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16|回复: 0

知风:宝斋博物馆只是浑水中的一条鱼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41

主题

2616

帖子

2663

积分

中尉

专业P民一枚

Rank: 6Rank: 6

积分
2663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3-7-10 16: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7日,微博红人、作家马伯庸发表了一篇题为《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的博文,文中所描述的他在河北衡水市冀宝斋博物馆的“神奇之旅”让网友大跌眼镜,而随博文贴出的展品照片更是让网友齐呼“三观尽毁”。(7月9日《华西都市报》)
  无论冀宝斋博物馆收藏的“古董”,让人“三观尽毁”也好,“血槽全部空掉”也罢,还是基于人们对历史的起码尊重,或对文物古董的基本鉴赏能力。但这些展品的“奇葩”程度,能达到“只有想不到,没有看不到”的程度,这种夸张的造假会不会是别有用心?因为,就算足以颠覆历史的“晋代斗彩‘三英战赵云’葵口盘”是造假者缺乏历史知识,但那件比曾经拍出了2.3亿元的珍品高出11.5厘米的“青花釉鬼谷下山罐”,总不会是制作时的粗心大意吧。因此,这些明显的破绽,很可能正是冀宝斋博物馆的“创意”。
  那么,这个所谓的“博物馆”,为何显得如此“薄古通今”?也许这段话能指点迷津——(冀宝斋博物馆)“2012年7月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区,是冀州市在‘九州之首’文化建设中重点打造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把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博物馆”,不知要比“秋裤”、“大铁环”有“文化”多少倍了。以此联想到诸多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人们还有多少理由,在冀宝斋博物馆里究其实质?
  在几乎可以找到孙悟空、猪八戒故里的“标志性文化”建设中,河北衡水市的冀宝斋博物馆可算十分地道的。它的“地道”在于,用“博物馆”打造“标志性文化设施”,至少看上去很有文化;其次,这些展品露出的明显破绽,也许是为了区别于真货,暗示这纯粹是“标志”。就如有些标语口号,响亮的让人一看就是做不到的。这基本上符合“形象工程”的套路。
  因此,冀宝斋博物馆只是把各种“故里”换成“馆”。而各地争相上马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早已像一滩浑水。因为,其中的“文化”是冠冕堂皇的幌子,而追求经济利益才是真正的目的。但在缺乏文化底蕴,又不具备现代文化理念的窘迫之下,“啃死人骨头”就成了唯一的手段。不管打造“西门庆故里”,还是寻找“李白故里”,甚至争夺“炎帝故里”,无不都是“拉名人虎皮,做地方经济大旗”,演绎着一系列区域经济竞争的“名人”故事。
  其实,打造冀宝斋博物馆的河北,其临城县和正定县之间,就展开过围绕三国名将赵云故里的争夺战。与此相比,衡水市的冀宝斋博物馆,可算是埋头苦干的“原创”了。至于冀宝斋博物馆展品的真伪,在“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幌子下,又有什么要紧的?冀宝斋博物馆副馆长邵宝明不是说了,藏品的真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件事:“连专家跟专家都要掐架呢,更何况普通观众。反正我们认为我们的藏品都是真的,也不需要专业机构来鉴定。”邵宝明馆长为何如此自信?因为他们“跟全国的收藏者、文博专家这些都是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这里面水太深,外行人更不懂了。”估计谁再质疑,邵副馆长可能还会说出“这里面水很浑”。
  是啊!对一个“博物馆”何必当真呢?要是建一个猪八戒故里,谁说见过二师兄的尊容?这就属于“建的是博物馆,玩的是概念”。在所谓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泥石俱下的大潮中,冀宝斋博物馆只是浑水中的一条鱼。
  稿源:荆楚网
  作者:知风

坚持是一种美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