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在公益图书馆看书
武昌区水果湖欧式一条街,在一处密布着培训机构广告的台阶上,你会看到一家荆楚少儿图书馆的指示牌,图书馆就位于这栋5层建筑的顶楼。这是全国首家公益民营少儿图书馆,面向16岁以下的青少年免费开放。
创办人陈健介绍说,图书馆共7个房间,按功能被布局成借阅室、阅览室、漫画室、流动书籍室、情景剧场等,基本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阅览室是这7间房间最大、也是目前唯一摆有书籍的。室内5排书架上,密密麻麻陈列着各类书籍。书架上分贴着文学、科学、科幻等标签,长江网记者注意到,藏书既有科普读物,也有文学经典等。
图书馆创办人陈健是宁波人,在武汉工作、生活了20多年,曾在媒体任职。他感慨地说,自己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工作,深感读书对青少年的重要性,但目前公立的少儿图书馆数量少,而民营图书馆收费贵、藏书少,2011年下半年开始,陈健就想筹办一家既能满足青少年读者阅读需求,又不设任何门槛的公益少儿图书馆。
一个偶然的机会,身为第三届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的他,得知第四届的一名理事是当当网少儿频道的负责人。陈健喜出望外,找到这名负责人寻求帮助。对方很爽快,当即答应赠书一万册,支持他的公益事业。
随后,陈健又找到武汉市少儿图书馆,达成了战略合作。对方每年将为他的图书馆提供一万册书籍。“如运行良好,市少儿图书馆和荆楚图书馆,将分别成为武汉江北、江南两大青少年读书基地。”
去年下半年,陈健开始筹备建立图书馆。最初,他的活动在“地下”进行,没有告诉妻子。妻子知道后很不情愿,两人还起过争执,但后来渐渐理解了他。陈健在欧式一条街找到一处200平方米的房屋,年租金8万。为了交房租,他卖掉了自己的私家车,现在每天从东西湖转3趟车花费两小时到图书馆上班。
今年4月1日,拿到武昌文体局的批复文件后,陈健到处找书,一家知名图书网站、武汉少儿图书馆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又掏钱购买了2000册,加上自己家里原来的3000册图书,现在图书馆少儿类读物已近3万册。
把家里的书运到图书馆,他舍不得打的,每次提着几十本书转车,肩膀和手臂都酸得不行,一个月下来,手上也磨出了茧。为了把图书馆打造成花园图书馆,他又开始“背土”,夏天高温,他还把自家的空调搬到了阅览室。
陈健介绍,目前已办证2500多个,每天来馆阅读和外借的近50人次。
一直免费靠什么维持?陈健说,除了拿自己的收入贴补,社会上也有一些捐助,他还计划开展副业获得一些收益,但“图书馆免费一定要坚持,否则现在做的都没有意义”。 就是这样的奉献精神,这样的微善行为感动了我们!!!{:soso_e142:}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微善行动在你我身边环绕, 让我们活在微善的温暖里。。。 陈健坦言,在整个过程中,面对怀疑与反对,也曾犹豫彷徨过,但是一看到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模样,内心就变得更坚定,自己想做的事再也不受别人左右,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成了他幸福的源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