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老人说家事——人生需感悟感知
水晶苑
曾经过年是母亲亲手做的新衣服,是一家人围着擀面包饺子,是姊妹期盼过年父母发的压岁钱,是一家人围着火炉听父亲讲故事.....
年三十,父亲用一个大火盆把柴架起来,红红火火,满屋温暖。虽然大柴兜时常冒出浓烟,有时呛得人眼泪直流,但是孩子们依然开心,并唱着歌谣:烟儿烟儿别烟我,烟那墙角的黑耳朵;烟儿烟儿别烟我,烟那不行孝的哈子货。虽然唱的是歌谣,但大家都不愿意被人认为是怕烟不孝顺的人,都不好意思说好烟啊,或躲到旁边去。
柴火生好了,那时候虽然没有春晚,有着比春晚更难忘的时刻。茶几上摆了许多好吃的,大人孩子都可以尽情享受。二妹最会献殷勤,端来一杯好茶递给父亲,然后大的小的都缠着父亲讲故事。一年下来,只有此时,才能坐下来感受清闲。父亲的三国讲的最精彩,没一篇故事都能透着一些人生哲理。如:讲长坂坡子龙七进七出救阿斗,赵子龙威武勇猛,杀出重围,当把阿斗交于刘备时,这阿斗居然睡着了的可悲可叹。也注定后来阿斗的无能,蜀葬送在他的手中。父亲说这故事寓意人要有感觉和感知,从小看到大,有用无用都在细节中看到。父亲说小时候爷爷把扫帚故意放在进门的地上,以此来观察二个儿子的未来如何,大伯进来的时候是从上面跨过去的,爷爷说他是个冲天昏,做事无结果,人生命运怕也是无收底。父亲进门的时候是把扫帚捡起来,放在墙角边。当然后来大伯和父亲两个人的结局自然不一样。谆谆教导我们人要主动,懂得爱家爱人,无论年龄大小,要知道家庭冷暖和不容易,要有一份热发一份光,能力不在大小,有心才行。将来参加工作了也一样,要对工作尽心尽责,不能麻木不仁。做家如针挑土,败家如水推舟,要懂得勤俭,大富由命,小富由勤。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求儿孙个个贤的真谛。父亲激励我们好好读书,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三十的夜晚是美丽的,快乐的,在故事中受益匪浅。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在家门口放鞭炮,大人孩子快乐无比,那个热闹,那个喜庆,渲染得让人陶醉。年就这样在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期盼中过去,我们也在我们的企盼中长大。当我们突然有一天发现,我们的父母再也不给我们压岁钱,而是我们要给晚辈们发压岁钱的时候,才知道过年并不象孩提时候那样充满了新奇和无忧无虑。再后来,等我们成家做了父母后,才感觉岁月如此之重,人生如此之难。
回望孩提的年,好向往家家挂灯笼的感觉,这是浓烈古典的中国年味儿。好希望那鞭炮声响彻云霄,让人们的热情红火起来。让美丽动听的故事在家家户户年夜里传播弘扬。
2016.2.15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