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查看: 3999|回复: 18

【2012英雄会】流苏散文:《穿越时空的温情》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1

49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514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9-4 17: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穿越时空的温情》
                        ——写给阳新布贴
                          流苏
                  一   前世缘
    母亲说亲外婆是十里八乡最漂亮能干的女子,若在如今一定是民间艺术家。她刺绣做布贴画都很拿手,做布贴不用描画图案,要什么图案随手拿剪刀剪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那时候的布贴,大多都做的日常是生活用品。孩子的马甲、围兜、帽子,刚出生孩子的包裙,新婚人家的床头帏帐等。只有手艺出色的,才有那份荣幸给庙宇里做蒲团做幡帐,佛会把一针一线里的诚意,回报给你。亲外婆的手工布贴,总是庙宇里的特贡。乡村里的庙宇都是很质朴的,那些菩萨端坐在简陋的宫殿里,因为高堂之上外婆刺绣的布贴帷幔吊幡而多了几分庄严和慈爱,那些蒲团,连最顽皮的小孩子都舍不得坐上去轻慢。叩拜的善男信女总是念句阿弥驼佛才无比小心地跪上去,用捧满诚心的手温柔地抚摩那白玉的莲花翠绿的荷叶,仿佛自己也沾染了仙气和福气。于是,关于亲外婆的传说很多,就和她做的布贴一样在村子里流淌传递,那些新嫁的媳妇,刚生孩子的母亲,稚嫩的手初学的小丫头,都喜欢拿外婆的布贴做样本,可是,谁也没外婆的布贴花样那么多彩奇妙。
    母亲到了10岁,和村里其他女孩一样,得自己亲手做鞋子自己穿,自己学做女红。这个时候的母亲早已经被抱养到另外一座村庄的一户人家做女儿。亲外婆只是母亲心里的一个温情的传说,那些流淌的布贴画,常常在母亲的梦里飞舞。老虎鞋头上的老虎虽然瞪着眼睛,怎么都象是爱抚亲昵的凝望;围涎上的荷花瓣,象无数双手似乎想抚摩过来。那帽子上的喜鹊和梅花,都是温暖的红,透露着热热闹闹的牵挂。抱养母亲的外婆是个善良的女人,而在抱养母亲几年后,就有了姨妈舅舅3个孩子,于是外婆认为是母亲给她带来了福气,特别疼爱母亲,容许亲外婆一年年地通过手工的布贴生活用品的传递里,给母亲传递她无法亲历亲为的抚爱。亲外公重男亲女,只留下舅舅第一个生下的男孩子,随后的8个女孩子都遗弃了,包括最小的母亲。于是亲外婆一年到头都在不停地做布贴,除了给村子里的亲邻做,大多都是做给那些不在自己身边的孩子,从出生时的包裙,到满月时的帽子,周岁的鞋,春天的马甲,脖子上围涎。可惜,她没有活到给她的女儿做待嫁的布贴,把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祝福传递到新的家庭。那些布贴画里,除了蕴涵着浑然天成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还包含着一个母亲的血泪吧!还有无尽的思念和割舍不了的爱。可惜的是破四旧的时候那些布贴都随着一场社会大潮流灰飞烟灭,连我也无法一睹芳华。布贴在母亲的描述里和我的向往里成了最凄美久远的传说。
                二  今生梦
    我和好朋友三线,都喜爱手工制作。三线手织的挂毯一次次被单位送去市里展览,但是,我们的喜欢全凭兴致。直到数年前我们第一次看到阳新布贴画,不约而同地被她镇住了。没有任何一种手工艺术可以象她那样随性而自由,自在而温情。大黑的底布上面,那些灿烂丰富的色彩,彩虹一样耀眼却和谐,夸张却质朴,勾勒简单却彰显了丰富的地方内涵,特别是那些被一双双女性的手温柔抚摩过抚平后的色彩不同的一块块边角的布,是新嫁衣多下的一块布头还是哪位母亲心头肉宝贝生日新装裁下的一段剩余不了的牵挂。最让我们迷醉的是那些图案,那些生活里四处可见的物体、花草、植物动物,绕指间似乎要破图而飞,看似无形却有形。我和三线相视而笑,我们干吗还要四处寻找,这不就是我们最理想的布贴画!三线因为迷恋布贴画,曾经网络上四处拜师,还去过北京淘布贴画,在故宫博物院边的一家画廊里,她央求着一位手艺人能够教她做布贴,终因为各种原因不了了之。而过去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身边这块山水肥沃的土地上,原来就滋生着阳新布贴这块民间愧宝。
     我们随着阳新布贴的脚步寻找探访,拜访了布贴画的发掘者尹关山老师,我曾经学生时代从他学画,惭愧的是最终放弃没有坚持。再次见面的机缘却是因为阳新布贴,在他简陋的家里,我们得知了阳新布贴被发现挖掘的整个过程。才知道我们古老的民间美术品种一阳新布贴,在鄂东南山乡、长江南岸的阳新县不知默默无闻地流传了200多年,直到1985年才被世外发现,首次披露于1986年的《湖北省民间美术展览》。1987年悄然进京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展出后,竟使诸多中外游客和专家叹为观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装饰》等多家报刊竞相载文载图评介,称阳新布贴具有使人触目难忘、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赞喻制作阳新布贴的中国人民的手是黄金手
  不具谱本、无须用笔,心象所致、随手剪来。多么自由的艺术再造多么浪漫的生活原创,布帛做纸剪为笔,勤劳的阳新人民用长期劳动中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热望,让阳新布贴这束山野奇花绽放得如此瑰丽。原汁原味的楚文化风格,传统题材贴近百姓,一副画就是一个流传的故事本体;画面色彩浓烈,造型稚拙,却构件浪漫冲击感官;尤其是她那黑漆点金似的色彩效果和不合常理、不计时空、天上人间、山珍水族皆可溶为一体的构图组合,既深得楚文化专家们的叹服又让我们这些观者深切感受到岁月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痕迹。加上她那丰富的实用体系和辅以细密丰富的针刺线绣纹样等多元化处理,完备地奠定了她在民间工艺美术领域内的高品味档次。当我们流连置身于阳新布贴的氛围中,有一种不可明状的回归原始、回归自然的快感荡漾身心。据尹老师说阳新布贴在制作上精工细绣,纹样众多,实用物具达530余品种,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图案取材广泛,内涵丰富。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日常用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皆可入图。一针一线总关情,只有来自生活的才是真挚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只有经历了岁月漫长的流转之后传承下来的阳新布贴,才是我们最无法抵挡的温暖诱惑。
                三  明日歌
      布贴的前世今生,让我们再也无法抵抗她的魅力。我们一次次下乡去寻找布贴的源头,去探访民间艺人,购买自己心仪的布贴画作品。在三溪,我们见到了两位热爱布贴的女艺人,再次亲眼见证了布贴制作的全过程。阳新布贴制作一般要经过构图剪布粘贴缝制补绣等五道工序。即先选好一块质地较厚的单色底布(多为黑色),确定构图主题后,将各色花布贴在衬帮上,凭借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巧妙搭配,按范本或纸样剪成各种图案,再用糯米将图案粘贴在底布上,然后,用针线沿图案纹路锁边并整体滚边。(如今装饰布贴画多用金银线)对贴布无法表达的内容如花蕊、动物爪牙、毛发等,可以用刺绣法进行补充,使整个构图完整协调。有的还要连缀铜铃、铜钱、流苏等饰物。于是一幅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色彩明艳的布贴画就形成了。在制作手法上,阳新布贴吸取了民间剪纸、刺绣、壁画、雕刻等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融为一炉,形成独有风格,整个图案看上去就象一幅具有浅浮雕效果的剪纸。色彩的搭配、比例的协调全凭创作者自身对生活的体会和审美格调,而那些布都是生活中各种剩余布料的边角,所以没有一副阳新布贴作品是会完全雷同的。
     通过朋友介绍,我们在文化馆找到一位明婆婆向她求教学做布贴。才在一针一线里感受到真实的布贴情怀,制作过程的亲历原来是如此的敦实、醇厚、大度而严峻,就象体会母亲永远眼光追随下的牵挂,丝丝缕缕,直到圆满的幸福图案。成功的喜悦里,一副完整的作品,竟然全是柔情全是关爱。女儿的赞叹和欣赏,还有期望能够同做的美好愿望,都让布贴渗透了温情的光芒。女人和孩子,还有什么比他们更懂得欣赏生活中细节温情的美好!如今,随着一股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思潮的兴起,阳新布贴的艺术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因其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倍受收藏家和外国友人的青睐,已成为收藏新宠和馈赠佳品。我们阳新县文化部门正在着手开发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遗产。
      2006年阳新布贴被列为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10年县文体局开始为阳新布贴的发展布局谋划下,布贴的传承发展之路必然走向灿烂。2011422日,在阳新县文化馆成立了阳新传习所。文化馆为阳新布贴腾出了空间,转身的方向是,它将被打造为工艺美术鉴赏品。10月,阳新布贴第一家店开到了武汉户部巷。1116日文体局捧回了由国家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匾牌。目前阳新文化馆按四统一分即:统一商标,统一设计,统一培训,统一销售,分工制作的办法,赶制了一批阳新布贴,准备在阳新首届艺术节上展出。借十七届六中全会东风,举建设文化强县,弘扬民间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旗,阳新文化馆正紧锣密鼓,致力于湖北省首届阳新布贴艺术节的前期筹备工作。
     让布贴文化真正融入广大民众的生活娱乐中,成为一项为民众喜闻乐见、广为接受的艺术,是布贴能够得以传承并发展创新的基础。如今,在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活大场景之下,布贴画正散发百年的艺术魅力,向我们展现出她传统而时尚的文化方向。而我一直觉得,最吸引我们的仍然是她穿越时光之后,那绵绵而悠长的布帛温情。带给我们牵挂和温暖,还有畅想未来的酣畅淋漓。我相信,有一天,阳新布贴必然会走出深闺天下知,展示给世人的必然是大气磅礴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1

49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514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9-4 17: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有一处疼痛》
                    流苏    有位中年妇女到我们医院做体检,说她最近晚上常常失眠,感觉浑身酸痛、头昏脑涨。一番检查过后,没什么大问题。她说自己总是有一处疼痛,当胃疼好的时候,胸口就开始憋闷了,如今胸口的问题好转了,失眠又困扰自己。或许失眠好了,胃病又该犯了。
  她的话让我感觉好笑,但笑过之后看她安然离开,不禁心里一动。就她而言,孩子上了大学,家里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事,工作也轻松,但她总会感觉有疼痛令她不安。检查之后她重新别好发卡,生活依然会有条不紊地进行。
  我惊奇的是人类对于打击的承受力。“当我的胸口问题好转了,我知道我的胃又该出毛病了”,看似混乱的逻辑,却宣告着人们潜意识里对一些“意外”的心理担当。因为从最基本的生理角度讲,人们明白没有永远的健康。生活也是这样,没有一帆风顺的生存。当我们正为目前的一些良好现状得意的时候,总会有些让你疼痛或不安的事情发生,让你手足无措,让你烦恼、浮躁。命运的难题总是在无数拐弯处,让你无法预料却预感它的存在,除了接受还能怎样?
  那些疼痛是苦涩的,有人说人生如茶,不会苦一辈子,却总要苦一阵子。因为生存的原则和规律,就是让你总感觉有一处疼痛,感受生存的苦涩滋味。那些疼痛让你花费时日,让你拼了老命去支撑之后懂得自己原来可以坚强,或是让你敬畏和惧怕。无论是哪种,都是一种交替出现的疼痛而已。久而久之,你最终明白,反正总有一处疼痛,不是在这里就是在那里。与其提心吊胆地逃避,还不如坦然地接受,无需惊讶,更不要在幸运的时刻惊喜。因为生活就是一种前行和经历,没有完美,只有缺憾。那些疼痛总是存在着,填满你的时光。
  有位医生朋友做内科临床将近10年,业务熟练,只是因为生活没有规律被失眠折磨,于是选择了离开本专业,从事并不内行的医院行政工作,从此失眠不治而愈。但高兴没多久,他又有了新的烦恼。因为他为人过于正直,性格内向,不善于与领导搞关系,常感到人际关系太复杂,自己疲于应付。过了几年,他再次选择了从事医技,不用上夜班,人际关系单纯,想想应该满意了。可是还是有问题,因为他好歹也是个老职工,但一切得重新学习。虽然有临床经验,但主任比他年轻。于是他一边努力学,一边感觉到被排挤和不被重视的苦恼。这个时候,他更觉得烦恼。
  他和我谈起这些的时候,我问他是否可以选择回到原来的状况。他说那是不可能的。他以为最初想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一切就都好了,但没想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就像身体的疼痛,一种治愈了,另外一种又来了。除了选择积极治疗外,没有其他方法。想通了这个道理,他全心全意投入到新工作中,不再计较细节,在新的岗位上逐渐获得了大家的尊重。
  人在失意的时候总以为另外一种选择更对,其实,与其懊悔,不如在自己的选择里做得更好。因为,生活总有一处会让你感觉疼痛,不在这里就在那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1

49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514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9-4 17: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那双含泪的眼》
                    流苏
      我还记得那一年,当我从黄石回来,19床已经空了。从交班的医生那里得知,小莲在骨髓穿刺检查结果出来的当天就被阿婆带回家了,病历上只留下“放弃治疗,要求出院”几个冰冷无情的字。生命过往我应该已经习惯,但我始终无法忘记小莲那双含泪的眼睛。
   她是个6个月大的白血病患儿,同时还是一名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当我第一次为她体检的时候,一种无由的悲悯油然而生。她生病前一定是个胖娃娃,脸圆嘟嘟的,现在因为贫血有点苍白和浮肿。她在乡下治疗了一段时间,直到两条小腿不能动弹、一碰就哭才被送到我们医院。
   有人说越是上天不怜惜的人,就越显得与众不同。6个月的小莲异常聪慧,让我们惊讶不已。每天早上的例行查房,我会和阿婆讨论病情。此时,小小的她总是在病床上使劲扭过头,瞪着两只黑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随着我身体的移动,她的目光毫不放松地追随着我。当冰凉的听诊器放在她小小的胸口上时,她哀切地哭起来,但她依然高高地仰起头,目不转睛地用清澈无比的眼神那么执着地看着我。她的眼神居然有点绝望,让我的心一阵阵酸痛。我觉得她虽然小,但她知道我们想要救她。
    我开始无法忍受小莲的阿婆和大伯常常当着她的面说她是个残疾孩子。小莲家里太穷,现在住院的钱是她大伯暂时垫付的。如果确诊是白血病,他们就只有放弃了。我最不忍的,是看她吃力地抬起头看每一个走近她的人,一脸的哀求。然而,她的情况很不好,所有的血分析检查结果都是异常。
   小莲日渐消瘦的身体光溜溜地在助手的制约下挣扎着。我摸到她那脆弱还没有坚硬的胸骨,定好位置用穿刺针穿了进去,好像进入的是小树苗的青青树干,没有遭遇任何抵抗。那时,我的心不由颤抖了一下。她明亮的眼睛仍然专注地盯着我,里面含满了眼泪和哀求。她的父母不在身边。阿婆说他们在外面打工挣不到多少钱,而回来是要花路费的。
   做完骨髓穿刺的第二天,我因事出差。结果很快出来了,是白血病无疑。阿婆哭着收拾了所有的东西,连咨询都放弃了,悄悄地结账离开,连门诊病历也没拿走。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人为她心痛,但我一直无法忘记那双含泪的眼睛,好像在呼喊、在渴求生存。贫困和疾病总是相伴而行。面对疾病的时候,人们常常因为贫困选择了放弃,这是怎样的绝望?
   如今,有了农村合作医疗,有了大病救助。可是那些消逝的生命已经远走,不再留下任何痕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1

49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514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9-4 17: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张爱玲的情感悲剧》

               ——读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

                     流苏

      读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免不得是怀着一种好奇探秘的心理,因为该书出版之前,已经被炒作得沸沸扬扬。我大约是八十年代初开始读张的小说,欢喜之余找了全套的张爱铃全集来看,当年阅读很皮毛,囫囵吞枣似的,完全只有印象,但是,对张的小说还是非常喜欢的,因为有一种无法完美的悲怆在里面,无论什么时候作者都是冷静的在书写那些看似琐碎却无法抵抗的吸引力的故事。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认为她的作品的魅力在于三点:圆熟的文学功底、传神的心理描写和入骨的沧桑感。所以读了她的作品总是如同烙下阅读的印记,不能轻看。如今张爱玲已经不在人世,她遗留下的最后一本小说自然是让众多张迷猜想纷纭,以至文坛也不能不注意不沸腾。

     不过《小团圆》并没有团圆的结局在里面,除了张式的笔调依然是那么悲凉凄楚加刻薄的味道,该书更应该说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或说传记。连主角和主角身边的人物都可以一一对上号的,其中她唯一的弟弟,她离婚的父母,她寡居的小姑,她的印度籍女友,也包括她那段畸形的恋情那个汉奸文人胡兰成。不免叹息一声女人终究是女人,直到老年一次次的修改该传记,但是,生命里最重要的都得收罗到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里。所以注定这本书成了一部日记样的怀旧空间,把一个落寞女文人毕生的生存真相都刺骨暴露出来,甚至是童年的某个瞬间,某张不太美好的笑脸,或者某个在她生活中出场的人物曾让她有过触动,她都是舍不得丢掉的全盘记录下来。这本书不了解张爱玲的人去读是枯燥的,因为故事的情节少而散乱,只有语言是张式的。众多的人物出场看似与本书没有多大关联的,而渐渐地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后文。当小说来读的读者多半是要完全失望了。

      没落的贵族家庭出身,一个民国前后时髦而小资的母亲还是李鸿章的外曾孙女,一个懦弱抽大烟玩戏子的父亲,还有一个独身寡居的小姑,这些就是张童年生活的现状。《小团圆》的前大部分都在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在那个封建社会里,母亲主动与父亲离婚已经是很骇人听闻、惊世骇俗的事件了。而且母亲在张的童年开始就一直是个美丽的善于交际的女人,也是离亲情最遥远的遗憾。张刻骨铭心地记得母亲有次带她外出过马路因为车多,于是很勉强地牵了她的手走过去嫌恶一样赶紧摔开,可见张是缺乏家庭温情的。所以张爱玲管自己的父母叫“二叔、二婶”,胡当年好的时候给她的钱留着一定要还给母亲,因为当年求学是借母亲的钱。所以,胡被通缉的时候落魄,她也一度没有拿出这笔钱去救济他,虽然当时她骨子里是爱极了他。唯一的弟弟,她也没有很多的在乎,笔下偶尔流露的也只是短暂的叹息,怀疑是母亲背叛之后的遗留。而父亲也同样不避忌地玩戏子抽大烟,兴致来了就逼迫他们姐弟背书‘原也是想免了送他们读书上学而已’。这样混乱的家庭背景之下,使张的世界观也是一度混乱的,她的情感和身心发育也是很难健康的。所以,当胡兰成这样一个大他十几岁成熟的伪文人出现在她面前,表达对她的关心和爱慕的时候,即使她清楚胡有妻妾而滥情,还是情不自禁地如同抓到救命稻草一样投身到他的怀抱。童年的遭遇造成她的极度敏感和固执的缺陷人格,注定了她的情感悲剧。她的自传小说里,没有对人性的慈悲,全是颓废,为了生存的挣扎和绝望。因为她的人性里缺乏一种类似安全感的情感,导致了她敏感、内心脆弱却表面故作顽强,用她高挑而冷漠的面容、异类的妆作来掩盖那种无所适从的脆弱。从来就是那个害怕被伤害的女人,紧紧地一层层包裹住自己,只敢在最后一部作品里偶尔展露出自己的弱点。所以她一生就那么几位从头到尾的朋友,一生不再向别人敞开自己。这样的人也其实一生都在和自己作战,直到打败自己为止永远是不能够停息。

       张爱玲的爱情观在那个半封建的社会里无疑也是很异类的,她说“恋爱定义之一,我想是夸张一个异性与其他一切异性的分别。”就象她最经典的一句告白那样,遇见他,她从此低到了尘埃里开出花来。她遇见了胡兰成,也彻底固执地为自己打上了悲剧的烙印,到了最后一部小说里,胡还是他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虽然他一度彻底毁灭了她的爱情和前程。在那个年代,一个成名的女小说家,一个没有尝过情感滋味的女人,一段曾经辉煌过的家庭背景,都会是一段传奇故事,可悲的是,遭遇的是不太光彩的男人,政治悲剧让张爱玲成了牺牲品,虽然她看重的只是那个人,但是,社会的历程里人是无法独立的,总是和政治附着在一起。即使是骄傲的清高、天才的张爱玲也不例外。张的爱情定义的确是盲目的,选择了他就接受了他的一切。没有政治目的的张爱玲清醒地接受了因为爱情带来的屈辱,所以伤得更痛。一个如张如此骄傲的女人为什么会完全蒙蔽在胡的无耻里面呢?很多年前我就很好奇。看过张众多的照片,如小说里的九莉一样她是个高个喜爱奇装的女子,面目很冷而一副深埋创伤的自卫的摸样,在一群天真欣欣然的女学生里面很特别,不美却是夺目的,一种分门别类的标志在面目上面。作家敏感的触角让她常常质疑别人包括自己,于是她的极端表现在她的选择里,胡象是她生命中手边最近的一棵稻草,她曾经试图抓牢。可惜,她在不对的时间遇见的也是不对的人。胡其实不过是胡子稻草一把抓,并不把她的真情放在眼睛里。轻易地玩弄了她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但是,明知道他不好,她还是无法不爱她,《小团圆》里一些情爱的场面是充满了真挚的情谊的,例如男欢女爱,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是美妙的‘他吻他,她象蜡烛上的火苗,一阵风吹着往后一飘,倒折过去。但是那热风也是烛焰,热烘烘的贴上来。’再有‘电话里听到他的声音人倒下去,其实是站在墙边没动’。老去了情怀再写旧事,还是有很刻骨的曼妙记忆。叹息之余只能感慨女人对于爱情,的确是无法理智的,高智商也战胜不了高情商。只是最后消磨掉她爱的耐心的完全是胡的无赖彻底。“好的牙齿为什么要拔掉?”胡兰成面对张爱玲谈到他的滥情时候如此无耻。胡也并不掩饰自己的滥情,还常常在张面前谈到自己逃命途中的多次“艳遇”。对于张这样的女子既然如此地忍耐,的确难以想象。可见胡是完全自信把张爱铃把握在手里为自得,也可见张是包含着张式的绝望在等待和隐忍,其实是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想想也是,从小缺乏家庭亲情温暖和健康教育,张是完全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或者从最普通的观念上来说缺乏母亲教导的女孩子,其实是不懂得怎么去做个普通女人,所以对于作家张爱铃最多不过只能按照书本的女性教育指导下盲从而已,所以她的情感是没有花招的,是真挚到完全无法掩盖的,也不懂得给自己找条退路,因为所有书本里的爱情多半只有一个结局,就象生命只有生死。但是,一次次地规劝和试探可见张爱玲最后想的要的还是普通女人都要归宿,直到逃亡路上张一次次地汇钱接济依然换不回胡的真心,绝望之后才终于断绝了念想。只是从此也没有了爱情的幻想,于是有了与演员燕山的短暂男女之欢,权作需要和救赎。而立之年后远度重洋与一个三流落魄六十五岁老作家结婚,最后孤独一身到死都没有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没有自己的孩子,郁郁而终连死之时都没有亲人相伴身旁。《小团圆》没有再提她出国之后的任何事情,我想张之后的状态和晚年生活只是完全为了生存而生存罢了,虽然一直在创作,却再也没有写出有影响的作品,生活和经济的不如意,完全是没有了悬念。以至让人怀疑她的青春都在她的情感悲剧里完全的落幕了。

      读者印象最深的多半是《倾城之恋》,张爱铃的情感其实也和那个叫白流苏的女子一样,是活到凄凉的,不过白流苏的爱情是场圆满的意外,是用一座城的毁灭来造就的意外。可惜,这场意外于张自己也是种无法实现的理想。在张无法和胡踏上逃亡之路的时刻,有没有想过他是他的范柳原,期待一座城市的毁掉来成就她最后也是唯一的一段爱情?我很怕张小说里冷冷的爱情,是很难以看到光亮,是可以迷恋却绝望的,就因为不美却有种让你无法摆脱的诱惑,因为缺憾而有了独特的魅力所在。如同这世上众多的痴男怨女一样只能盲目飞蛾投火样走向结局。生活看似简单宁静却始终在心理折腾着,挺累的却无法摆脱用长长的一生付出代价,似乎中了情感的咒语一样。越期待逃离却离平静越远。周期一样的张爱铃小说热潮,带给她的却是长久的逃避,排斥般的和外界沟通,孤独至死魂漂异域他乡,其实,她想要的一定绝对不是这样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1

49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514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9-4 17: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揭去爱情的那张画皮》
                 流苏
     看电影《画皮》,原来主题很简单,就是爱的责任和人的欲望产生冲突,最后真爱战胜邪恶的故事。因为有周迅、赵薇等名角加盟,电影于是有了大气势。加上过去那部画皮电影的影响垫底,所以吊足了人胃口,想不看都难。记得看画皮的时候还是读书的那年,小学还是中学,都忘记了,但是那该是我们中国第一部恐怖鬼片了,那种惊吓已经随着岁月成长起来。但是,现在的这部片子却让我们看到邪恶之后的善,结局完全的被篡改。当画皮鬼小唯看到虽然被他迷惑却最后选择了忠于妻子的王生而终于被感化,或者说绝望,她放出元神救了众生。生活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家依然是完整的。只有羽化而去美丽的鬼,那只荒野里孤独的白狐。连才11岁的女儿也叹息,小唯为什么是鬼啊,不是鬼她多可爱啊!     女人也只有在情感面前,才会迷失成“鬼”。爱中的女人最美丽,妖娆成鬼,披着那张日夜孤灯下描绘画皮的鬼,绝望地期待无法降临的爱情。人鬼相隔两重天!怎么偏偏爱的是有美满家庭的小张生?看 人家夫妻举案齐眉,携手同行,恍惚以为那爱情中的女人本来是自己。于是,鬼迷恋上了别人的爱情,以为是爱着那个男人。于是,不顾人家有妻有子,却把自己的最美的画皮描绘成仙迷惑那个男人,让他欲罢不了,爱恨皆错,步履维艰。即使爱他也是只敢在他的阴影里玩弄女人可怜的小伎俩,斗斗女人的气,和他身边的假象敌人发狠战斗,突出围剿。可惜,再美再能干,也只是千夫所指的第三者,美丽的画皮夜夜描绘,灿烂的只是静夜里的独自赏析。除非你有画皮的魔力,去斩断男人的三情六欲一世牵挂。除非你有鬼的心狠让男人在那场战争里,牺牲亲情死后重生。你没有,你或许只是个平常的女人,只有干净素洁的青春还是资本,只是在不对的时间遇见了你以为对的人。于是你也披上了鬼的画皮,成为一场经典悲剧中的女主角。最后只是羽化而去,成全他人的幸福。爱情,原来只是平凡人的权利啊,如果你偶尔做了回鬼,披上了那张画皮,别以为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爱情。因为,不属于你的情感总是一种贪欲之后的虚空,除非你爱上的也是和你一样披上画皮的男鬼,否则,你的爱情没有归宿。    才有人告戒别人要珍惜眼前人!道理都懂啊,可是,谁也很难抗拒那披着画皮美丽的鬼,那种迷惑是人无法抵抗的,好在最真挚的情感是始终会抵挡住一切,最后选择了坚守。生活充满了诱惑,欲望和喧嚣充满了空间。做女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那份情感很纯美,没有半点杂质。以为他爱我就是一生一世,他的眼睛里除了我是不可以再有其他的影子。他的心每分每秒都只能为我跳动。只有在经历了长长的岁月之后,才懂得,完美的情感只是一种理想。身边许多的男女并不为爱情而生存。有许多渴望爱情的女人不惜披上了画皮在夜夜的孤灯里为得不到他描绘悲剧。所以,做个女人,只能如王生的妻子一样,爱得纯粹和无私,让他最后的时刻可以陪你去死。爱到亲情,居然也是可以这样的,虽然那种艰难的过程是种折磨,但是,圆满的爱情,不就是如此。人鬼是这样,人与人也是一样。   如果,你真的爱上她的张生,就选择羽化而去让他眷恋铭记一生吧。如果你的他迷恋那个女鬼,你就赶紧祈祷他是张生,不是鬼。揭去那张画皮之后,有谁还是人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1

1817

主题

3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380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2012-9-4 20: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一个“情”字了得,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

27

主题

339

帖子

108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8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9-4 21: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个主人公好象也叫流苏。
问好。赏读,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3

138

主题

2832

帖子

4444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4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9-4 21: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医院里的那篇文字,我曾经写给一篇相关的评论在博客。过几天我会贴出来的。
尽管你是姗姗来迟贴文,我还是履行职责,写出最后一篇点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

27

主题

339

帖子

108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8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9-4 21: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就是这——
读者印象最深的多半是《倾城之恋》,张爱铃的情感其实也和那个叫白流苏的女子一样,是活到凄凉的,不过白流苏的爱情是场圆满的意外,是用一座城的毁灭来造就的意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1

49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514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9-5 09: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叶斌 发表于 2012-9-4 21:12
关于医院里的那篇文字,我曾经写给一篇相关的评论在博客。过几天我会贴出来的。
尽管你是姗姗来迟贴文,我 ...


抱歉!因为是刚加盟,觉得应该支持下活动,所以来迟了。谢谢您的点评,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