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
上士

- 积分
- 552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红安(原名黄安)其实很红,它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也是孕育将军的摇篮,这里走出了223位将军,其中有两位是共和国的主席——董必武,李先念。红安,一座熠熠辉煌的“将军城”,这不仅是一个“中国之最”,而且也一个“世界之最”。
来到红安快一个月了, 这个中国腹地的小城,这个大别山的小城,这个离武汉只有120公里的小城,从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到今天已经到了88年。
88多么吉祥的数字,要得发不离8,168888,读起来爽口顺心。可是红安并不发。它穷。从南京来红安的路上,列车会经过安徽的六安,有人说六安和湖北的麻城一样是:”穷山恶水出抢匪“的地方。当火车到达六安,远远地看六安城,它并不小,有大城市一样鳞次栉比的楼群,那些楼群都似新开,排列有序地把城市拉得又长又宽,怎么也看不出它的穷山恶水。
从汉口的新荣客运站坐上开往红安的大巴车开始,就觉得确实不一样了。
首先这大巴就是陈车旧马,脏兮兮的座椅靠垫,不开空调,也许是没有空调。很难相信这是都市大巴,我只能把这巴士与颠簸在乡村公路的客车关联。
红安中心城离武汉中心120公里,而红安并不是我想象的丛山峻岭,它处在平原里的山丘,它处在山丘里的平原,大别山还要北去。
红安不红,因为它的交通不便,因为它还藏在春闺不被人识。
坐在去红安的大巴上,看着旧的不能翻新的座椅,被廉价的椅套罩住,无奈由心而生,如果这是一次旅行,对旅人来讲这车太旧了提不起旅人的情绪,对回家的游子游子来说这车是不是有点老了-我担心它跑不快。
我在安徽的马鞍山市生活了几个月,每次坐车往返江苏的南京和马鞍山都觉得是愉快的旅行。无论是从南京或是马鞍山乘车,都是流水班车,满员就走,绝不多带一人。站对站中途不上下乘客。这快客干净舒适,坐在上面心旷神怡,难怪马鞍山人爱去南京逛街,他们去南京实在便利,全程高速,到南京后坐地铁的坐地铁坐火车的坐火车,不用倒车。现在我才真正的体验了江苏越来越富裕,因为他们的路修得好,他们的快客运输不问边缘,安全,畅通不愁你的出行不快乐。
红安就在武汉边上,可是出行并不容易。在汉口火车站下车必须倒地铁到汉口新荣汽车客运站,这中间还有一段必须步行。地铁票四元。如果是南京坐地铁相同的距离是两元。
在新荣客运站去红安也是流水巴士,不用等太久巴士就出发了。不过巴士还得在城里穿行十多分钟才大致脱离汉口拥挤的车流,才可以上一段看似高速的高速通道。如果就一直走下去也不错,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巴士不在高速上行驶了,还通过了一段黄沙翻滚弯道而行的在建公路。我不明白巴士为什么不走高速,快到红安时巴士终于上了一条宽阔的大道。
这红安也真够绝的,它的客运站简直是小气,它低矮陈旧与周围的店铺比高低,心细的可以看见,遇到我这个大意的外地人根本就找不着。那天要去七里坪为了去搭车我跟了老K过去,才发现原来我们坐3路车时已经多次经过那里竟然不被我所见。
红安很红,红在它有14万优秀儿女在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革命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可是这里的烈士陵园游客寥寥,这里的七里坪-列林市寥若晨星。
过去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现在我倒是觉得到红安也好比有天堑之阻,有高山之隔。
作为湖北人,我并不认识红安,对红安的了解远不如与它毗邻的麻城多。“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的这句词竟然出现在南京玄武湖的一块直立的石头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