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上士

- 积分
- 649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5-7-17 23: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行了.我需要证实一下你接受的知识才好回答你。.因为在你首问中,实在看不出你对历史、社会、人性有没有基本的判断能力。
《历史的拷问》一文,是对中国近代国耻,提出全面的反思。文中指出,无论是清末,还是日寇入侵,为什么在决定战争胜负第一因素的“人”,在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反而屡战屡败?那时,人虽多,却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为什么没有凝聚力,是因为没有自信,没有精神,没有尊严。甚至有枚不胜举的败类,为了自保,不惜卖国求荣,充当汉奸,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蚊穴。这些败类、这些人格精神上的虫蚁,这些汉奸,出卖祖国,与侵略者里应外合,串通一气,才是造成国家失败的根本原因。
文章的意义在于,在当今社会,虽然不是战争年代,却仿佛看到一些非常危险的迹象,,同样的迷失,自私,见利忘义,没有骨气,没有精神,好坏不分。所以我认为,《拷问历史》一文适时的推出,真乃警世之音!
网络中,从跟帖者对这篇文章的态度也不难看出,所有靡靡之音,在今日的中国,反映出来的正是汉奸卖国贼贱性与本质,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什么都是别人的好,反正自己的总是错的,大有把不得别人来侵略、掠夺、战领、取代而后快之意。或许有人认为,不同的声音,乃至幸灾乐祸的心态,仅仅是对当局的不满。但是这篇文章揭示的历史背景,说的是清末、蒋伪时代的中国社会状况,《历史的拷问》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民族失败提出批评、拷问,目的是警示中华民族,应当吸取惨痛教训,避免重蹈覆辙,避免国破家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