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水晶苑 于 2014-12-9 16:32 编辑
登随州洛阳银杏谷——美在坚持!
水晶苑
“世界银杏看中国,中国银杏看千年银杏谷”.千年银杏谷位于湖北随州洛阳镇,从高速下来就是洛阳镇古街,穿过小镇沿着一条河一直向前行驶2里路程,一副古朴醒目的门楼跳入眼帘,“中国千年银杏谷”金色大字在门檐上闪光。这是一条唯一的公里通向银杏谷,沿途溪边、村落,道路旁皆有银杏,金秋时节一定万分壮观。
银杏,春天发芽叶茂翠绿,直到秋天才开始黄,片片如金,高高的挂在半空,在阳光下金灿灿。11月.28日已经冬天,随州的气温在摄氏3到10度,我到达的那天已经是几场雨后,银杏叶纷纷落地,我想,那种金色的世界已经是无法见证了,要看满地铺金的恢弘和朦胧般的冬残也许还得看运气了。
错过节令实乃可惜,巴望能够寻觅到一点点宽慰,盘山路被昨天的雨清洗的洁白,早起太阳露了脸,气温却很凉,朝山岚望去,一路银杏树已经白衣,杉树红红,只有少许的矮小常青树绿叶点缀。大约走了五里地,来到九口堰,这里有革命苏区纪念馆,也是观银杏的风景区,且树干光秃秃了。
此时进山观银杏估计收获渺茫,猛然转弯处有一户人家门口远远能看到黄黄的银杏,我们喜出望外下车绕过小道,来到这家院外,中年村嫂坐在门前纳鞋底,我们怯怯的问能否拍几张照片?村嫂很温和的笑笑说:你们拍吧!我们也不舍得肆意践踏那金色的地毯,围着树周的落叶看角度拍。这户人家挺善解人意,在大树下放了一个木梯,大家的眼睛盯着这木梯笑道:能站在木梯上拍一张合影该多美啊!村嫂依然是甜甜的笑着说,拍吧。我想这木梯放在这树下,估计在旺季是用来收费观赏的,于是我说:你看收多少钱,我们付费。村嫂说现在银杏叶没有掉的已经不多了,这个时候来观赏我家银杏也算是缘分,么说钱。啊,随州人如此随和,洛阳古镇人如此淳朴,给人的是一片与银杏叶一般金色的心。
这家的银杏枝大叶茂,满地金黄,在这种时节它孤独的绽放异彩,十分感人。估计是朝阳,地质气温暖和一些,所以叶子掉得晚。村嫂说这树是公公辈就有了,她只和这颗银杏树相伴了20年。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白果要二十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所以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
回到大路依然沿着小河向山里去,到达了胡家河银杏风景区,河床两岸的村落以及山岚都是银杏树,可惜叶子掉得差不多,只有少许的幼小银杏还存留黄叶,这里最大一颗银杏已经是2258年,这颗银杏树王它见证无数个朝代,历经过无数沧桑与变革,比纪元还早几十年,实为罕见的活化石。银杏们都泄了装,露着白白的树干迎着冬天的风雨,将饱餐冰天雪地的愠色,等待来年…..
山里的老婆婆们在岸边大树下摆了小买卖,有田七,灵芝,蘑菇,何首乌,干野菊花,黑木耳,拐枣,花生,蚕豆,瓜子,红薯片,熟玉米包等,都是山里土生土长的好东西。
洛阳镇的亲友说,现在都是残败景色,枯木凄婉之时了,我们打道回府吧?我于心不甘,不到长城非好汉!我问这就是银杏谷吗?他说不是,去银杏谷还要走十里地,应该和这里一样凄婉。我婉转地说:回去也行,只是这样好的天气回去也没有事情,不如当是爬山锻炼,我们弃车徒步再向山里走走吧。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不觉到了山顶,然后一个大下坡就是银杏谷。
谢天谢地,湖家河离银杏谷并不是很远,而且这里风景独特,还有大颗的银杏依然风骚,满地黄灿灿,那场景十分气派,真是让人欢喜雀跃。整个谷里恰似三千年的石磨文化博物馆,凡路皆石磨铺起,上百万个石磨来自二十多个省市,一条条石磨古道穿越三千年华夏文明,一条条石磨踏过大半个中国,创下世界纪录。诞三千年古民居景观和农耕民俗生活方式,这样的风貌绝无仅有。
银杏的株干非常挺直,枝干非常繁茂,摺扇形的叶片金黄,宛如东方一圣者,更是中国人文的生命纪念馆,距今已三千年之高龄。是世界之奇树,为我中华洛阳古镇之骄傲。自然界无情的千年变化,也没有摧毁掩埋银杏的身躯,虽然冬天的北风无情,银杏泄下叶子,玉骨冰肌不低头,待到春风时再织新绿。
同一地理位置,气温的影响不尽相同,谷里谷外各是一片天。一路二十里地的枯残,误导许多人打道返程 。可见人们用普遍性断定一切事物,其实是不公平,往往个性有着不同凡响的代表意义,土壤和环境造化人和物,一切在于坚持。谷里的银杏坚持了三千多年,它风采独具,是北纬30度又一奇迹,成就了十里画廊,留下308株千年活化石,形成了世界最大的银杏群落。那生活呢?
由此想起乔.贝利的一句话“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工作亦如此,生活亦如此,学习亦如此。传说毕竟是传说,只有真正脚踏实地到达目的地,才能见证辉煌,感受过程的美。
2014.12.4.
走在长貹街上
水晶苑
长胜街,一个传奇的地方,一个革命的摇篮。在荆楚网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七里坪,参观了长胜街。
长胜街长约690米,宽约7米,南北有城门楼,街道两边一色的青砖黑瓦,木格窗户木板门。地面花岗石条砌成。屋顶檐阁独立,有龙蛇鸟兽造型装饰,完美的古色古香。错落的房屋间或有巷子,一眼望去,庭院深深。
介绍说红安县曾经涌现了两百多位将军,而七里坪这个小小的镇子就占了一半多,有143位将军。那么这里又走出了多少个军人呢?这是一个很震撼的数字,可以想象当时的老百姓对封建军阀、国民党痛恨的程度,我感觉几乎家家有人参加革命。同样的土地,而这里的人民革命觉悟如此之高,令人折服。
小小的七里坪只有362平方公里的土地,曾掀起了巨大的革命风浪,红四军组建指挥部就在这里,著名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就在七里坪。波澜壮阔的革命风潮,不知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
走在这样一条街上,满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在烈日高照下,尽管暑热逼人,但大家参观的激情依然很高。如今的街面基本保持1930年的风貌,保留有早期的红色银行、工会、客栈、当铺,徐向前的旧居,郑位三革命事迹陈列馆等。长胜街既是革命文物,也是传统教育、旅游观光的好景点
红安因有董必武、李先念、郑位三、徐向前等人的带领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七里坪人紧跟这条革命路线前进,在中国史册上留下了瞩目的一页。
同样是革命老区的阳新,却树立着另样一种碑,“阳新革命烈士纪念碑”埋下了二十多万阳新烈士的忠骨,这比红安要多六万多人。人们称红安是将军县,是烈士县,我则认为阳新县是第一烈士县。为什么第一烈士县的将军数量远远不及红安县呢?四月份我参加荆楚网组织的活动时,就闪过这样的疑问。带着这个问题,我这次到红安参加活动,两县比较,我推测出其中的三大原因。
红安人最先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其代表人物就是董必武同志。董必武青年时代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0年在湖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1927年11月至2月的黄麻起义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敢于担当的革命将领和人物。黄麻起义是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农民武装起义,其中从黄麻起义走出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有4位,开国将军25位(含大将2位、上将6位、中将6位、少将11位);而作为黄麻起义策源地的红安县,则不仅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和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而且产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共和国主席和61位将军(其中上将8名、中将10名、少将43名),
比起黄金水道长江之滨的阳新,红安一直是地处深山老林中的革命根据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七里坪成为了培养抗日队伍的重要基地。1937年8月,在鄂豫皖坚持斗争的红二十八军及各地便衣队奉命集结七里坪地区。1946年7月,中共黄安县委在七里坪组建了县游击大队,1947年,他们与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在七里坪胜利会师。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成为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武汉南京的尖刀之一。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将战火引向了国统区。
这些历史的经验,对于创业在市场经济的人来说,还颇有借鉴的意义。要创业,或者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得抢占先机,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才有创新的制高点;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敢于担当中体现自己的杰出才能,脱颖而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借势发力……。
当然,无论是走在阳新,还是走在红安,我心中永远矗立着烈士的丰碑;回首历史的天空,无论是第一烈士县还是将军县,我永远珍爱烈士鲜血浇灌的胜利之花!
长胜街,古往今来只有七里坪人善占先机、敢于担当、借势发力,他们创下了历史之最。如今的长胜街住着一批烈士的后代,他们生活简朴,家用古朴。革命老根据地的长胜街,孕育了一个个将军的长胜街,是那样的谦和和务实,他们没有都市的豪华大厦和粉饰,有的是享受田园山水、感悟大自然的清静和自然。
我在想,长胜街是不是又在开拓打造一个新的世界:当人们日益厌倦了城市的喧闹、雾霾等等,长胜街是最理想的世界。来吧来吧,这里不仅能领会今天胜利的来之不易,也能大口大口吸进毫无纤尘的大自然氧气,这里才是生活、休闲的美好去处!
2014.7.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