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817|回复: 52

[2012年新散文年展]禅 心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12-25 22: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来展,这样接着往下贴,贴到五篇。这样便于推介、选稿和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9

主题

56

帖子

21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16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12-27 09: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段之前为何不能空两格呀?请版主帮我编辑一下吧。谢谢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12-25 22: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戴斗笠的缸

作者:方炳祥

  踏上黄滩镇那条依河而建的、古朴的老街,就能闻到一股醇厚的酱香味,循着香味儿向老街深处走,你能看到一个偌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很多用大竹篾斗笠形的盖子盖着的大缸,由这些戴“斗笠”的缸组成的方阵颇为壮观。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黄滩酱油的酿制作坊。

  这些孕育出精品酱油的戴斗笠的缸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是一个传奇的神话。

  有史以来,我国民间就有“仁犬义马”之说,二郎神的“哮天犬”,刘备的“的卢”马,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黄滩酱油也有一个与马有关的动人传说:清朝乾隆年间,黄滩镇有个叫杨盛的年轻人,养有一匹枣红马,专为小酱园赶脚。杨盛靠马吃饭,周全照料该马,天长日久,马通人性。有一年富水河发大水,黄滩河堤溃口,枣红马为主人驮了几趟货,最后驮着主人泅过激流送达彼岸。但枣红马却因筋疲力尽马失前蹄,被漩涡卷走了。义马救主的事传开后,乡亲们就把黄滩这段河取名“义马河”。后来,杨盛被酱园老板招了女婿,恰遇乾隆皇帝游江南过湖广,应城知县命杨盛酿制上等酱油进贡,杨盛吓得寝食不安,这天夜里,恍惚间只见枣红马进来,开口道:“主人莫愁,等晚上紫微星出来时,你去挑义马河的水做酱油,皇上一定满意……”杨盛睁眼却是个梦。以前作坊用水全部用井水,他按义马的嘱咐,当晚取义马河水,果然酿制出品质淳厚的酱油,用它佐菜,色泽紫润,香气馥郁,味道咸中带甜,甜中带辛,乾隆膳毕龙颜大悦,即御点为贡品。从此,黄滩酱油作坊冠名“永盛号”且名扬天下。

  以前,酱油对于黄滩地域的普通百姓还属奢侈品,就是殷实人家的烹调佐料也只用紫酱,而鲜用酱油。那时,黄滩周边普通人家的家庭主妇将豌豆或黄豆煮熟后放盐盛在瓦罐之中,置于屋顶,经过户外长时间的日晒夜露,酿成豆鼓,一家人吃饭时,常用筷子撮取一点,就着那咸辛味道下饭,如此节俭过日子。只有富商人家才用上好的小麦为原料,专门晒制成紫红稀稠但能堆起的麦酱,俗称“紫酱”,以调剂生活。

  黄滩酱油的珍贵首先在于水质独特。发源于随州大洪山的富水河蜿蜒百余公里,由北向南从应城市境内流过,河水在城南有一段回流处,黄滩镇就座落在这个回流湾里,往昔河水清洌洌的,常年冒着气泡汩汩流淌。河床底层有岩盐散发,水咸中带甜,将水倒入碗中,能堆出碗面,这种水是酿制酱油的最好溶剂。

  其次是溶质齐全。早年,洞商们开采出蕴藏在应城地下的精品岩盐,用本地湖区的蒲草编织成草包和风干的荷叶包装,这种包装袋既有韧性又吸潮透气,在当地沿用数百年。那时,大富水成了水上运输通道,黄滩沿河码头的商船首尾连接,等着装船输出的盐包堆积如山,并带动当地的农副产品进销两旺,黄滩栎林集市成为土特产品的集散地。富水河两岸富饶的冲积平原盛产优质农作物,其中以“六月爆”黄豆“三颗饱”蚕豆最为有名。明清两朝,黄滩沿河老街的门店大都经营本地出产的农副产品,远销汉江流域,鼎盛时期常有各类杂粮滞销积压,于是有些精明商户开始了咸酱的作坊式生产。他们将黄豆、蚕豆、小麦甚至麸皮加盐存缸,待发酵以后充作紫酱销售。年复一年,他们发现单一以黄豆拌盐沤成的酱,味道与普通农妇所制别无二致,倒是用各种杂粮沤成的酱制品不仅出汁多,且味道特别鲜美,由此摸索出了麦豆混合酵酿之法。

  制酱大户还有一个不传之秘,就是“黎蒿盖胚料”。黎蒿是应城湖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根和春芽可以食用,且气味芳香,别具滋味。民间有“正月黎,二月蒿,三月黎蒿当柴烧”的谚语。意思是正月吃其根,二月吃其芽,过了农历三月,蒿草疯长,枯黄后只能当作柴草。蒿柴燃烧时会释放出一种很浓烈的植物香味,且四处弥漫,草香悠长。聪明的商家就以此物覆盖制酱胚料,任其闷热,酵出草香,使得黄滩酱油独具风味。

  黄滩酱油在酿制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晒胚料。作坊师傅把黄豆、蚕豆、小麦等用大甑蒸熟,然后散在席子上,再盖上割来的黎蒿进行纯天然发酵,过一段时间就成了坯料,制出的坯料加盐入缸后要经过五年以上的风吹日晒。酱缸里不能滴入雨水,竹篾斗笠形的盖子就是为了防止雨水浸入而设计的。相传刚开始酱缸是用圆木盖做盖子,经常有雨水从木板缝里浸入,自从那次杨盛被应城知县召见后,他从臃肿肥胖的知县头上的顶戴花翎得到启发,回来就让篾匠们做了一大批特大的竹篾“斗笠”,并用桐油浸润,作为缸盖。从此,酱缸在雨雪中安然无恙。酱油作坊里有句行话,叫做“沤成的酱,晒出的油,盘的就是紫盖头。”这紫盖头就是指那斗笠形的缸盖,在当地,“盘”是伺弄的意思,由于盘的时间久了,缸盖锃亮发紫,遂被称作紫盖头。当胚料晒至酱香味越来越浓,酱缸里的油面结出一层冰晶样的物质,过滤出来的浓酽的油汁倒在碗内摇晃一下能粘在碗壁时,驰名中外的黄滩酱油就酿制而成。

  晒坯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晴天揭盖,雨雪天盖盖,是一个雷打不动的定律;随着胚料的变化,有时缸盖需严密闭合,有时需留隙散热,要掌握好火候与功夫。那些内面上釉的硕大陶缸就那样几十年如一日按区位立在那里,晒坯料,滤油汁,不停轮作,不管风吹雨打,不论严寒酷暑,默默地守着自己的岗位,尽着自己的职责。作坊里,做这一项枯燥而繁重的工作的是一个聋哑人,我至今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从我能记事时起,人们都叫他“杨哑吧”,闲时和他比划着手势。他常年剃着光头,眼睛总是眯着,厚厚的嘴唇,墩实的身体,风吹日晒使他的脸呈古铜色,与众多的酱缸在一起显得是那么协调。他终生没有娶媳妇,常年在酱缸方阵里穿梭使他心满意足。每当车队来酱园出货,他就站在一旁随职工们乐,那神情就象看自己的女儿出嫁。莫不是他的憨厚朴实才酿制出如此滋味醇厚的酱油?

  我国的陶瓷工艺渊源流长,那些特制的大陶缸朴实无华,没有金属容器的光泽和玻璃器皿的质感,却能在风吹日晒中永葆本色,还能使填装的酿制品越来越醇。黄滩酱油在申请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时,定名为“义马河”牌,美术设计师在制商标时当然地设计了义马图案。但有识之士却提出要画上戴斗笠的缸,设计师们立即采纳了。

  正如法国香槟要在橡木桶中贮存,贵州茅台要用白陶瓷瓶来盛装,黄滩酱油只有在戴斗笠的缸中吸取日精月华,才能保证他独特的品味。文革中,天真的红卫兵小将们扫四旧时,说戴斗笠的缸像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官帽,把它们摘下全部焚毁了;后来社会发展了,酱园规模扩大了,有人试图更新酿制工艺,但都使黄滩酱油淳厚的风味大打折扣。

  戴斗笠的缸啊,你永远是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

  通联:湖北省应城市黄滩兴盛街195
  邮编:432418  
  电话:07123712855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东邪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9

主题

56

帖子

21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16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 2012-12-24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月儿 于 2012-12-25 20:42 编辑

禅 心

作者:方炳祥

  闲暇时爱看点佛学方面的书,偶尔也到寿宁禅寺去坐坐,往往一杯清茶,就和寺内三圣殿的释妙归法师奢谈半天。谈得最多的,是一个人要有一颗禅心。

  古往今来,一个人脱离凡尘而出家,常被世俗之人看作是因为事业或情感的失败而对人生所采取的消极避世态度。殊不知,一个真正对人生有感悟的人,出家修行是对自身灵魂的找寻与确认。现实中人往往因为功名利禄的引诱而变得焦虑、浮燥、虚伪甚至不择手段,这就需要人们寻找一方净土来进行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拷问。佛家劝人要有一颗清澈的禅心,要放下一切贪念,无欲无求是佛门中人的最高境界。可人如果没有了欲望,怎么知道这世界的美好呢?这世界何来发展与前进呢?
  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舍得”。所谓舍得,是指世俗中人在拥有了自己希望得到的荣华富贵时,能够坦然放下和慷慨施予。可大多数人在拥有了这一切时是不舍的,甚或是不甘的。如果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后,从中领悟到没有什么是你永远不能放下的,就可以活得更自如,更坦然。其实,没有“舍”,就没有“得”。当你伸开手掌时,手中是没有物的;如果手心向上,它的展开面积最大,就可以接受更多的阳光雨露。

  人的生活,大抵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艺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这三种生活似乎是不可或缺的。
释妙归和我谈到这里,自然而然地就谈起在人生的顶峰时期而遁入空门的李叔同和陈晓旭。
李叔同是我国二十世纪上半叶才华横溢的全能艺术家,他创作的《送别歌》,历经近一个世纪的传唱而不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道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如此阴柔凄迷却哀而不伤的词句,再配以舒缓的旋律,使之成为经典名曲。

  释妙归告诉我,使李叔同决定出家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在于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禅心。他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前半生积极入世,追求艺术,情牵社稷,意蕴国事。然而,他所处的时代却是时局动荡、内忧外患的时代。既然他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因而激发了他文化血液中的归隐思想,便皈依佛门,在宗教的殿堂里完善自我,普渡苍生。昔日的李叔同变成了弘一法师,但他并不同于一般的和尚,因为他仍然是积极的。他出家后精研律学,弘扬佛法,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且书法也愈益精进,将佛法禅心融入毫端,形成了清净似水、恬淡自如的独特个性。

  释妙归取下墙壁上的一叠佛教挂历让我观看,我一页页掀起,上面全部是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我聚精会神地品读起来。大师的作品内容各异,有单字,如“佛”、“禅”、“静”等;也有对联和偈语,如“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与有肝胆人共事,向无字句处读书”等,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智慧和悲悯。

  书法是心灵的迹化。在用笔上,弘一法师没有把字写得剑拔弩张,戈戟森严;而是行笔圆润,结体疏朗,长竖长钩如涓涓细流,在尽头总是以一个圆点收笔;亦如千年老藤,万年古木,卵石遗野地,曲溪穿丛林,朴拙圆满,浑若天成。文如其人,字也如其人,一个以慈悲为怀的人不会把字写得盛气凌人,也不会把字写得柔若无骨,它会合天道,顺自然,擒心猿,拴意马,在字里行间融入佛法和禅心。他把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表现出一个高僧的觉悟和人品。
挂历上印有弘一法师晚年的照片,他那慈祥和宽厚的面容写满了对尘世生灵的悲悯和呵护。李叔同的出家绝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恰恰是一辈子的追求。他的人生之路,正是一条不断探索,不断扬弃,不断认识,不断升华,最终大彻大悟的哲人道路。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之一。

  另一个典型人物是陈晓旭,她在追求过艺术、爱情、家庭、事业之后,能够对于生命之深层次价值与意义的思考,对人生最终归宿的觉醒,发菩提愿心追求生命的本原,也是难能可贵的。
能够让我记住陈晓旭这个名字和她的音容笑貌的,是她在电视剧《红楼梦》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空灵忧郁的林黛玉形象,她的表演超越了形似,达到了形神合一的境地,这一艺术水准恐怕以后也很难有人企及。她是一个出色的女性。有人曾感慨于上帝的公平,他在赐予你美貌的同时会夺去你的智慧,可是,陈晓旭却是一个美丽而又无不充满智慧的女性。她是一个温婉的诗人,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一个坚韧的灵魂里刻着玄奥和智慧的禅者。

  释妙归凝视了一会儿塑料杯中飘移沉浮的茶叶,接着告诉我,她最欣赏的,正是陈晓旭从晦暗到明析,又从明析到晦暗,最终永远明析的禅心。她置亿万家产于不顾,剃度出家,法号妙真,举慈悲心,发菩提愿,启新航于悟境,了旧念于空门,皈依佛祖,并出巨资设立慈善基金会,有多少人能作出如此的抉择?释迦牟尼曾有感于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在一棵菩提树下觉悟成道,始创了佛教。妙真虽然不能与释迦牟尼齐名,但是,她追求生命的完美,追求灵魂的恬静,足以证明她精神世界的空灵。而今,她幸运地到达彼岸了,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唱出生命最后的恋歌,演绎出前尘后世轮回中宿命的故事,从大无到大有,从大有又回到大无,最终达到大无大有,如同从始到终,最后由善始而善终一样。人活着,最可贵的是寻觅到一片代表着生命绿色和希望的丛林,然后坐在那里修身养性,消化痛苦,孕育歌声,愉悦世界!

  妙真法师的英年圆寂,让我想起荷花。荷花没有衰败之时,要么濯清涟于塘水,要么施幽香于茎头。她跨越萎顿和衰老,一阵清风徐来,娇艳圣洁的盛期荷花忽然整片整片地坠落,铺撒一池的花瓣,那花瓣落水时依然鲜艳夺目,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逍遁。它虽美,却不吝啬生命,质本洁来还洁去,即便作别生命,也要演绎出最后的绚丽。

  晓旭的禅心是积极的,她的出家绝非消极避世。“出家是转换新的身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使命,我的选择是由于机缘成熟,更重要的是为了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提升智慧,教化众生。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我今后的工作,是要精研佛学,深入经藏,以佛陀为榜样,专事讲经说法,做一个多元文化的义务教育工作者。”面对记者的采访,遁入空门的妙真法师如是说。
修身养性的核心,在于召回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世间为名、为利、为欲念而茫然迷失的自我!我从哪里来?又要去往何处?我现在是什么?将来又是什么?一个人能够为追求信仰而得救,是一件大喜事!如果每一个握有权杖的人都能适时“放下”;每一个腰缠万贯的人都能做到“舍得”;每一个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都能“看破”;每一个出家人都有一颗积极的“禅心”,那么,我们的心灵一定会找到温馨的家园,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和谐地发展与前进。

  通联:湖北省应城市黄滩兴盛街195   
  邮编:432418   
  电话:07123712855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草月儿 + 10 赞一个!
小东邪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1

49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514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12-24 22: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心与我们当下社会的喧嚣和浮躁是多么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9

主题

56

帖子

21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16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12-25 09: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苏 发表于 2012-12-24 22:56
禅心与我们当下社会的喧嚣和浮躁是多么对比.

谢谢斧正,敬请评点。

祝流苏老师圣诞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9

主题

56

帖子

21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16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12-25 11: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指数
作者:方炳祥
这天傍晚,好友约我去散步。我问她:“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对生活有什么要求?你会做哪些事情?”
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要求很简单,我要今生的父母还做我的父母,和今生的兄弟姐妹还是兄弟姐妹,和今生的爱人还是亲密爱人,和今生的孩子还是母子,和今生每一个擦肩的人擦肩,和今生每一个相识的人相识。在业余时间我还会坚持不懈地写作,执着地守望自己的心灵家园。”
我欣喜地告诉好友:“你对生活的要求很低,可是你的幸福指数却很高!”
…………
有的时候,常常一个人想什么是幸福,可是幸福的含义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幸福的阶梯总是让人难以攀登。过去,人们往往把直接追求个人幸福的动机称为自私和追名逐利,崇尚的是压抑个人幸福而追求集体幸福,主流思想是忌讳谈个人幸福的。可眼下,“幸福指数”成了热门话题。
对于幸福的界定,幸福的感知,幸福的表达,每个人的每个阶段往往有不同的见解。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和心灵。没有幸福的时候我们渴望幸福,拥有了幸福的时候我们又不懂得珍惜幸福。是我们日益疲惫的身心麻木了幸福,还是幸福麻木了我们迟钝的神经?我们总是一路不停地追求新的幸福,从来没有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去真正地感受幸福的涵义。
幸福似乎无处可寻,但又无处不在。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蕴育着幸福,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幸福,去感受幸福。就个体而言,生存需要的实现,便拥有了幸福。树怕枯,人怕孤,我们不愿孤独,我们需要倾诉的对象,需要散步的同伴,需要他人的嘘寒问暖,需要被人尊重和重视,需要释放的载体,需要快乐与开心,需要和谐的性生活,需要激情四射;我们需要身体健康硬朗,需要住房起居保障,需要收入丰足稳定,需要成就感,需要安全感,需要老有所养,需要孩子争气听话。一个人的幸福,必须每一点需要的实现都达到一定的水平。
除此之外,感觉幸福与否还与个人的期望值有关,期望值超出了所处生活层面约定俗成的范畴,也不会觉得幸福。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追求是没有终极目标的,不是所有的希望都能实现。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固然是幸福,那么谁又能说一个人的自由就不是幸福呢?朝朝暮暮相依相守是幸福,虽远隔天涯却心灵相通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幸福呢?写的文章发表了,收到了样刊或样报是一种幸福,但谁能说那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写作过程就不是幸福呢?幸福在盈握此时,在久别重逢,在劫后余生,在千辛万苦后的获得……
不能说幸福是什么,只能说什么是我们的幸福;不能说幸福是永久,只能说高堂里年轻人的婚礼和牵手共渡夕阳红的老年人都叫幸福。幸福很简单,有时仅仅存在于一个相互间传递的微笑;幸福有时又很复杂,让我们感到可望不可及,让我们感到高贵与恐惧。生而为人,为了幸福,我们能做什么?唯有由我们自身传递关爱与温暖给这个世界,在不断的责已和克已中,把一时的幸福延续成一生的幸福。
                                                     
通联:湖北省应城市黄滩兴盛街195
邮编:432418
电话:13476510590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东邪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3

138

主题

2832

帖子

4444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4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26 11: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9

主题

56

帖子

21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16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12-27 09: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仅有爱情是不够的
作者:方炳祥
以前曾读过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却没有用心地去品味,今天因为好友的推荐再读的时候,居然平添了很多感概。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一对生活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受到“五四”新思潮影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子君和涓生热恋,受到信守封建礼教的胞叔的极力阻挠。她不顾家人的阻止和街坊窗玻璃后那些怪异的目光,呐喊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冲击旧樊笼,走出家门,毅然和涓生租屋同居在一起。涓生迎来心仪的子君,欣喜满怀,他把纯真和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子君投入心上人的怀抱,如小鸟归林,心有所依。何须彩礼花轿,只要淡妆素衫;紫藤槐叶证良缘,携手一生永相爱;一床一桌亦满足,小巷陋室苦也乐。涓生是局里的小职员,每个星期中的六天,在局里做些抄抄写写的文秘工作。子君则每天在他们的小窝里当“煮饭婆”,还学房东太太的生活方式饲养了几只小油鸡,和一条小狗“阿随”。他俩的小日子似乎过得甜蜜而安宁。
“五四”时期,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曾鼓舞一代知识青年进行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斗争,这对于反对封建旧道德是有积极意义的,作品肯定了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但是,他们当时的勇敢和无畏只是为了“爱情”,并没有进一步的理想和目标。
涓生和子君同居之后,便失去了理想,也消磨了斗志,只知沉浸于安宁与幸福之中。当邮差递来解聘书,涓生下岗,他们的生路断绝时,原先“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涓生是早已料到了的,因为他们热恋时,街坊窗玻璃后那些怪异的目光中就有“局长的儿子的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到现在才发生效验,已经要算是很晚的了……”为了生存,他决定先登广告求职,再就是在家译书。可是求职广告登出去后杳无音信,好不容易译出来的书也没有稿费,只有购书券。冷酷的现实使涓生向生活妥协了,他把陷入困境的原因归咎于子君,这样想:“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的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暴露了他的软弱和自私。
子君也感觉到了生存和情感的双重危机,她问涓生:“……我觉得你近来很两样了。可是的?你,——你老实告诉我。”涓生用了十分的决心告诉子君:“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他又补充道:“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涓生表白了自己的态度,这对将生活意义缩小到仅仅剩下爱情的子君来说,是最为沉重的打击。
涓生以为将真实想法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他们将要同居时那样。但他错了。因为子君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为了爱,而今爱情在平淡的婚姻中湮灭,自由在真挚的爱情中崩塌,她可走的路就只有是一条不归路———“一座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
从他们的爱情悲剧里,我在思索着:爱情如何在平淡的婚姻中焕发生机?感情如何在真挚的爱情中不至崩溃?他们爱情的湮灭和自由的崩塌是必然的吗?难道真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吗?理想与现实究竟有着多远的距离?
人的命运,除了个人性格决定以外,还和所处时代息息相关。涓生较子君略为清醒些,他曾想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如何才能“更新、生长、创造”,他不知道。后来他也意识到:“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但这“别的人生的要义”到底是什么,他也不甚清楚。然而,涓生毕竟从子君的死中得到了不少启示,他决心“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虽然他仍旧并不知道什么是新路,而且又要靠“遗忘和说谎”做自己的前导。但他毕竟跨出了第一步,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他的“悔恨”和“悲哀”,并且将“默默地前行”。
造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黑暗的社会剥夺了他们生活的权利,封建势力是决不允许这样的叛逆行为存在的;其次,他们的性格方面有着严重的弱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个性解放思想的历史局限性。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个性解放思想,既是涓生和子君反对封建的动力,又是他们自由恋爱的思想基础。然而,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仅靠个性的解放是不够的,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不能成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如果只是为了解放个性,而不设法改变社会现状,那么个性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通联:湖北省应城市黄滩兴盛街195号   
邮编:432418
电话:13476510590
Q  Q:285250549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东邪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1

76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爱心社理事会副秘书长

Rank: 8Rank: 8

积分
1559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2-12-27 22: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