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3-11-25 12:05 编辑
伍修权在朝鲜战场上两遭险境——专访伍修权之女伍连连及伍延力
伍连连(右)和伍延力(左)姐妹 见习记者 程婷 摄 昨日,记者采访了伍修权的女儿伍连连和伍延力,听她们讲了很多关于伍修权的故事。
族谱证实祖籍是阳新王英镇
记者:这是您第一次来阳新吗?
伍连连:这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是在2008年我父亲诞生100周年之际,先是到武汉开了一个关于我父亲诞生100周年的座谈会,会后到了黄石,然后在大冶青龙山公园广场看了父亲的铜像,并到阳新王英镇看了伍氏宗祠,还看到了族谱,族谱从上到下的名字都能连起来了。第二次是2010年,当时中央计划要写100个老同志的传记,其中也包括我父亲。为了给写作提供参考,我陪为父亲写传记的作者来了一次阳新。这一次来参加本次湘鄂赣苏区论坛是第三次。
记者:您刚说族谱从上到下的名字都能连起来,也就是说能确定伍老祖籍是王英镇了?
伍连连:我父亲的前两辈就去武昌了,最初他对自己的祖籍在哪儿也不完全确定。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大冶的领导找到我父亲说他祖籍是大冶,父亲感觉也是在这一块。后来从伍氏宗谱来看,按现在的地域划分应该是在与大冶相邻的阳新王英镇。
记者:您差不多是两年就来一次阳新,您觉得阳新的变化大吗?
伍连连:前两次都是因事来阳新,来去都很仓促,对阳新的面貌了解得比较有限。不过这一次来,我们看到了不小的变化,工业园区的发展、水陆交通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和全国接轨了,我很高兴。
舍生忘死,朝鲜战场两遭险境
记者:伍修权戎马一生,他的哪一些事迹让您觉得特别感动或者自豪?
伍连连:我父亲这一生的经历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迹也很多。举一个例子。朝鲜战争时,中央派我父亲去朝。那时一过鸭绿江就受限了,运输线也被破坏了,为了避免遭遇轰炸,运送物资都是在晚上,并且是关灯走夜路的。父亲一次夜间乘吉普去平壤时,忽然发现迎面来了一辆也没开灯的大卡车,情急之下向旁边一转,结果吉普车翻进了泥中,大冷天的一身泥水,幸而人无大碍。后来从朝鲜回来,路上遭遇了轰炸,车都炸坏了,好在人没事。
伍连连:我讲这个是想说,其实不仅是我父亲,我们老一辈革命家都有一种舍生忘死的精神,即使在国内和平时期他们也没有贪图安逸,这一点是可歌可敬的。
判了一个省领导孩子的死刑
记者:伍修权文韬武略,他在哪些方面对您的影响最大?
伍连连:工作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上吧。我父亲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也是一个很为他人着想的人。即使在文革时期,遭受着诬陷甚至迫害,他也坚持相信真理,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我父亲工作上公正严明,能实事求是,主持公平正义。1982年青海省委一个领导的孩子与人发生口角并残忍杀害了对方,但因其父的干预先改成了死缓,后来成了有期徒刑,受害方亲人很愤怒四处告状。后来通过父亲的调查,那个省委领导的孩子被判了死刑立即执行,还了受害人一个公道。
记者:伍修权宽厚平和、平易近人,您能举几个例子吗?
伍连连:我父亲的宽厚平和、平易近人就体现在他平时的言行中。不管是身边的同志或是下属,他都从来不会给人脸色,能平等待人,并且总会替别人着想。比如他出去开会时习惯回家吃饭,但他每次都要先问一问随行的警卫员和司机吃没吃饭。要是他们吃饭了,他就会在开完会后直接回家;要是他们没吃饭,他就会坐在车里等着警卫员和司机先去吃饭,然后再送他回家。
仁爱慈父 ,潜移默化中影响子女
记者:伍老一生都在操劳,他跟你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多吗?
伍连连:不是很多吧,因为他太忙了。
伍延力:我记得中学的时候,父亲很多次出差我都甚至不知道,回家时经常发现爸爸没在家。
伍连连:不过他还是很关心我们的。我妹妹延力小时候喜欢很晚了还在搞学习、看报纸什么的,我父亲也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看到她房里的灯还是亮的就会过去叫她早点休息。
伍延力:虽然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但他有时也会很幽默,来给我们讲一个笑话。我记得他有次就讲了一个人怕老婆的故事。他说,从前有一个人在外面讲他老婆见到他就像见到了老虎,没想到他老婆这时候出现了,他就赶紧说自己见到老婆就像老虎见到了武松。
记者:伍修权是怎么教育子女的呢?
伍连连:我父亲好像从来没去刻意告诉我们这个要怎么做,那个要怎么做,但他工作认真、待人平和,他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教我们怎样去为人处世。
记者:我发现很难找到有关你们母亲的信息,你们父母亲有什么感人故事吗?
伍连连:我们的母亲1948年就去世了,那个年代的人也懂恋爱什么的。
伍延力:我们的母亲叫张毓兰,也是老党员老红军。和父亲结婚后一直很支持父亲的工作。那时候家里孩子多,父亲又很忙,母亲就对父亲说,“家里的大小事我来管,你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我会把孩子带好。”
伍连连:母亲也很平易近人,父亲在军委一局当副军长时,手下很多都是没结婚的年轻人,母亲经常给他们洗衣服,做饭。
伍延力:我们的母亲平时很操劳,也没怎么注意自己的身体,不到30岁就因为肾不好去世了。父亲也因我母亲一直在操劳却都没来得及享受一天太平日子而觉得很亏欠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