚,喝上一杯酒,然后告别。在街上遇到,也很亲切,甚至邀请我妈妈到她家里做客,往我们的袋子里装上她筐里的水果。问大哥的状况,还是一个人过着。我想帮忙,帮不上,这不是一个小青年可以帮上的。但她很开心,劝我多去跟大哥说说,世上一个人过日子的多了,劝他不要憋在心里难受,劝他要想开点。想着欧阳智,哎,我的朋友,他有一个多好的妈妈!
  然而,我在清水桥继续出现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少,最后没有。90年代末,很多家乡人结伴到广东谋生发展,我也不例外,扛着行囊一个人到了广东,九死一生,才在广州站稳脚跟,看着自己的孩子,突然发觉,自己老了,老得家乡变成了故乡!开始念叨起来,横龙山就横在心间,我已经20多年没见过欧阳智、欧阳双百,20多年没见过他们的父母。积累了20多年的念叨,现在已经纠结成一个疙瘩,梗在心里,让我不得安宁。
  我试图联系他们,可年轻人都出来了。我突然发觉,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想托人问一下,也没有结果。有的朋友劝我,不用找了,都20多年了。然而他们不解,正是因为20多年的分别,才令我现在要去寻找。我要找到他们,要找到朋友中的信任,要找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要找到那种彼此间的坦诚。今天,在这繁华又陌生的都市,多么需要他们那种精神!
  横龙山,我要回去。无论村还是山,我都要回去,找到他们,告诉他们,20年里我都在念着他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过。我明白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我已经失去了他们的音讯。想到这里,横龙山在心里越来越沉,他们就在我的心里点上一盏故乡的灯。
  
  2012 年7月 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7-10 23: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时间就来贴,一直贴到五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91

708

主题

7285

帖子

9381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9381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中山市 2012-7-15 09: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厚实,欣赏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

27

主题

339

帖子

108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8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7-17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产作家,佩服。拜读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