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8-24 14: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伤 逝
文/午后之阳光
雨哗哗下个不停,眼前是一道细密的雨帘,地面盛开着一朵朵雨花,像惨白的笑,转瞬即逝。
我站在阳台上,闲散地摆弄着花花草草。母亲凑了过来,说起了她遇到的蹊跷事。
早上,母亲坐在阳台上织鞋。她分明记得将一根线头掖在手心,剪断了另一根线头,松手时,发现两根线头齐刷刷地断了。“你外婆怕是活不长了。”一向迷信的母亲淡淡地说道。
外婆八十多岁了,养活了六个儿女。都说养儿防老,及到老时,却是一个人住在乡下,守着一个空屋子。一双眼整日里空落落的,一颗心整日里没着没落。
清明节前,母亲突然听说外婆不能下床了,甚是心急。母亲在家碎碎地念着,一宿未眠,早起风急火急地赶回去了。上了年纪的人,身边少不得有人照应呢。可是,横在眼前的现实,像铅云一样,沉沉地压了下来。
前一段时间,公司食堂的嫂子正上班呢,获悉母亲突然去世了,当即大放悲声,惊动了坐在办公室的一群人。回到家,我不经意地跟母亲提起,随口说道:“那个嫂子62年的,那么大年纪,妈死了就死了呗,有什么好哭的。”母亲笑着说:“等哪一天我死了,你不准备哭啊?”我不置可否,浅浅地笑了。“你外婆八十多啦,要是死了我还准备大哭呢。”母亲补充道。
我望了母亲一眼,目光移到了别处。很多时候,我害怕自己的平静与理智。有些话,经自己的嘴说出来,竟是那样薄凉。
“哭嘛,舅妈们不喜欢!外婆活着的时候不闻不问,死了肯定会热热闹闹操办一番。”我说道。
作为旁观者,透过繁华的表象,往往能读出别样的悲凉。
某天,我在食堂用餐,食堂的嫂子提起自己的母亲,不禁潸然泪下。“活着的时候讲点心,死了就算了吧。”我轻声地安慰道。“你不知道,我妈帮着做家务事,我还动不动吼她。我没有服侍她一天,没有尽一点心,她走得太突然了,没有交言,我内心难受啊!”望着那悲戚的脸,望着那追悔莫急的表情,我竟无语。
回家说给母亲听。母亲沉默了一会,说:“你爸说等孩子们放假了,回去把你外婆接到家住一段时间。活着的时候讲点心,死了也只能算了,做人各人凭各人的良心。”
有些话,我听在心里,表情是漠然的,连句回应的话也没有。这不表明我冷漠,只是性格使然。我也会在心里反反复复的掂量、琢磨,感叹着一些人、一些事。
生活,不仅是生生不息,更指活色生香吧。在现实生活中,感觉有些人的心像红枣,被岁月渐渐风干,渐渐变得坚硬。在金钱的催化下,亲情变得脆弱、冷漠。
此刻,望着灰濛濛地天,望着急急落下的雨,望着地面上恣意流淌着雨水,我幽幽地想着那些凋零的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