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由湖北省安监局、荆楚网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基层安全卫士”之“荆楚网友走进宜昌安监”活动正式启动。10多名来自荆楚网东湖社区的网友在宜昌市安监局矿山科副科长吕红的带领下,来到当阳市石膏矿厂,深入地下100多米的矿井,切身体验了基层安监人的责任和辛劳。
当阳市石膏矿位于该市河溶镇高店村。正式下井前,记者和网友一行首先进入更衣室,从内到外换上了矿工行头——灰色工作服,红色矿工帽,黑色胶靴和矿灯等。考虑到网友们都是初次下井,穿戴完毕后,矿井工作人员开始讲解注意事项。根据安全规定,下井时不仅禁止带打火机等,连手机也不能携带,因此很多网友都趁下井前的短暂时间纷纷拍照留影。
“这是罐笼。”矿井工作人员把大家带到井口,指着一个电梯模样的升降装置,“今天,我们要先下到巷道中,然后再步行前往作业面参观,最后通过安全通道(通风斜井)升井。”
在做好准备工作后,罐笼开始运行,下行30多米后,黑暗渐渐包围了大家,网友们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打开了矿灯。越往下,越感觉阴暗潮湿。随着“砰”的一声罐笼着地,一条昏暗的巷道出现在众人眼前。
进入巷道后,正当网友们好奇地打量四周时,吕红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开始了当天的工作。带着专业设备逐个检查井下水泵房、巷道安全设施、通风条件等,一路上他们边走边看,不时停下来询问工作人员有关情况,并将问题仔细地记录下来。
网友跟着工作人员在巷道中缓慢前进,越往深处走巷道越干燥。透过灯光可以看到,巷道两边堆放着不少矿渣,矿道中央铺筑了铁轨用以运送矿石,巷道内漂浮着一层粉尘。走了许久,大家到一处采矿作业面,几名工人正往矿车上装矿石,每块矿石都有几百斤。据介绍,由于条件所限,目前的采掘工作有些地方仍需要人工作业。
在矿下行走了1000多米后,网友们来到了通风斜井准备上升到地面。通风斜井内凉风习习,井口上方巨大的鼓风机将外面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的送入井下。升井途中,大家要走过两个上坡巷道,第一段长达100多米,行走时必须扶着旁边的护栏。第二段是一段90多米长、坡度达35度的陡坡,道路十分湿滑,而且没有护栏,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滑下去,不少网友走完后仍心有余悸。
中午时分,网友和随行记者全部安全升井。走出矿井,重见阳光,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很多网友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而吕红一行则顾不上休息,一出井就直奔矿井工作室,向矿上的负责人指出需要整改的地方。记者看到,此次下矿检查,安监工作人员发现了13处安全隐患,还测量了3页相关的数据。
由于时间关系,并出于安全考虑,此次下井网友们并没有走完全程。即便如此,不少网友依然表示感受深刻。网友“灵狐”说道:“在短暂的两个多小时的体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矿工们的辛苦和特殊——每天工作在地下,这个没有日光的世界跟矿石打交道;同时对安监工作,尤其是基层安监员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对为矿山安全生产付出辛勤劳动的安监卫士感到由衷敬佩。”荆楚网消息(记者 张城、通讯员 付婧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