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575|回复: 12

[史话兴国] 阳新女将领贾春英尘封62年的传奇人生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77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阳新上将

Rank: 8Rank: 8

积分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12-12-26 15: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新的女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12-26 15: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表哥罗冠国也是名烈士..
曾担任阳新县委书记.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长、并担任广济中心县委书记

罗冠国(1903-1935),化名鲁连,阳新县潘桥罗家大港坪村人。
1924年参加阳新最早的革命团体“龙山文化促进会””,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创作《想起长工真可怜》,《中国八大敌》、《工农团结把土劣打垮》等革命歌曲10余首。1926牢8月,中共阳新县委成立,为执行委员。

1927年,阳新“二.二七”惨案发生后,又创作戏曲《曹大骏搬兵》。

1928年任中共福丰区委书记,1930年任中共阳新县委书记,1930年6月任中共广济中心县委书记。

为营救被捕的广济县委执行委员解朗辉,率领武装进攻梅川,击毙敌副团长。后又编写《解朗辉殉难》等戏及《十恨民团》、《暴动歌》等歌谣,以激发民众革命热情。

1931年2月,任中共鄂东南道委执行委员兼彭杨学校校长。

1932年6月任鄂东南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兼文化部长,建立“列宁小学,多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百分之六十以上。
1932年8月6日,鄂东南第一次党代会在龙港召开,当选道委执行委员兼宣传部副部长。同年10月任河北指挥部政委,1934年3月底任龙(燕)湖(市)瑞(昌)中心县委书记.
1935年春,在瑞昌县红花园战斗牺牲。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77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阳新上将

Rank: 8Rank: 8

积分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12-12-26 15: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仙岛人家 发表于 2012-12-26 15:30
其表哥罗冠国也是名烈士..
曾担任阳新县委书记.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长、并担任广济中心县委书记

这些人如果活到现在,也都是将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12-26 15: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tanliesha 发表于 2012-12-26 15:33
这些人如果活到现在,也都是将军啊

可能是官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2-26 15: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作曲专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77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阳新上将

Rank: 8Rank: 8

积分
13084

IP属地:广东省珠海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珠海市 2012-12-30 20: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2-30 20: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2-30 20: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77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阳新上将

Rank: 8Rank: 8

积分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12-12-26 10: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春英、潘焘夫妇画像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首席记者 石教灯
  70多年前,她跃马扬枪,威震湘鄂赣。“双枪春姐”的雅号,当年的红军战士至今还记得。62年前,她站完最后一班岗,从此归隐乡里,独自将烈士遗孤抚养成人。28年前,她在阳新县陶港镇潘彦村一间普通民宅内,走完传奇的一生。而直到近日,人们才得知:这位平凡的农村老太太竟是与组织失去联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共早期党员、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巡视员、鄂东特委(直属中央领导)妇委书记、主任贾春英。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传奇女性选择归隐乡里?其革命生涯中,又发生了哪些传奇故事?
  昨日,历经长达8个月的走访、求证,贾春英后人与史志部门拂开历史的迷雾,将这段埋藏了长达62年的红色记忆呈现在世人面前。

  15岁入党
   苦命童养媳拿起刀枪
  阳新县筠山脚下的陶港镇贾村,是贾春英的故乡。1912年,贾春英在这里出生,父亲贾万里、母亲张氏均系贫苦农民。
  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出生仅八个月的贾春英就被阳新县潘桥石云村的一位姑母倪氏抱作童养媳。四岁时,贾春英就开始经历繁重家务和劳作之苦,肉体和精神上饱受煎熬。
  1925年春,在表哥罗冠国的介绍下,贾春英开始参加党组织的学习活动。
  据贾春英的儿子潘波回忆,贾春英后来曾无数次提及初次接触党组织的情景——“那是1925年春天的一天,13岁的贾春英上山砍柴兼打猪草,在狂风暴雨中滚下山坡,所幸被路过此地的罗冠国及时救起。”
  事后,当罗冠国斥责姑妈时,年幼的贾春英在一旁战战兢兢:“我又不是富人家的小姐,穷人家的孩子就是吃苦的命。”
  “不是你的命苦,而是你不能掌握自己的命才苦;还有你不懂得跟命运斗争。”潘波说,罗冠国的这番话,在母亲心中点亮了一盏灯。
  其时,在石云村后山祠堂里每天都聚集着一帮穷苦人,他们是在听罗冠国以读书会的名义讲解革命道理。在表哥的鼓励下,贾春英经常利用砍柴、打猪草的机会前来旁听。当明白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时,她毅然决然地扯掉了裹脚布,拿起了刀枪,并迅速成为石云村妇女运动骨干。
  1927年3月中旬,在罗冠国的介绍下,贾春英在一面党旗下,举起握紧拳头的左手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员。

  征战湘鄂赣
  与著名红军女将胡筠并称“双芙蓉”

1930年12月至1932年1月,贾春英先后任鄂东特委(直属中央领导)妇委书记,鄂东特委妇委书记、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鄂东南特委常委、鄂东南妇女会主任,是“双枪老太婆”原型人物焦子英的上级。
  1932年1月后,年仅20年岁的贾春英被派往湘鄂赣省委工作担任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巡视员,在江西的修水、万载,湖南的浏阳、平江等根据地从事革命工作。1934年湘鄂赣“六七月”事件之后,省委派贾春英前往湖南平江、浏阳、汩罗、望城一带开展群众发动工作,伺机打通与湘鄂西根据地的联系。
  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炼,贾春英不仅在妇女运动方面成绩斐然,同时还以能征善战而闻名。在湘鄂赣地区,她与红军时期著名的女将胡筠并称“双芙蓉”。
  在湘鄂赣省、县苏政区政府、红十六师指挥机关秘密地所在的湖南省平江县,至今流传着一首民谣:上打咚咚鼓,下打彭咚咚。两边齐打起,迎接“双芙蓉”。
  据平江县史志部门调查,“这首民谣,主要是反映胡筠(湘鄂赣游击队总指挥)、贾春英(湘鄂赣省委巡视员、特派员)为首的队伍,打了胜仗回到苏区根据地,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的庆贺场面,是群众自编自唱的歌谣,那是一个敲锣打鼓,铳炮喧天的动人场景。高度赞扬了胡筠、贾春英在红军队伍中,在苏区根据地被誉为盛开的双芙蓉。”
  2012年11月16日,享受部长级待遇的离休红军战士刘剑平见到贾春英后人后,激动不已。在证明材料中,老人对往事历历在目:“大约是1936年初,我跟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当勤务兵,主任夫人名胡平然,她当协理员管妇女工作,付秋涛任一支队付司令兼一团团长,江渭清是副团长,当时钟夫人经常和一些女同志共事,其中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湖北姑娘叫“春姐”,人很漂亮,个子高大,会带兵打仗,她就是革命前辈贾春英。”


  遭叛徒出卖
  狱中面对酷刑,坚贞不屈

1936年10月,这是湘鄂赣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第三年。在护送一批物资返回平江黄金洞时,贾春英遭叛徒出卖,突遇国民党反动军队埋伏,受伤被俘。
  湖南省平江县三市镇黄金村老人余柘生是这次战斗的亲历者之一。
  2012年11月15日,老人向平江、黄石两地史志部门工作人员讲述,1935年,他跟师傅王三平学厨艺,曾在平江县苏维埃政府当炊事员。他当时听别人叫得最响的一个名字,是湘鄂支队女政委‘双枪春姐’,即贾春英。”
  1936年10月初,贾春英带领游击队返回总部时,余柘生便是炊事员。“来到一个小山脚下,突然从山背传来一声枪响,警惕性高的贾春英命令武装隐蔽抗敌。”但随同的“三区联政府苏维埃主席”彭一湖叛变,一枪击中贾春英左脚,厉声命贾春英将身上路费银元及文件给他。
  余柘生回忆,当时,贾春英情急倒地,回手一枪,击中彭一湖左手。彭一湖穷凶极恶,端枪直击贾春英的头部,贾春英闪躲时,子弹横擦头皮而过,头顶鲜血直冒,晕倒在地,“此时敌人已跑到跟前,大叫‘留活的’。最终,贾春英受伤被捕。”
  在狱中,敌人动用酷刑,试图彻底摧毁贾春英的意志,但贾春英始终坚贞不屈。幸运的是,1938年初,随着国共合作的形成,贾春英获释,后留在新四军平江通讯处工作。

  丈夫是游击队长
  在阻击日军战斗中牺牲

 在坚苦的革命斗争中,贾春英的爱情之花也悄然绽放。
  1935年,作为闻名湘鄂赣的女英雄,贾春英成为许多红军指战员追求的对象,更有领导帮着牵线搭桥,但她似乎把组建家庭看做是工作的牵累。
  其间,一位来自家乡并与她年纪相仿的青年走进了贾春英的视线。他叫潘焘, 1912年生于阳新县陶港潘彦村,1929年参加红军转战湘鄂赣。潘涛平时少言寡语,作战勇敢,是贾春英得力助手,每每执行任务他们总是形影不离。
  “那时,他们更多时候只是生死相依的战友,从未谈及儿女私情和嫁娶。”潘波说,母亲后来向他讲述。1938年初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后,是潘焘一直将她护送到平江县嘉义镇省委的驻地。也就是在经过磨砺之后,贾春英最终接受了潘焘的爱。
  1939年冬,贾春英回到阳新工作。当时阳新已被日军占领,地方势力各霸一方。贾春英由于早年就离开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当地对她的在外情况无从知晓,这反而为她回乡隐蔽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环境的限制,贾春英一改冲锋陷阵的作风,一边为抗日游击队提供情报,一边期待孩子的诞生。而潘焘所率领的游击队以大幕山为依托,以金水河流域为战场,不断地袭击打击日军。
  1940年农历正月十六,贾春英与潘焘的儿子降生。一个月后,贾春英接到潘焘在咸宁嘉鱼牺牲的噩耗。

  隐居故里44年
  儿子不知母亲真实身份

1940年后,贾春英一面抚养孩子,一面在阳新从事地下情报工作。
  1949年4月,阳新解放前夕,她秘密与湘鄂赣时期的战友曹栓接头,为解放军渡江搜集情报。同年5月17日,阳新县解放,之后曹栓任第一区区长,请贾春英负责妇女工作。但工作仅一年后,贾春英便辞职回乡。
  在陶港镇潘彦村,许多老人都知道贾春英“闹过革命”,但对她的具体经历,却很少有人知道。“从小,母亲就给我讲红色故事 ,后来有了孙子,她继续讲。”作为贾春英唯一的孩子,潘波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但直到母亲1984年去世,他仍不知道,在母亲温柔慈爱的面容背后,竟隐藏着如此传奇的经历。
  1984年3月18日,带着对丈夫潘焘的怀念,贾春英在潘彦村家中平静离世,享年72岁。生前,这位可敬的老人像村里妇女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3-4-3 18: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3-4-3 18:20 编辑

血色玫瑰 英姿铿锵
  
  英雄档案
  焦子英,化名刘子英,1905年11月17日出身在大冶大箕铺镇焦和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出生6个月时,因家境贫困,被送到家住殷祖镇西凉村的姑母焦步心抚养。1929年,焦子英开始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随民间杂技团流落江西等地,85岁时居住在江西省遂川县,清贫终老。
  壮美故事
   “岁月总蹉跎,台前把幕落,幕后人穿梭,真假都是戏,双枪老太婆……”2006年,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传奇》热播,相信你一定也见识过“双枪老太婆”的厉害吧!你知道吗?在我们黄石,也有一个“双枪老太婆”,她就是焦子英。
  1929年秋,焦子英加入当地农协组织,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历程。
  1931年春,大冶县苏维埃进行第一次改选,焦子英被选为劳动部长。同年夏天,鄂东南工会成立,焦子英调离县苏维埃任鄂东南工会劳动部长。有一次,焦子英请假去看望丈夫曾排甲,正值部队驻扎在殷祖镇。焦子英到部队时,丈夫正在洗澡,便将手枪交给妻子保管。当时,焦子英本身已配有一把手枪,焦子英便一手拿一把枪,玩得很带劲。这时,部队营长的警卫员牵着一匹马走过来,焦子英便向警卫员借马来骑。就这样,焦子英手执双枪,将马骑到了街上。看见这幅景象,殷祖镇的老百姓夸奖道:“你看人家焦队长(因焦子英曾在当地做过一段时间的妇女训练大队长,当时群众便习惯称呼她焦队长)手持双枪,骑着一匹大马,真是威风啊!”这句夸奖的话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国民党反动派耳朵里。他们认为,能骑马,配有双枪的焦子英,一定是共产党的一个大官。于是便下令悬赏捉拿,并贴出告示,“抓住焦子英,赏五百大洋,交来焦子英的人头,赏三百大洋。”
  国民党反动派重赏抓焦子英是徒劳的,群众虽然很穷,但绝不会拿焦子英的头去发财,大家总是想尽办法来保护焦子英。
    1936年,西北特委成立,焦子英当选为特委妇女部长。当时敌人正疯狂进攻我苏区,以数十倍的兵力围剿鄂东南苏区和特委机关。面对严峻的形势,特委决定拿出十二支枪、派十二名游击队员和五名前方工作团员,组成一支临时游击队,插进敌人背后,以牵制敌人,掩护部队转移。焦子英作为前方工作团负责人,义不容辞地参加了游击队。游击队原定在山上牵制敌人,七天后便返回驻地。但当他们下山时,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部队和特委机关已全部转移,游击队与部队和特委机关失去了联系。他们只有回到山上,坚持斗争,经大家选举,焦子英担任了游击队长。经过敌人五次围剿后,焦子英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她给游击队制订了严明的纪律,队员们吃树皮嚼草根,克服种种难以忍受的困难,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无论环境怎样恶劣,他们没有丝毫动摇革命意志。白天,他们伏在山上,夜晚,就下山串门走户,给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与敌人进行斗争。
  他们把打土豪夺来的粮食和衣物分给穷苦群众,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与爱戴。在鄂东南一带的山岭,无人不晓“骑匹白马,双手打枪,专门打土豪,为穷人撑腰的女游击队长焦子英。”1938年,焦子英率领的游击队与上级党组织重新取得联系。1942年,再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焦子英随民间杂技团流落江西等地,在江西省遂川县度过余生。
   社会评价
  “特别能吃苦,对生活特别豁达,焦子英是一位很不简单的女性。”
  1991年,市里正在组编《老同志回忆录》,原党史办编辑、现组织部干部竺伟曾到江西省遂川县采访焦子英,焦子英给竺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约十平方米的小房里,摆有一张床,床边是尿壶,气味也不好闻,吃住洗漱都在这个小房里。房间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吊在房顶的灯泡。如此简陋的环境里,住着85岁高龄的焦子英。生活虽然十分艰苦,焦子英却没有任何怨言,谈话中,无不充满对生活的知足,“与那些牺牲的战友比起来,我能够活到今天,能够亲眼看到祖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这就足够了。”
  “清明来临之际,这位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同志,真的值得我们好好缅怀,她的精神境界很高,可敬可佩。”竺伟说,几十年的风雨坎坷经历,焦子英凭着对党的赤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一直默默无闻、脚踏实地战斗着。新中国成立后,她没有向党伸手,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英雄档案
  刘胡兰式英雄郭亮
   郭亮,1921年生于大冶东岳街办徐家垴巷一个教师之家,1938年秋,在大冶建设抗日根据地时,被国民党反动武装残忍杀害。英勇就义时年仅17岁,郭亮被害噩耗传到延安,中共中央为她举行了追悼会。当地人都称郭亮是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江姐式英雄张瑞兰
  张瑞兰,1901年—1930年,女,大冶茗山人,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7月在攻打黄京南据点时被俘后,押解保安监禁。敌对其用尽各种酷刑,用烧红的烙铁烫身,竹签钉指甲,她宁死不屈,最后残暴的敌人用棉絮缠其身,淋透煤油将其烧死。
   特委女代表程细心
  程细心,阳新县白沙区喉咙乡官塘村人,1911—1929年,1928年在白沙参加革命,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鄂东南特委妇女代表,1929年8月被“铲共团”捕杀于白沙镇。
   大冶女烈士曹树英
  曹树英,大冶大箕铺人,1906年—1932年,民国13年(1924年)5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曾任阳新县委秘书。民国21年(1932年)随县委退出龙港向江西转移,在江西横路与敌作战牺牲。   (记者 叶建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