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消息(记者杨德亮、通讯员付长征)仙桃有6389户中小企业,它们共提供就业岗位24.86万个,占去纳税人总数的近50%。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型微型企业。
近年来,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危机,不少企业订单锐减,资金链受阻。
如何走出困境,重树信心?如何迎难而上,扭转局势?面对这些待解难题,仙桃市地税局立足自身职能,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它们送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并积极深入企业,为企业发展把脉,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政策扶持,解资金之难
“纳税人有困难,我们就应该千方百计为其解决。”仙桃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说,2012年10月,国家进一步加大在财税政策上扶持小微型企业力度,他们的第一要务就是以落实国家政策为落脚点,强化服务举措,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湖北中意是一家生产无纺布的小微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加大等因素影响,今年的订单出现较大波动,市地税局主动出谋划策,及时将最新税收优惠政策送到企业,帮助企业依程序申请困难型税收减免,减免税收22.1万元。真金白银润滑了资金链,解去燃眉之急,湖北中意动荡的业绩线开始稳步上升。
在彭场,小微型企业尤为密集,该局指派税收管理员与困难企业结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
帮扶活动开展以来,该局共为纳税人解决网上申报、账务处理等疑难120余次,为31户小微企业减免税收1454.16万元,如一剂"强心针",有力地推动小微企业走出困境。
纳税辅导,提工作之效
“纳税人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必须首先解决,小微企业的困难更要第一时间解决。”在仙桃地税,这早已形成共识。
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领域的广泛应用,降低了企业的办税成本。但是,一些小微企业财务人员操作不熟练,制约了办公效率的提升。
这时,头顶税徽的执法者摇身一变,成了不厌其烦的“老师”。
小微企业员工王晓美忘不了“杨老师”的那堂税收申报课。王晓美是隆达春的办税员,2012年6月,王晓梅刚到新岗位,对网上申报不熟悉,眼看要过申报期,她情急之下打电话向税收管理员杨刚华求助。
"我在电话里讲解了多次,但小王还是一知半解,我看下班时间也过了,就决定骑车去现场辅导。"杨刚华回忆道。那一天路遇瓢泼大雨,他半路借了把伞,坚持从该局彭场分局赶到了沙湖原种场隆达春。经过细致的演示和辅导,隆达春的网上申报工作如期完成。
贴心服务,通税企之途
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该局这样清晰、明确界定了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
“小微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弱,我们的服务也要更为周到和温馨。”
仙桃的小微企业多分布在乡镇,而很多乡镇都没有地税分局。该局详细安排了移动办税服务车的服务日程,以“流动、预约和上门”三种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涉税服务,流动服务像一面暖气管网,把满含温情的服务输送到企业的心坎上。
贴心的服务不因地域而改变。对于外来企业,他们推出了一条龙的“保姆式”服务。天宏彩印从落户张沟第一天开始,就开始享受"仙桃特色"的主动上门服务,讲解办税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健全财务制度、辅导纳税申报……他们还留下服务监督联系卡,遇到任何问题,只要拨打卡上的电话就会有专人负责,直至圆满解决。
优化环境,立发展之基
成长的过程最脆弱,最需要呵护,该局立足自身职能,积极沟通协调,畅通各种渠道,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内因是根本。该局从内部着手,肃清可能妨碍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种行为。他们开展治庸问责,自查自纠、集中检查、明察暗访,对40余人次进行了通报批评,"庸懒散软"行为得到了有效整治;规范执法程序,开展"优化经济环境百日整治"活动和执法检查与执法监察,加强内部执法清理整顿,严查各种损害纳税人利益的行为,对53名存在执法过错的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共予以经济处罚3400元。
外因是路径。该局大胆走出去,用实际行动捍卫健康的环境。200多名地税干部深入全市1300多户企业进行大走访,其中80%是小微企业,把税法送上门;强化社保费扩面征缴,新增缴费385户,累计扩面达2850人,保障和改善了民生,消除了企业和员工放手一搏的顾虑,增强了做大做强的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