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1
少校
阳新上将
 
- 积分
-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
17年前,武汉男子陈亮(化名)迫于日益加重的精神压力,选择离家出走,之后一直流浪在外。今年9月8日晚上7时,陈亮如往常一样,在县三医院附近找了个角落睡觉,正在值班巡查的阳新社会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发现了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后来还帮他找寻亲人。经过两个多月时间,11月26日,陈亮终于与自己的哥哥相认了,并顺利回到了家乡,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露宿街头被救助站发现
今年8月初,阳新社会救助管理站开始定期对车站、码头、主要街道、繁华地段等地进行巡查,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的专项行动。9月8日晚上7时,阳新社会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陈世东和方建桥一如既往地进行巡查,当走到三医院时,两人发现在医院附近的一个角落里躺着一名中年男子。“当时看到他时,蓬头垢面的,估计是流浪汉。”方建桥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情景,不管问什么,他都不回话,感觉精神有点不正常。随后,两人打电话向阳新社会救助站站长王军汇报了情况,并立即将他送往县三医院检查治疗。
经观察治疗,陈亮被确诊患有精神病。于是,阳新社会救助站又把陈亮送到了县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
多次沟通后得知家庭住址
面对患有精神病的陈亮,王军几个人头疼了好一阵。“与他见面好几次,他都一直不说话,我们什么都问不出,连他姓什么都不知道。”王军回忆着当时的情况无奈地说道,“我们都拿他没办法,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与他交流。”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20日,陈亮开口说话了。“记得那天,我们问他姓什么,他用很小的声音说他姓陈。”王军高兴地向记者说道,不过说完他就又开始沉默了。有了这一次的对话,王军、陈世东、方建桥开始有了信心。一次,两次,三次……终于,通过十几次地对话,他们终于从陈亮口中问出了他的一些信息:陈亮,28岁,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乡陈家村人。
得到这些信息后,王军如获至宝,立即与武汉市青山区(当时洪山区已划到青山区)派出所、民政办联系。经过调查,武汉那边传来消息: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乡陈家村是有这样的人,今年50岁的陈国超有个弟弟叫陈亮,外出流浪很多年,按时间算如今应该45岁了。
哥哥一眼就认出了弟弟
年龄不对,这可如何是好?“可能陈亮只记得离家出走那年的事了,当时28岁加上离家出走17年不正好是45岁嘛。”王军回忆着自己当时的想法。
于是,王军决定根据武汉青山区派出所提供的线索尝试着与陈国超联系。第一次电话联系,陈国超表示,弟弟已经离家17年,现在找回估计是不可能了。见陈国超不太相信,王军提出在武汉见面,把相片带给他辨认一下。11月22日,两人在武汉见了面。“50岁的陈国超一看到照片,眼泪就开始止不住地流,边指着照片边哭着说那就是他弟弟。”王军说。
为了进一步确认陈亮是自己的亲弟弟,陈国超第二天就坐车来到了阳新,当他见到17年未见、已人到中年的陈亮时,一下子跪了下来,满含泪水地说道,“这就是我走失17年的弟弟啊!”血浓于水,17年可以改变容颜,但陈国超一眼认定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人就是自己的弟弟,而在外流浪多年的陈亮竟也认出如今已有白发的哥哥。
当日下午3时许,为了让家中的老母亲早点见到失散多年的儿子,陈国超谢绝了阳新社会救助站护送回家的好意,自己带着弟弟坐上了回家的汽车。
幸福地与家人生活在一起
昨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陈国超。陈国超告诉记者,陈亮17岁时因偷了公家30斤鱼而在派出所接受了半个月的劳教,后来长期忍受周边人的白眼,并成为“批斗对象”,以致于患上了精神病,最终选择离家出走。
如今,陈亮已经顺利回到了家,与家人愉快地生活在一起。陈国超告诉记者,弟弟的情况已经稳定,并且能认出家里大部分亲人,虽然生活尚不能自理,但很听家人的话,不再到处乱跑。“我的老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眼睛也越来越不好,在找到弟弟之前,她经常哭着说自己到死恐怕也见不到自己的小儿子一眼了。”陈国超在电话里激动地说,“现在看到弟弟平安回家了,老母亲激动的心情是无法形容了,高兴得哭了一场又一场。”
目前,陈国超正在一边帮弟弟治病,一边帮他办理户口。为了表示感谢,陈国超当日还为阳新社会救助管理站送去了一面题有“无私救助,众生难忘”的锦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