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简安然 于 2016-2-18 22:58 编辑
( 图一: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饭)
大年初二,两个小姑子都带着老公和孩子回娘家来给公婆拜年。茶几上,婆婆早摆满了糖果点心,还有开心果和花生瓜子等。
小姑子们和孩子们的到来,让婆婆喜笑颜开,一个劲抓着徐福记糖果和旺旺米饼往孩子们面前塞,几个孩子只是礼节性接了些后,就连连摆手再也不肯拿了。在沙发上坐下来后,孩子们对茶几上一堆点心视若不见,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玩手机。婆婆不断叫着孩子们的名字说:“吃呀、吃呀,都是正宗的,好吃的很”、“吃点、吃点,快吃点”。
孩子们开始还应一下,后来都自顾自己玩,都不屑搭理了,大姑子看不过眼,对婆婆说:“妈,要吃他们知道自己拿的,别喊了。”我在一旁也说了句:“吃的东西太多了,他们都不稀罕啦!” “唉,这些伢们喊着吃不吃,真是太幸福了!”婆婆突然发起感慨。
“那是,哪像我们小时候,为一根麻花还挨打!“婆婆话音未落,大姑子就幽幽来了一句。姑子的话勾起我的兴趣,忍不住问怎么回事,她却不语,倒是婆婆,快人快语说:“为么事?还不是为了好吃!”接着随年纪渐长开始爱叨唠的婆婆详细说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事情是这样的,那年老公生日快要到了,当时是70年代末,社会物质普遍匮乏,生在农村的老公家里条件也不好,但有着重男轻女思想的公婆对老公格外疼爱。在老公生日的前一天清早,婆婆特地让公公去赶集割些肥肉,再买两根麻花回来。肥肉炼油用,麻花是准备隔天给老公做生日礼物。谁知当天下午,大姑子放学回来肚子饿的咕咕叫,大人又都还在地里干活没有回来,她便在家里到处翻找吃的,最后在碗柜上面的屉子里翻到那两根用纸裹着又套上塑料袋的麻花,让她好不欢喜。不过她也没敢立即吃,两根麻花在手上拿着摆来摆去,后来耐不住肚子实在太饿,她打算吃一根,另一根原样放好。很快一根吃完,香喷喷的味道惹得小小年纪的她肚子里馋虫更活跃了,见大人们还没有回来,就索性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把另一根麻花也吃了。
第二天早上,婆婆打开碗柜抽屉,麻花却不见了!她吃了一惊,连忙去问公公,公公说买回来交给她就没动了。刚磨磨蹭蹭穿衣服起床的大姑子隐隐约约听见外面的说话声,知道事情不妙,加快速度穿衣,早饭也不吃,抓起书包就要往外跑。这不同寻常的行为自然让公婆明白了一切,性急的公公拦住要跑的大姑子,扬手就是一巴掌,不偏不倚,正打在大姑子右脸上,留下几个手印……说到这里,婆婆有些无可奈何对着大姑子笑着说:“那时候条件太差了,也让你们跟着吃了不少苦。”婆婆还接着说,当时家里虽然惯着我老公,可老公也受过苦的,最难忘一次是九岁时,大人去上工,他在家里一个人烧火做饭,结果没来得及塞进灶里的棉花杆烧到他的眉毛上,差点破相。还有一次,公公在地里扯回来一根甘蔗,老公拿菜刀分甘蔗,小姑子等不及刀落下就伸手去接,结果不幸右手中指被刀砍刀,留了很多血,老公甘蔗没吃着,还被他爹狠狠揍了一顿……
听婆婆说着老公兄妹小时候的这些糗事,我不由想起那句“说多都是泪”的网络流行语,不过往事也已往矣,如今我们生活都吃穿不愁,还挑肥拣瘦想着法子觅新鲜寻花样吃法;再看看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各种补钙补锌滋补品、零食和饮料喂养,大了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常常被我们求着吃这吃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图二:老公给婆婆点上生日蜡烛) (图三:老公和小姑子一起陪婆婆吹灭生日蜡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