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丝宝志愿者创新公益模式 (一)公益从我做起,我奉献,我快乐 丝宝集团的公益理念渗透在员工的每一天工作之中,公益不是领导人的专利,而是每位员工的行为习惯。从上到下,大家行动起来投身慈善事业,成为丝宝集团的公益特色。特别是在农历新年这样的一个特别日子里,丝宝志愿者更不忘为山区的受助学子送去新年的祝福,开展传统的“新年捐赠活动”。员工不仅能够从企业的公益活动理念中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还能够通过亲身参与来感受和塑造企业文化和企业凝聚力。 丝宝集团董事长梁亮胜探望湖北长阳贫困高中生。丝宝集团“手牵手爱心助学行动”自2006年启动以来,已帮助众多贫困高中学子实现大学梦
(二)自主策划管理,定岗招募 丝宝志愿者独立策划各种类型公益活动,团队拥有统一的志愿者服装、旗帜、歌曲,还长期内部募捐并设立“爱心助学资金”。团队采用按岗位招募、计算志愿工作小时数原则,每位志愿者一年至少参加5次左右的公益活动。为了表彰优秀的志愿者,丝宝集团还设立了“集团公益奖”。
(三)用心做慈善,从物质到精神 丝宝志愿者不仅仅关注物质上的捐钱、捐物等形式的经济捐助,更注重除物质以外的精神捐助。比如特别关注已建立的24所丝宝小学的持续发展,让丝宝小学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成长的乐园。不仅修建了质量和功能好的学校,配备了操场、体育设施、电教室。还为丝宝小学设立“丝宝爱心读书角”,开展读书活动,为小学输入更多的文化信息。 自2006年起,丝宝志愿者长期资助恩施、长阳地区等7所高中、319名贫困地区学生,开展“丝宝爱心助学行动”,志愿者累计投入资金657500元。通过员工自主认捐形式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完成学业,至今有174名受助生顺利完成学业。除了与学生进行日常的书信往来、资助地回访、主题日活动外,还组织受助毕业高中生开展交流活动、见习培训计划等丰富活动。通过物质、精神多方面的持续扶持,帮助受助的学生和学校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丝宝志愿者坚信真正的关爱除经济支持外还有更广的内涵,这标志着“丝宝爱心助学行动”的全面升级与创新。
(四)重视公益活动的创新与延续 承担社会责任,行动让丝宝志愿者更有担当。丝宝志愿者一直持续、不断创新并发展公益活动。在众多的公益服务项目中,科技、教育和环保始终是丝宝志愿者公益活动的核心内容。在小学教育方面注重项目延续,从最早的让孩子回到学校、到建学校,再到建丝宝爱心读书角;在高中教育方面不断创新活动内容,除了帮助受助生完成3年的高中学业外,丝宝志愿者还在学生的大学期间组织交流活动、见习培训计划;在环保方面不断拓展外延,21年来丝宝志愿者持续植树13万多棵树、开展仙桃排湖湿地保护工作、策划主题环保活动向市民免费发放花种、走进小学宣传环保知识等等。
(五)注重公益活动的可评估性 为了评估丝宝志愿者服务近5年的“手牵手爱心助学行动”项目的行动成效,丝宝集团于2010年底开展了项目调查工作,调查人群有参与项目的员工、非参与项目的员工、受助在校学生、受助毕业学生、受助学校和第三方,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和回收分析,客观地检验公益行动的影响和成效。
四、丝宝志愿者公益效益明显 丝宝志愿者长期投身公益活动,引起了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与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在“丝宝爱心助学行动——恩施2007”活动中,省级媒体湖北日报将本次活动与当前有关慈善的热点话题结合起来发表了《我奉献,我快乐——对一次企业慈善活动的样本调查》的深度报道,认为丝宝志愿者的行动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份有意义的“样本”,是社会学习做公益慈善的榜样和典范。华中科技大学正在进行的一项企业社会责任调研中,将丝宝志愿者作为其重点调研的对象。 从丝宝志愿者的行动效果来看,只有选择契合企业文化的并与社会热点向结合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并产生凝聚力,是企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才能让公益活动起到更深远的传播效果,成为企业文化的外延。 丝宝志愿者的行动不但吸引了社会媒体的关注,而其对构建和谐的企业也有积极的推动和榜样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只有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将目光聚焦到履行社会责任上,通过从社公益事业来展示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此来建立消费者对企业的责任,美化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