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316|回复: 9

武大教授秦前红:故乡仙桃三镇城镇化之忧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5-2-25 19: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楚风仙韵 于 2015-2-25 19:42 编辑

      当下中国进行的城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官民共谋的结果。官方借由城镇化来拉升经济增长,扩充土地财政,推进规模农业的试验。民间对城镇化的诉求则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诸如寻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以及投资不动产让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等等……
  因为城镇化是自发与自觉间杂而行的,且因为在人口众多如斯的中国开展城镇化并无先例可循,所以对待城镇化不可率尔操觚,操切冒进,反而更应如临渊履薄一样惕然警然。
  上述说法既非盛世危言,亦非杞人忧天,而是有着某些确切事实的支撑。当然更为完备充分的调查需要借助科学方法来进行,那属于严肃科学研究的畛域。我在下面仅仅罗列一些春节期间亲历的问题。
  借着春节寻亲访友的机会,我在两天内参观了老家仙桃的三个乡镇,即西流河镇、沔城镇、陈场镇。这三个城镇中,沔城镇曾是江汉平原上的历史名镇,是湖北省的惟一回族自治镇。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建制有15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郡、道、府、州、县的治所,也是仙桃原县城所在地,这里的居民有回、汉、蒙古、土家等族,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即在此地揭竿起义,另外两镇则由原来人民公社转化而成。三镇镇区人口在三到五万之间,镇区面积在2平方公里左右,但三镇镇区人口和面积近年来均呈现迅速扩张之势。三镇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尽管有各自不同的镇情,但共同面临的问题是:
  第一,供水脆弱。理想化的城镇居民供水水源除了充足的常用水源,应该另有战略储备水源,以备天灾人祸发生时之需,且常用水源应以优质安全的地面水源为主。但颇令人忧惧的是,这三个镇目前竟然全都依赖单一的地下水源,水质也并不能得到稳定可靠保证。湖北省历史上号称千湖之省,仙桃更是湖泊密布、沟汊纵横的水乡泽国,如今却沦为无水可用的境地,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以粮为纲的目标导向下,开始了一轮疯狂的围湖造田运动,毁了巨量的优质湖水资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乡镇企业发展而兴起的小造纸、小化工、小纺织以及农药、化肥的过度滥用,大面积污染了纵横交织的河水资源。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更是萧瑟秋风,江汉平原上的各市县在GDP政绩观的支配下,不惜以邻为壑、竭泽而渔,竞相争办重化工企业,使得污染由地面向地下延伸。如此怪状如不加控制,偌大的江汉平原也许某一天将沦入无一片净水可用的危局,城镇化自然会因重疾而终。
  第二,垃圾围城。无需刻意寻找,在这三镇随处就可发现大量裸露的垃圾,流经镇区的河流无一不是垃圾漂浮、污水肆流。曾经四海闻名的沔城藕原生地——莲花池,也是满目污秽不忍卒睹。按理说后发的城镇完全可以鉴之既往城镇化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惜乎近三十多年来国人都在重复吞咽“先发展后治理”的苦果,且为以往更盛。严格的垃圾分类、科学的垃圾处理设施受制于财力无从谈起,相关的垃圾处理制度更是形同虚设。简单粗糙的垃圾收集处理作法不堪承受现代化城镇建设之需,其结果只能是“日暮乡关何处似,垃圾成灾使人愁”。
  第三,规划无序。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并无成熟的理论指引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大数据时代似乎亦无对刚性化城镇需求的准确测度,集权财政体制下城镇化建设的转移支付几乎是杯水车薪,地方官员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正好借由城镇化之名坐实土地财政的路子。缺失城镇文明规则意识的新入居民因为没有严格制度的硬约束,竞相路演公地悲剧。于是乎乱搭乱建、僭建滥建成风,给未来可能留下无数建筑质量安全、消防事故隐患。现代化的城镇文明必须匹配美学意义的规划,一个城镇所必须具备的元素,比如绿地、公共娱乐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商业设施等等合比例的配备,但这些都因为财力瓶颈或者简单的功利计算而付之阙如,从而导致与城镇化反向而行的文明沦陷现象。
  囿于时间和观察力所限,我所观察的城镇化问题当然只是皮毛,甚至可能未必准确。但因为对那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的热爱,所以对于深度影响父老乡亲未来生活的城镇化不得不生切关注。惟愿城镇化一路走好!(作者为秦前红,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仙桃市陈场镇人。)

江汉明珠仙桃——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中国黄鳝之都
世界无纺布之都
亚洲体操之乡、世界冠军的摇篮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花鼓戏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皮影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3

3039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2568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2-25 19: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了仙桃乡镇的要害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福建
精华
0

81

主题

860

帖子

234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40

IP属地:福建省漳州市

发表于 福建省漳州市 2015-2-25 21:4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环境,土地,地下水破坏了,也许几百年也难恢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2

主题

269

帖子

278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7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2-28 06:26: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通海口镇好,河水无污染,清澈见底。陈场沔城西流河新里仁口的化工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

277

主题

4147

帖子

5338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338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2-28 09: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的吃喝拉撒有一套循规的循环,拉撒物存放在粪池、粪坑里,存差不多一个季节,就挑到天地里种粮食浇菜园,提供人们吃喝,人们吃喝够了,又欢快地拉撒,周而复始,自我循环、自我净化。
如今循环链断了,拉撒物几十年越堆越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9

主题

145

帖子

24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41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5-2-28 11:3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71

577

主题

3798

帖子

5171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71

东湖彩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5-2-28 12: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污染是个问题
有病没病,都是郑场人;
有房没房,家在花园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6

主题

4263

帖子

58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1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2-28 22: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教授说得真好。
我也春节开车去了我幼时生活的村庄,虽然到处是楼房,但感觉不到小时候的美好了。村里的小河,可能是冬季的原因水很少,黑乎乎的,很明显已经污染了,河两边到处是垃圾特别是塑料垃圾,一些村民习惯把垃圾往河里倒。塑料垃圾是不容易降解的。我小时候是没有塑料垃圾的,生活垃圾也要留作农家肥。
我小的时候村民家家户户是在河里挑水洗菜淘米的,肉眼就可以看见餐子鱼在河里游。现在家家户户用了井水,河水已经不能饮用了。
沿海的一些污染企业利用了内地急于GDP的心理,向内地转移,而我们不但不拒绝反而优惠的给土地给税收政策。江汉地区地下水丰富,一旦污染了很难治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6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65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5-2-28 23:1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湖泊沟渠都淤蒙了每 年国家出钱清淤都是闹哈眼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28

帖子

5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4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5-3-3 19: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良心的学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