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一批重大项目成为转型发展强大支撑力
三峡雄视古今,夷陵壮瞻天下。
实力夷陵、效率夷陵、生态夷陵、幸福夷陵。“十二五”期间,夷陵人民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发展业绩,实现了富民强区新跨越,为加快转型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十三五”开局,夷陵区多年积淀的发展潜能加速释放,迎来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基础坚实、政策利多、机遇难得、气场升腾。
一季度,湖北宇隆新能源公司、湖北昌耀新材料有限公司、宜昌宏裕塑业有限公司、上海爱登堡电梯(宜昌)有限公司、均瑶乳业、宜昌喜旺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订单饱和,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全区234家规模工业企业,217家已复工生产。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在新的起点上,一批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投产,彰显夷陵区贯彻落实“三新”主题活动和“开门红”的新作为、新业绩,将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澎湃引擎,成为全区转型发展的强大支撑力。
奋勇担当 聚合转型推力
全力打造宜昌三产融合引领区、全省城乡统筹示范区、沿江新兴产业集聚区、全国全域城市先行区。
面对开局之年的新目标,夷陵区再擂战鼓,再燃激情。全区上下进一步抢抓机遇、坚定信心,着力打造桔都茶乡,加快建设强区主城,奋力开创新常态下转型发展新局面。
经济下行,抓项目要有新思维、新理念,更需要主动作为,强力推进。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委、区政府提出准确把握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机遇,彰显新作为,创造新业绩的核心要求,着重就“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困难企业解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该区制订出台了“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推进方案,制定下发了《区级领导联系重点工作、项目、企业等工作安排的通知》,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推进月”和“万名干部进万企、创优服务稳增长”主题活动,继续实行区级领导一对一对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实行工作任务责任清单制度,倒排工期,限期落实。强化绩效考核和工作督办,建立项目招商、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对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进、建设进度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确保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落到实处,不打折扣。
新思维、新理念,推动夷陵区转型发展“四量”举措横空出世,逆风飘扬。——以打造小鸦路千亿工业经济带为抓手,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园区平台拓展,一手抓质量品牌提升,加速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布局集约化、市场营销品牌化,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激活传统产业存量,壮大新兴产业增量,扩大园区容量,提升产品质量。
创新方式 形成项目合力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底盘,也为夷陵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两圈两带”、特大城市及三峡城市群建设等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逐步实施,带动了一批交通、旅游、服务项目落户夷陵。
三峡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省交投集团投资300亿元的太平溪“路港产城”一体化项目已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太张高速、太平溪物流港口园区、太平溪新镇等项目将陆续开工,坝区库区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该区有望成为特大城市“水、铁、公”三路联运的立体交通走廊。
多个高铁项目规划实施。襄荆宜高铁、宜张高铁、宜昌至郑万高铁连接线等项目正在谋划选线,高铁宜昌北站正在夷陵范围内选址,鸦鹊岭铁路货运站正在全力争取,夷陵发展将进入“高铁时代”,交通物流优势形成的区域竞争力将显著增强。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在前期企地共建、招商洽谈、深化改革等重大举措的推动下,三峡集团、中核二二公司、湖北中烟等中省驻夷企业继续投资意向更为明确,滚动投资项目逐步落地,三峡烟厂整体搬迁技改、南津关旅游综合开发、郭家湾水岸综合体等项目已达成初步意向,稻花香与王老吉合作、中科恒达石墨战略重组、太阳山景区建设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加快转型发展的底气更足。
经济下行,夷陵区在项目建设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创新项目谋划机制。抢抓开局之年项目投资机遇,强化部门联动、统筹协调、源头整合、目标分解,以任务倒逼责任,以责任倒逼落地,形成时时谈项目、个个跑项目、人人抓项目的强大合力。创新项目建设机制,积极对接三峡集团、中核二二公司等中省驻夷企业,精心经营经发集团、城市发展集团两大国有平台,争取三峡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推出一批PPP项目,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努力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强化企业生产、项目建设双线专班服务,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融资、用地、征迁和设施配套等难题,加快宜黄一级路、乐大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太张高速公路、伍龙一级路、龙泉500千伏直流换流站等项目尽早开工,对重大项目联系情况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加快启动一批“十三五”重大项目,确保每月开工2个以上投资过亿元项目。
夷陵精神 提升转型气场
精神力量是一个地方延续的血脉、发展的动力和崛起的支撑。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夷陵区广大企业家不畏难、不守成,不是坐以待毙、怨天尤人,而是顺应市场、主动转型,转变经营方式,调整产品结构。
稻花香集团把研究市场变化放在首位,主动调整产品结构,转变营销方式,停产部分亏损产品,利润稳步增长;部分柑橘和茶叶企业面对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出口量成倍增加;恒安药业、宏裕塑业、昌耀新材料、三峡人家等企业转变融资方式,在直接利用资本市场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不怕苦、不懈怠,始终保持一流的精神状态,敢于担当、勤于作为,尊重市场、敬畏市场,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与实体经济共进退,主动深入一线服务企业发展,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了更优环境。全区创业热情不减,投资意愿不降反升,一年内新增市场主体近万家,注册资本增加38亿元,“四上”企业数量达到609家。
全区广大人民群众不甘平庸、不甘人后,吃苦耐劳、智慧能干,具有极强的进取精神和发展意识。所有这些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和发扬,汇聚成开放包容、团结奉献、务实创新、勇于争先的夷陵精神,既成就过去,又照亮未来。
为确保实现“开门红”,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按照“真想抓、真敢抓、真会抓、真正抓”要求,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生产一线、项目工地,开展调研和协调,全力服务企业生产。区委书记刘洪福赴湖北中烟集团三峡卷烟厂和湖北中孚集团调研,激励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平昌赴三峡卷烟厂、上海爱登堡电梯(宜昌)有限公司、宜美特全息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宇隆新能源公司等企业调研复工、生产经营、新年规划等情况。对昌耀新材料有限公司、乐德兴商品砼公司、中路农机等企业提出的项目供地、公共交通等问题,制订“一企一策”解决方案。全区上下立足“早”字,迅速推动重点项目和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掀起施工和生产热潮;各园区、各乡镇、各部门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对重点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集中排查,督促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步伐,切实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
“十三五”号角已经吹响,项目主战场将演绎烽火传奇。夷陵,在新常态下开启新征程,在新起点上实现新作为,将为加快建设中国知名桔都茶乡、宜昌特大城市的强区主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金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