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江汉风A

【学术贴】江汉平原方言语音的几个特点

  [复制链接]
来自
陕西
精华
0

10

主题

656

帖子

807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07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4-8-17 15:4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荆襄子弟 发表于 2014-8-17 15:03
哦.是你发的啊!
南宋光一个郢州(钟祥+京山)就近30万...何来京西南路才2万还加上南阳?郢州不是京西南 ...

我还可以告诉你,元丰3年《中书备对》,也就是国家公文记载的,京西路14州1府1军计79县,有主户38万客户27万合计65万户,男性110万,壮丁67万。但由于成为金宋对峙前线,户口开始大大减少。
到宁宗嘉定十六年,京西路户六千二百五十二,口一万七千二百二十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0

10

主题

656

帖子

807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07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4-8-17 15:4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楼上的口都是男性,宋朝不统计女性人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0

10

主题

656

帖子

807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07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4-8-17 15:5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淡然东湖 于 2014-8-17 16:28 编辑
荆襄子弟 发表于 2014-8-17 15:03
哦.是你发的啊!
南宋光一个郢州(钟祥+京山)就近30万...何来京西南路才2万还加上南阳?郢州不是京西南 ...

再告诉你一点,元朝增置行省后,路、府2级大批发都不值钱了,元朝所谓升府也就是个名。明初始重新整理区划,按户口人丁重订品级,人口损失太多的地方如蕲黄地区就并治了
你列举的那些东西只能反映你根本没懂

补充内容 (2014-8-19 05:44):
有点不谦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0

10

主题

656

帖子

807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07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4-8-17 15:5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淡然东湖 于 2014-8-17 17: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0

10

主题

656

帖子

807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07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4-8-17 15:5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淡然东湖 于 2014-8-17 17: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0

10

主题

656

帖子

807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07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4-8-17 15:5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荆襄子弟 发表于 2014-8-17 15:03
哦.是你发的啊!
南宋光一个郢州(钟祥+京山)就近30万...何来京西南路才2万还加上南阳?郢州不是京西南 ...

郢州近30万那是北宋崇宁年间,谢谢,遭战火以前,不是南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2

3428

主题

6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7092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4-8-17 17: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全国说赣语的人口有超过5000万吗? 被大冶之心骂着北侉子,操着北方官话的人口(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直接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你一句话就骂了一半的中国人,我个人认为很不妥也没必要!有本事你说赣语的就永远别到北方去说普通话啊!鸠舌鸟语一样的,没完没了!如同井底之蛙,整天纠结什么北方南方,以为挂上南方,好像就是高大上,其实南方富庶从来就指的东南沿海,苏南,浙江和福建的部分地方(浙江福建一些内陆地方一样穷)!和说赣语的区域没一点关系!说到底就是你的虚荣心在做怪!
     江西,北宋之前在中国历史上完全找不着北的地方,毫无存在感!为什么会在宋朝,元朝,明朝有了一点进步?还不是因为北方人中原人大量南迁到江西造成的相对繁荣!再来说说西南官话,西南官话是官话,只要是官话就能和其他地区的官话基本互通,参考四川人和陕西人,河南人之间的交流,基本上用各自的方言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再南北也是官话!而赣语则完全没这种可能性,说赣语的人就是到湖北境内也只能改口普通话或西南官话才能通行!
      我家的族谱记载也是明朝从江西庐陵,也就是现在的吉安,迁徙到湖北的!但是这仅仅只是说明本人祖上曾经在江西生活过,能说明什么?就算从明朝开始算起,到现在也近700年了,6,700年是什么概念你知道吗?别整天叫唤的好像江西人都是湖北人祖宗一样!劳资非常反感这样的说法,按某些人的说法,湖北人不认同江西人是自己的祖宗就都是北侉子了,你们这样搞和古代文字狱有什么区别?那河南人说河南人是中国人的娘也不是没一点道理的!类似的还有什么湖广填四川,难道现在的四川人就一定要和我们湖北人来点直接的关系,这个年代更近,但事实上呢? 某些人根本不懂入乡随俗这一定律,中国这么大,各地物产风物都差别很大,有的地方形胜通衢,有的地方险峻闭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东人到北方大草原生活几代也能像北国人一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彪悍的蒙古人,满洲人到江南几代也能变的纤柔文弱!别那么肤浅了好不好,多出去游历游历对你自己有好处!
    最后再来说说鄂西北地区,鄂西北自古就是南北文化交流碰撞之地,地理原因造就了襄阳人兼容南北的性格,整个城市非常的包容。襄阳在三线建设时的外来户岂止十万,算上他们的家属和后代,几十万人是有的!不管是四川人,上海人,武汉人,江汉人还是陕西人,东北人,河南人,山东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现在都融入了这个城市。湖北各地的地气都不一样,凭什么要求别人和你一样? 别说国内,现在什么年代了啊,都地球村了,黄皮白心的人难道现在还少???

参考文献资料:
相对于中原和江淮来说,江西仍是较为平安的区域,吸引了不少北方流人来此避难。如,赣境腹地的泰和县,当唐末战乱之际,“四方大姓避地者辐辏而至,曾自长沙,张自洛阳,陈、严、王、萧、刘、倪等族,皆自金陵而占籍焉,而生齿之繁,遂倍蓰于旧。”
于是,大批移民从中原、江淮、荆襄乃至赣北赣中进入这一地区,成为了“客家先民”。。。。。。。使唐末以来的北民南迁运动,象波浪一样地持续着。
北方汉民的大量入迁,促进了赣闽边区的进一步开发。于是,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两地不仅设治增加,而且户口大盛。赣南,唐元和中(816—820)有户26,260户(《元和郡县志》)。北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从虔州析出南安军,两州军共领13县。至元丰年间(1018—1085),在籍户口(主、客),南安军35,799户,虔州98,130户,两州军共计133,929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5倍多。闽西,唐元和中有户2,618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增设上杭、武平二县,共领4县。至元丰年间,共有主客户81,454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30多倍。赣南闽西两地元丰间户数共计215,383户。北宋末年,赣南人口继续增长。据崇宁元年(1102年)的统计,虔州有户272,432户,南安军有户37,721户,两州军共记310,159户(此时不见汀州的户口统计)。如果按每户5口计算,则此时赣南人口已经达到155万。如果加上接壤地汀州的人口,其数字当突破200万。这么多的户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49

主题

1594

帖子

202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25
QQ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4-8-17 18:3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荆襄子弟 发表于 2014-8-5 00:11
湖北的主流方言就是武汉到荆州一带,泛江汉平原一带。
武汉地区,荆州地区,天仙潜地区,荆门地区,汉川, ...

不是所有的潜江人都说搞么家,你到高石
碑,浩口,王场,积玉口,看看是不是说的搞么家,都是说的搞什马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49

主题

1594

帖子

202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25
QQ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4-8-17 18:37: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小潜江都有很多种不同的方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0

10

主题

656

帖子

807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07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4-8-17 20:0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荆楚雄风 发表于 2014-8-17 17:03
请问全国说赣语的人口有超过5000万吗? 被大冶之心骂着北侉子,操着北方官话的人口(东北官话,北京 ...

宋朝北方家庭人口比较多,南方流行小家庭人口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