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列是搞么斯 于 2012-10-8 18:38 编辑
1、湖北汽车比四川少很多。9月30号出城,从成都东三环上成南高速,六车道的高速公路,5个小时才走了20公里。下午5点才摆脱。今天返回,进入四川,特别是遂宁至成都段,完全跟拥挤的市内干道一样,车流量十分巨大,六排车并行,挤得一塌糊涂。反观湖北,车流稀少。统计数据也表明,湖北的汽车数量只有四川一半,这几年每年上牌量也只有一半。
9月30日中午出发,堵在成都东三环至成南高速淮口段
2、利川这几年发展不尽如人意。多年前,我到利川采访,感觉利川繁华似锦、青山绿水,但这次深夜从利川下高速,感觉荒无人烟,一片破败。在利川城内转了转,环境、城建也不尽如人意。今天回成都时,在广安的渠县出口下高速吃早餐,一下高速,还是农村道路,但见道路整洁,全面进行了外立面改造,营造出浓厚的川西民居特色乡村。反观湖北这边,几乎没有这样的景象。
3、恩施变化很大。过去,恩施被称为“湖北的西藏”,“深山明珠”,城市小,发展慢。这次进入恩施,完全找不着北。下了高速公路,连接线很大气,基本成为市区了。市内的原老机场路现在叫么斯施州大道很大气。听说国庆期间恩施旅馆暴满,很难找到住宿。说明恩施已经成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恩施变化很大,发展很快。
4、宜昌老城区变化不大。伍家岗这些地方还是老旧厂区居多。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造,修了一些新房子,但是穿行其中,一开几公里,老旧房子连绵,跟襄樊差不多。
5、武汉有些新变化,但总体比较乱。武汉过去是脏乱差,现在客观地说脏好多了,但依然乱、差。天兴洲长江大桥下就像刚打过仗一样,汉口很多地方还是破烂不堪。武汉城建最大的问题是平均 用力,没有突出重点,三镇割据,各自为阵,所以导致今天依然没有亮点。
6、襄樊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襄樊改襄阳,我觉得重在重拾历史文化韵味,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整座城市的建设思路都要改变。襄阳古城是很好的旅游、文化景点,据说是全国最大的护城河。但襄阳古城开发不够,还略显零乱。古隆中建设有很多败笔,比如山顶的现代塔楼、上山的滑道都是扯淡,建设在这样的景区,造成文化冲突,需要立马改正。
7、沪渝高速公路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一是加油站严重不足。恩施到利川直到翻过齐岳山隧道,三四个服务区竟然没有一家加油站。我连进三家服务区,都只是吃饭修车上厕所,没有加油站。直到翻过齐岳山,才在白羊塘服务区加油。这时我的车显示已经只能续行20公里了。二是恩施西上高速的连接线上,几乎没有指示牌。那段路应该有5公里以上吧,我开得都感觉到宣恩了,又是深夜,感觉很后怕。直到靠近收费站,路上我没看到一个提示牌。
10月7日通过铁罗坪大桥大雾弥漫
8、沪渝高速设计有问题。我回来时,朋友就反复提醒我沪渝高速鄂西段危险,经常出车祸。这次我亲自走了一趟,感觉这段路设计有问题。先来看看重庆段的,重庆段利川到忠县长江大桥,海拔落差1000多米,我放空档,只有很短的一截会加速,其它路段基本匀速,也就是说放空档情况下车辆速度不会越来越快,不需要用刹车。但湖北段不一样,陡上陡下,且下坡动辄20-30公里长。这样的陡长下坡,刹车不出问题才怪。例如金龙隧道至高家堰服务区这段,我放空档车越来越快,感觉路很陡,又长,小车如此,货车就非常危险了。我觉得这是设计的问题,当时应该延长坡道,减缓坡度。这样或许可以避免每年几百起车祸。
9、鄂西旅游亟待开发。开车路过四渡河大桥、铁罗坪大桥时,有许多人停车拍照、观景。但湖北方面不是引导,而是采用广播驱赶的方式。我就想,与其在广播里播放驱逐性的语言,不如开发利用这些景点。四渡河大桥是世界第一高桥,比法国的米约大桥高一倍。法国的米约大桥通车时法国总统都出席了通车典礼,为啥四渡河大桥没一点名气呢?我觉得这是一个营销问题、意识问题。鄂西的很多旅游景点存在同样的问题,归根结蒂是人的问题,地方政府缺乏旅游开发意识、推广意识、打捆包装打造意识。我觉得四渡河大桥完全可以在附近建设高速公路出口,开挖一块地,建设观景台,打造“世界第一高桥”旅游景点。我认为它的开发潜力、市场价值不会低于吹了几十年的世界第一高洞利川腾龙洞。
10月1日通过世界第一高桥四渡河大桥时晴空万里
10月7日再次通过四渡河大桥时大雾弥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