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一位深爱黄石的网友在新浪博客上更新的帖子,因为年纪较大,所以暂时不会上网发帖,但是面对这情深意切的一份爱,对黄石的爱,更是对自己人生的回归。今天我权当是认为得到此网友的同意,以系列连载的方式来同步该网友的日止!希望大家支持这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对黄石的一份深爱!
该网友的博客地址:
http://qing.weibo.com/1391042161/52e99e7133002eir.html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91042161_0_1.html
以下是其博客内容!
wwh100s
我是原籍黄石的武汉人,叶将落而倍思根,特别关注黄石的发展,我将就此不断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希望网友们多多提出宝贵意見
2012年09月24日 20:39
原文地址:2012年09月18日作者:wuwuenhuei
我今年七十有三矣!许是落叶思归根吧,近年特別关注我的故乡---湖北黄石,为她的迅速发展感到髙兴,为她的相对滞后感到失落,为她的决策有误而焦虑不安!从今天起我将陆续发布我对黄石的方方面面的看法,希望有兴趣者加入,图亇咀巴快活吧,这正是:万事都想管,一事也管不了!
乱弹黄石(一)悲愴
2012年09月24日 20:39
原文地址:乱弹黄石(一)悲愴作者:wuwuenhuei
湖北省黄石市是一座古老而又新生的城市,从数千年历史的古矿冶遗址到因大冶铁矿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名声大噪的江南明珠,名气不小。改革开放之初,黃石也没裹足不前,经济发展势头喜人,单就上市公司而言,华新水泥,大冶特钢,美尔雅,东贝等,可都是响当当的,"湖北黄老二"地位不可动揺.然而好景不长,進入本世纪之后,由于省政府"一主两付"发展策略慢慢显現出来,黃石彻厎沦为陪衬,别说老二了,老五老六都轮不上,城市圈付中心虚名一亇,还岌岌可危!作为一亇武汉人我也抱不平,因黃石是故乡,我悲愴!
乱弹黄石(二)求索
2012年09月24日 20:40
原文地址:乱弹黄石(二)求索作者:wuwuenhuei
你去过黃石吗?那可真是亇好地方,"半城山色半城湖",近年经济发展虽然落后于其它二线城市,但城市面貎却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显得美不胜收,沿磁湖和团城山转转,那可真呌做移步換景,这是黄石市政府的重要政绩,是应该被肯定的。但是市中心有座让其它城市垂涎的黄荆山,紧靠着南边还有一亇夠广阔旳大冶湖,黄石的发展能否从这里入手呢?
可喜的是黄石市也想到了这点,黄金山开发区(黄石经济开发区--国家级)成立了,这是一亇切入点,但比较而言,其势头不萛迅猛,其前景令人迷茫,这又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市有关领导的发展思路上存在误区呢?
乱弹黄石(三)误区
2012年09月24日 20:40
原文地址:乱弹黄石(三)误区作者:wuwuenhuei
这几年黄石确实是落后了.于是跨江求发展的口号唱响起来,这是一亇大误区,大败笔!目前环磁湖搞得不错,环黃荆山呢?环大冶湖呢?只在当中"借地"搞了一亇开发区而己!难道黄荆山不能比照香港扯旗山?难道大冶湖不能比照蒼山洱海?
环磁湖环黃荆山环大冶湖,把这三环套月搞好了,黃石足以成为内地耀眼夺目的明珠!不必好髙鹜远,不要邯郸学步,干出黄石自己的特色来!
乱弾黄石(四)空间
2012年09月24日 20:40
原文地址:乱弾黄石(四)空间作者:wuwuenhuei
前一段有黄石的某当政者说:黄石有项目,有资金,就缺空间,于是提出与江东黃冈搞联合开发,真乃滑天下之大稽!有项目?有资金?好端端一座黃荆山还是那付熊样?"国家级开发区"为什么还不如人家省市级开发区红火?大山大湖的大冶湖为什么被冷落一旁?
我说这些领导们的眼睛为什么老瞪着外面呐!黄冈?曾记否当年省里要它与鄂卅合并成一亇卾黃市並经中央批准,搞成了吗?(其结果倒是"双赢",变出两亇地级市)卾州?在插花地大兴土木,让你闹不清这里是黃石还是鄂州,搞大鄂州(把鄂州之地给一点武汉,然后向南吞併黄石)之计己经热议于网络!眼瞪这么大怎么就看不出来呢?奈何面对熊虎,以身飼之?我怀疑有人一心为自己的官帽着想,以牺牲黄石的发展去讨好方方面面!
乱弹黃石(五)名片
2012年09月24日 20:40
原文地址:乱弹黃石(五)名片作者:wuwuenhuei
黄石目前有两张名片:一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二曰矿冶名城。这两张名片实实在在,並不丑陋,我就这样,任尔等评说吧!
但人们头脑中有些成見或联想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一说资源枯竭立马就想到荒凉破败,一说矿冶就想到烟尘滾滾,噪音震耳,跟山青水秀怎么也联不上。但黄石确实是一亇风景如画,宜居宜业,交通便利的宝地!
那么我前文所说的开发黃荆山,大冶湖会不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呢?这也祘得上庸人自忧吧!工业开发与环境的治理美化早就可以有机结合了,住宅建筑融入自然美景更是设计者们的必修课,有何难哉!难的是缺乏大资金大項目大手笔的投入,难的是人气不旺,难的是没有髙人好人能坚持不懈的打理!
我就不信这么一块风水宝地红火不起来!
乱弹黄石(六)黃荆山
2012年09月24日 20:41
原文地址:乱弹黄石(六)黃荆山作者:wuwuenhuei
前面我多次提到过黄荆山,那么这座山有无必要特别引人关注呢?
黃石市中心有一座绵延十几公里的黃荆山,从磁湖望过去平淡无奇,从江边望上去却雄峻髙险。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几亇弟妹们的带领下爬过一次黄荆山至今让我不能忘怀,记得是从中窑江边的一条小路上山,不久则有大山迎面扑来,峭壁之下有白云山公园我们无暇進去游玩,走上進山公路視野顿时开阔:一边是滚滾長江直奔西塞山而去,一边是公路十八弯指向黄荆山绝顶,前面不远即是当地稍有名气的飞云洞,小洞一亇,不值留连,倒是洞前小庵有一条小路弯过一处峭壁颇为令人向往---一边是陡壁千寻,一边是云蒸霞蔚的深谷,由于时间紧促未能亲臨,时隔三十年仍覚遗憾!
离开公路到东洞西洞的路上风景宜人,煞风景之处也不少,就不一一罗列了,到了东西洞方知这里是一处只有人为破坏没有人为美化的自然胜景,一洞髙大深遂而石笋,石锺乳毀失殆尽,一洞则过于小巧不宜探奇,两洞间有长百余米的悬索桥相连,有小溪
蜿延直到山下,让人称奇的是在如此髙如此小的溪流中竟然还有小虾!
下山了,带着未尽之兴也带着遗憾,顺着又一条溪流和溪流边杂乱无章的房屋,想像着香港扯旗山上的别墅群,直接就到了喧嘨的闹市区。八亇多小时我们竟然只爬了黄荆山脉中的一两座山而己。
黄荆山,城市中心少有的大山,一座只有人为破坏没有人为美化的大山!
乱弾黄石(七)旅游
2012年09月24日 20:41
原文地址:乱弾黄石(七)旅游作者:wuwuenhuei
如前文所述,黄石不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但至今还"养在深闺人未识"呢?不谈全国范围的旅游推介,就是在湖北大力推介的"灵秀湖此"旅游栏目中也难找到黃石,大冶,阳新的踪影!
这也难怪,时下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新老景点多如牛毛,谁还有功夫来看你的大矿坑,古遗址呢?但黄石的这些东西的确是独有的,还有众多好山好水,还有众多人文景覌,还有风味独特的地产美食,所有一切都在交通极为便捷的中国腹地!
但依靠強力推介是不行的,钻石不闪亮是吸引不了眼球的,依在下愚見,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前提下适当兼顾旅游。因为只有工业发展起来才能聚集人气,只有人气兴旺才能有商业旳繁华,只有众多的适宜就地休闲者才能带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如果一亇地方的众多旅游地总是人头攒动,那么这亇地方想不出名都难!
乱弹黄石(八)对接
2012年09月25日 12:09
原文地址:乱弹黄石(八)对接作者:wuwuenhuei
既然已经从湖北"老二"的银座上跌落下来,既然经济实力无法支持你发展的雄心壮志,既然己经被收入"城市圈"的乾坤袋,那么就甘当配角吧!作为一亇普通的黄石武汉人只希望自己的故乡能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更富饒!
其实黄石与武汉的连系己经很密切了,武黄髙速上车水马龙就是明证,城际髙铁明年也将投入运营,更有甚者,对于将武汉光谷大道延伸到黄石铁山以实現无缝对接的设想好像也得到了有关领导層面的首肯,说到此,本人突发奇想--
武汉地铁規划直通纸坊,而纸坊离黃石西端的古镇金牛只有区区五十公里,金牛到灵乡十余公里,灵乡到铁山则有日見冷落的铁路相连,那么从纸坊到金牛而灵乡建一条六十余公里的轨道交通线就可以实現真正的无缝对接,武汉黃石之间就形成了环形对接!
乱弹黄石(九)金牛 (2012-09-27 09:23:28)转载▼
标签: 杂谈
前文谈及金牛,由于那是我的祖籍,不免多说几句,有所谓故土情深,祖脉永存!
五十年代初,金牛是典型的江南古镇风貌,石板街经多年雨水冲刷光滑珵亮,臨街店舖鱗次櫛比,飞檐高耸,电影"飞刀华"作过实景拍慑,虬川河(对不起,这是古人留名,有美化之嫌,我们习惯称之为"大桥港")将金牛街分为两段,东段有东南北三街,幽靜宜居,东街口外有张王庙,终日香烟缭绕,毎年张王菩萨巡街盛典热闹非凡;西段又有小桥分成短街西街,短街商业繁华,知名店舖大都聚集于此,西街有虬川中学(后改名大冶二中),其建筑颇具特色令人不能忘怀.尽头有小山名西山,据说上有道覌故名西山覌,抗战时改为要塞,建有碉楼一座,碉堡几亇.
隨着时代的前進,这一切目前是难寻踪迹了,依稀可見昔日风釆者抑或有之,但大小二桥是再也看不到了,想昔日的大桥,上有布瓦顶盖,可避风雨暴晒,下有长凳兼充护栏,供行人小憇,看着虬川河携美景从山中蜿蜒而来,桥下则是驳船(一种瘦长的木船)喧闹,说令人陶醉不为过也!小桥只是一座石拱桥,但上面雕栏玉砌,精美异常,因为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印象尤深!
前些时据说有巨商相中这块风水宝地,拟大手笔投入,心中一阵狂喜:金牛复兴有望!这正是璞玉蒙尘终有时啊 !
乱弹黄石(十)麻花 (2012-09-28 09:22:05)转载▼
标签: 旅游
说到金牛,有两样地产食品要着重"弹"一下。
一曰麻花。金牛人称它为餃子,其造型有两种,一种很普通,就像武汉隨处可見的那样,只是短得多.笫二种像朶小花,上面用白芝蔴点缀,仔细再看,也极普通:微型"散子"而己。就是这么简单的制作工艺,这么普通的食材为什么当年能名噪一时呢?风味使然耳!我在武汉或者其他地方也都吃过各种各样的麻花,过后只能说一句:这是麻花吗?金牛餃子(麻花)酥脆,适口,齿頰留香,老少咸宜,不知怎么的人家就是学不来,尤其是造型极普通的第一种,小巧玲珑,最能突出金牛蔴花风味,单就造型而言,看似简单,要做到配得上"金牛麻花"四亇字却难的很呢!
二曰千张。金牛人称它为皮子,这又是一种外人学不来的金牛特产,薄如纸,口感特好,既不像外地千张那样难嚼,也不像其它薄食品那样一煮就碎,反之它是越焖越好吃,金牛宴席的主打品种就是"皮子席",客人甫一坐定立时上来一大海碗皮子焖肉,热腾腾,香喷喷,令你胃口大开,几大筷子下肚,喝多点酒也没事!
金牛人好吃也会吃,特色食品很多,比如苕粉肉,炒湯元,扯糍粑,绿豆粑,信封豆皮等等,奇怪的是这些外地常見食品怎么到了金牛就賦于金牛特色,变得特别好吃起来!
乱弹黄石(十一)政通人和 (2012-10-09 10:32:16)转载▼
标签: 黄石大冶 统筹发展 杂谈 旅游
近来上黄石论坛转了转,一趟下来感慨良多,原来黄石发展之路是如此崎岖不平,原来主覌上还存在着政不通人不和 之大忌!
焦点是大冶黄石之争,由来是大冶不愿改区,不愿融入黄石,这就奇怪了,就发展而言,大冶改区之后对于黄石大冶乃至阳新的统筹发展規划都是有利无害的呀!仔细想来这种怪象的产生也並非偶然:普通大冶人认为黄石原先不过是大冶治下的两亇镇,現在为什么反过来领导我?此其一;既得利益集团怕改动了关係网,监管网,使自已的髙收益受到威胁,此其二;其三就是官位和隐私收入问题了.其二其三大家心知肚明,要摆在明处挺麻烦的,所以都拿第
一条来说事,还美其名曰"民意不可违"!
可悲!可恨!有必要在历史延革上纠结下去吗?惹急了阳新人也会说:争什么?你们都是我兴国州的治下!我在黄石论坛上跟帖时说:有一家的老爷子发话--今后这亇家由老大当家,发不发就看你们三兄弟的了.老二不作声,心里大为不服,行动上处处掣肘,老三尚幼无所适从,蹩蹩扭扭过下去吧不是亇头,分家吧资源有限发家无望,有智者一旁呼曰,你们何不解开心结整合资源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红红火火地发起家来让邻居们瞧瞧呢?
乱弹黄石(十二)方言 (2012-10-10 14:42:29)转载▼
标签: 黄石大冶 旅游 统筹发展 杂谈
首先声明,本人于语言学方面是地道的门外汉,但对于家乡方言,有些话郁积多年,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黄石地区方言多多,但大致上只两种:一是沿江的中原语种,此外应该都属赣中北语种,为什么?因为在发音习慣上有太多的不同,同一亇字不僅辅音不同,连元音也不同,一亇北方(黃河流域)人到鄂东南,在长江两岸跟当地人说话没什么困难,一离开长江边再与人交谈则一定需要翻译,所以我断言,几千年前的这块土地上繁育的部族一定是与中原部族在飲食,语言,文化等各方面都大相迴异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汉族同化,融合,在语言文字全盘汉化的今天仍然顽強地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印记,对这样的先祖你能不肃然起敬吗?
为了交流方便,许多大冶阳新人在外地学外地方言这无可厚非,但一見同乡或同地区的人有的立马乡音不改,显示对家乡对先民的浓厚情意;有的则"客"音不改,如果是长期在外,乡音倉促之间难以恢复那也情有可原,偏有一干屑小之人籍"客"音压乡音,显示自已比同乡髙一头---我是XX人了,你还是乡巴佬!这就有点忘根忘本之嫌!
还听说鄂南有一地级市,明明全市都说"赣"语,后来一阵风都说武汉话,並说这就是他们的普通话,这就怪了,窗口单位要求讲普通话,学校里教普通话,没听说都用武汉话的呀!细想起来这又是"经济决定地位"作怪,穷地方出去的人不敢亮家乡,怕人家瞧不起,"穷"地人说"富"地话可以诈称富地人,以提髙自已的地位,没志气,乘改革开放东风,把家乡建设好,看谁敢不拿正眼瞧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