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脱口秀”能不用就别用吧
原文链接: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1502/t3187116.shtml 2月11日下午,四川德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该市经信委、环保局、发改委等8位市政府组成部门的“一把手”依次登台述职,讲了一场10分钟的“脱口秀”。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脱口秀”讲得精彩可不够,前一年许下的承诺做得不够好,“一把手”将被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约谈。(2月16日《华西都市报》) 德阳市人大将一把手10分钟“脱口秀”作为一项硬要求,也算是人大工作创新。但这样的做法,除了让述职的一把手有些紧张、胆怯,述职前先练一下嘴皮子,应该不会影响他们的实际工作。况且,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述职有没有假话、套话、空话,承诺是不是靠谱,与“脱口秀”的述职方式没有本质的联系。让官员换一种形式述职是可以的,过于强调形式,一些想说的真话、实话却说不出来,反而因小失大。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官员能坐到市政府部门一把手的位置,也算是经过了千锤百炼。他们一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非常顺畅地把要说的话说完。这种在群众看来是耍嘴皮子的功夫,是官员的一种领导才能或素质。关键是,官员说话,要说真话、实话,所说的话要符合所做的事,既不夸大事实,也不隐瞒实情。如果说的与做的不符,或只承诺没结果,那说出的话就成假大空,耍嘴皮子就成了欺骗群众和组织的谎言。 应该看到,现在的官员不都是靠耍嘴皮子起家的。有的官员,有很强的开拓创新精神,有为百姓干实事、干大事的才能与勇气,他们往往以成绩说话,让结果与事实证明自己。可若让他们说,可能不那么熟练、圆滑、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对这样的官员,你让他做10分钟的“脱口秀”,等于是让公众多了一次为难他、笑话他甚至羞辱他的机会。尤其是在人大会议上,这样的官员做得再好,一旦没说好,台上台下的人都可能忽略他的努力与成绩,这样的官员也容易从自己不成功的“脱口秀”中,感受到更多的压力与不服。 “脱口秀”讲得好,固然也起到正能量作用,激励更多的干部做好工作。不过,“脱口秀”更是一种口才、记忆、表演才能,如果把握不好,也容易在官员中形成“做得好不如说得好”的意识。一把手述职,“先听其言”,“再观其行”,只在承诺和努力方向上适合,在总结过去成败得失层面上,却颠倒了次序,影响了人们对一把手的公正评价与判断。如果“脱口秀”说不好,再被人大常委会主任约谈,可就被那些说得很漂亮做得很差劲的官员笑话了。 政府“一把手”公开述职,用真切实际的语言,把过去的工作和今后的打算在有限的时间里说清楚,起到让人大评价、监督的效果,是根本问题。“脱口秀”,秀的是口才技巧,与实际工作结果关联不大,让官员甩开膀子做事,轻松述职,以事实结果证明官员的努力与才能,又何必用“脱口秀”为难一些口才不好甚至吐词不准,容易惹观众笑话的官员呢?一把手“脱口秀”能不用就别用吧。 稿源:荆楚网 作者:卞广春 推荐理由:(领导干部“脱口秀”,其实是一种噱头。本文提出了更新的观点,认为:“脱口秀”,秀的是口才技巧,与实际工作结果关联不大,让官员甩开膀子做事,轻松述职,以事实结果证明官员的努力与才能,又何必用“脱口秀”为难一些口才不好甚至吐词不准,容易惹观众笑话的官员呢?一把手“脱口秀”能不用就别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