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整修的遗址
陆才林老人现在是遗址的守护人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标语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徐道发 通讯员 向权/文 汪泽栋/摄)1923年,大冶铁矿下陆机修厂工人举行了黄石地区工人运动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这次罢工的工人聚集地就在下陆湾——现在的下陆工人俱乐部革命遗址。
今年上半年,下陆区启动了江南花园二期保障性住房项目,该项目就在下陆湾。为了保护这一革命遗址,下陆区更改规划设计方案让路文物保护。据了解,这一让路,增加成本近千万元。 历史斗争 声势浩大的大罢工 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此期间,黄石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下陆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这次罢工成为当时全国工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相关史料记载,下陆大罢工是由大冶铁矿下陆机修厂工人俱乐部领导发动的。
1923年1月13日中午12时,一辆贴着“罢工”字样的火车头从车库开进车站,工人丢下手里的工作,举着写有“罢工”字样的三角旗,从机器间、火车站、材料房冲出来,高喊:“罢工了!”罢工号角由此吹响。
罢工开始后,汉冶萍总工会为了加强斗争力量,以所属五大工团即大冶铁矿工会、安源路矿工会、汉阳钢铁厂工会、轮驳工会和大冶钢铁厂工会的名义向汉冶萍公司及大冶铁矿提出增加工资、兴办教育等八项要求。
罢工爆发后,铁矿矿方鉴于安源煤矿工人罢工的威力,不敢采取武力镇压的办法,企图以长期停工、不发工资拖垮工人来抵制罢工。在这种情况下,汉冶萍总工会、黄石各厂矿工会发动工人开展募捐活动,他们给罢工工人送去大批的物资。这样,罢工工人在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坚持了下来。
为了维护工人的生存权利, 汉冶萍总工会一方面致函警告矿方,另一方面派安源路矿工会骨干余江涛来下陆指导罢工斗争。2月3日,余江涛、赫惠林等谈判代表到石灰窑与矿方代表谈判。为了把谈判情况及时传到下陆,罢工工人想出一个“活电话”的办法,从石灰窑到下陆15公里的路上,每隔一段距离站一人,传递消息。谈判时,矿方再行拖延战术,拒不接受条件。 消息通过“活电话”很快传到下陆,罢工工人愤怒万分,500多人的罢工队伍,高举着“争取胜利”的大旗,浩浩荡荡奔向石灰窑,包围了矿方大楼。大旗矗立在门外,罢工队伍规定,旗举人站、旗放人坐、旗摆就喊口号。罢工队伍纪律严整,吓得矿方代表脸色惨白、目瞪口呆。在这样的威力面前,矿方终于屈服,接受了工人提出的增加工资、兴办教育等条件。自此,下陆大罢工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下陆大罢工持续了22天,这是湖北地区工人运动史上最长的一次罢工,充分体现了黄石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对黄石工人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