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158|回复: 4

破译文峰塔M1曾侯與编钟铭文二次勘误 隶定文字还原历史真相揭开曾随之谜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9-13 11: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9-14 10:21 编辑


破译文峰塔M1曾侯與编钟铭文二次勘误 隶定文字还原历史真相揭开曾随之谜
--被湖北文物考古专家们考乱套的曾国成历史考古遗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关于随州文峰塔M1号曾侯與墓发掘已经过去十年了,关于“曾侯與墓179字编钟铭文文字的识读研究和隶定在十年后的2019年9月5日,因为“勘误破译随州文峰塔M1曾国墓曾侯攑(與)179字编钟铭文还原真实的随国史”文章,重新掀开曾国考古研究新的一页,勘误破译出的曾侯與编钟铭文内容,颠覆以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所有考古专家所研究出的曾国历史结论出现重大转机。
2019年9月12日卧马先生勘误破译随州文峰塔M1号曾侯攑(與)编钟铭文隶定版铭文译文对比图
2014《随州文峰塔M1(曾侯與墓)、M2发掘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所释读曾候舆编钟译文图
    为释所勘误破译的曾侯與编钟铭文文字之疑。从9月4日至9月12日关于曾候舆编钟铭文陆续发表八篇列举破译存疑文字古今演变字例的系列考论文章
    1、曾国没有曾候與 勘误破译湖北随州义地岗M1曾侯编钟铭文为曾候攑之墓
    2、勘误随州文峰塔M1曾侯攑(與)编钟铭文之“左左右右”确证方勤“左右文武”为无稽之谈
    3、勘误破译随州文峰塔M1曾侯攑(與)编钟铭文之说括说庸论簉谔
    4、勘误破译随州文峰塔M1曾侯攑與编钟铭文之远压关毁萦尹塗圻览濒老字为证
    5、勘误破译随州文峰塔M1曾侯攑與编钟铭文之号譑嚣骗岩膳尹字正强源
    6、勘误破译文峰塔M1曾侯與编钟铭文之听为遵腊解字难如神探破案
    7、勘误破译文峰塔M1曾侯與编钟铭文之装尽函撵图孜遵悻一丝不苟
    8、勘误破译文峰塔M1曾侯與编钟铭文之媓譩隧唋牃追根溯源
    并且在列举文字证据的同时,对“勘误破译随州文峰塔M1曾国墓曾侯攑(與)179字编钟铭文还原真实的随国史”已经发现存误存疑文字进行二次甄别核查,鏖战十几天再次核查勘误“濒、號、譑、撵、譩、隧”等六个疑难文字并及时予以更正。熟话说“功夫没有枉费的”,经过逐字逐句一笔一画的反复甄别查源举证释疑,曾候舆编钟上的铭文文字及铭文所记载的不见历史记载的随曾历史脉络更加清晰明白。
    2019年9月12日卧马先生重新隶定随州文峰塔M1曾候舆编钟铭文为:唯王正月,吉日甲午,曾侯攑曰:伯簉上谔若,若文武远压之,命关,毁天下王,遣命南公,萦尹塗土,君圻淮入,览有江濒。周室之既卑,號用燮譑,楚吴,恃有众庶,行嚣西政,南伐乃加于楚。荆邦既骗,而天命将误。有岩曾侯膳尹,听亲塼武,攻楚命是为,遵毁楚王,曾侯之腊穆,曾侯装武、畏忌、恭尽、斋盟,伐武之函,怀燮四旁余撵,图楚成,孜遵曾疆。择悻吉金,自酢宗彝。龢钟鸣媓,用孝以享,于辟皇祖,以祈眉寿,大命之长,其肫譩隧唋,万牃是惝。
    随州文峰塔M1曾候舆编钟铭文大意为:在曾侯攑为王的某年正月甲午吉日,曾侯攑与朝中大臣们说:立国之初,西伯侯周文王姬昌与三司之簉的副使同行至鄀国鄀国文武百官倾巢出动城门之外列队远迎,周文王与伯簉进城后下令关闭城门,天下诸侯国君王们,跟随周文王与伯簉行祭毁列祖列宗之礼后,周文王命伯簉宣读诏书,遣命南公括(也作适)为南方之尹,地圻千里淮河入口,包揽濒临的长江沿岸,环萦统管陆上的塗土。当即成为周室外夷之卑位要职,随时听凭周王号用燮譑和调遣。当今天下,楚国吴国,仗恃手下有众庶听命,行嚣于西土之政,日后,不管是楚国还是吴国,如若不听周王之令向南攻伐,就乘机攻打楚国。现在的荆邦楚国既然骗于周王,周王室的王命将因此贻误。幸有坚如磐石的曾侯膳之尹,时刻听命周王,并且亲政塼武,以攻打楚国之命是为,又遵毁礼拜于楚王。曾侯之与楚表面祀腊和穆,曾侯佯装不武、畏忌、恭尽、与楚斋盟,实际上伐武之函常在胸前手边,时刻伺机怀燮四旁余撵,曾候的作为的主要目的是以图楚成王,孜孜以求的长期遵从随曾之疆域地位,免遭楚国重创乃至灭国。伤痛的择吉金铸钟,以自酬酢列祖列宗,如龢钟鸣娥媓,用孝以享于辟皇祖,以祈祷皇祖大命之长眉寿无疆,以期肫譩隧唋万牃之惝。
    勘误破译的曾候舆编钟铭文文字清晰与古今文字演变相符,因为曾候舆编钟铭文来自地下出土文物,未遭遇任何认为干扰,所以曾候舆编钟所记载的铭文当是曾公随国演变的历史见证。
    曾候舆编钟铭文中的“若”字,可以证明,历史上的曾公随国,并没有“左右周文王周武王”更木左右“楚王”。
    准确无误的“江濒”铭文文字,粉碎所有专家的“江夏、江(氵 +夏)之说。
    曾候舆编钟铭文的“楚吴,恃有众庶,行嚣西政,南伐乃加于楚”,文理清楚史实事件明白,说的是周王朝发觉吴国和楚国自恃强大不服周令,封随的人物就是防御吴国楚国南伐,一旦南伐随国就近攻打楚国。铭文中根本没有说吴国要伐楚或吴国伐楚。所以湖北省文物考古所等专家据《左传》定公四年所载“吴伐楚入郢之役”在公元前506年,得出曾侯與墓葬年代定为,曾侯與M1下葬的年代当在公元前506年之后的考古结论,缺乏确凿的文物文字和历史依据。及李学勤,在没有明确干支纪年文字,仅读到“惟王正月初吉”几个个字后,就公然断定说“惟王正月”系建子的周正。“吉日”,即朔日一事,时在公元前506年,作钟应在其后缺乏过硬的历史证据。
    曾候舆编钟铭文中的曾侯装武、畏忌、恭尽、斋盟,伐武之函,怀燮四旁余撵,图楚成,孜遵曾疆”,完整的记载了历代曾候“装武、畏忌、恭尽、斋盟”委曲求全的主要目的是以图楚成王,长期遵从随曾之疆域地位,免遭楚国重创乃至灭国。清晰的文字,明白的事理辅证历史上的随国曾候并没有左右楚国一时。
     曾候舆编钟铭文中“择悻、肫譩、隧唋、是惝”的怨恨恼怒之悻、感慨悲痛叹息之譩、吐露真情之唋、失意惝然之惝等一连串带悲愤伤痛字眼的铭文文字证明,随之境遇为历代随君曾候的隐忧和伤痛,曾候所铸之钟,并非为宴饮享乐之用,而是为曾候为警醒臣民不忘国耻警钟长鸣而铸造的随之殇钟,曾公曾候用心之良苦令人唏嘘哀叹。
    曾候舆编钟铭文中确凿的“图楚成”证明,曾候舆的墓葬年代在楚成王时代。另外楚成王对待随国的一味包容,当与随人救楚成王有关。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记载:“楚堵敖三年(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2年),楚堵敖想杀害弟弟熊恽,熊恽于是逃到随国(今湖北随州西北)。熊恽在得到随国人的支持后,便联合随国人袭击、杀死楚堵敖,夺得国君之位,是为楚成王”。与曾候舆编钟铭文中的“图楚成”历史相符。
    确凿的“图楚成”证明,曾候舆的墓葬年代当在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楚成王在位的四十五年之间。
    曾侯與编钟铭文中,只字未提熊壬又名轸(珍)的楚昭王之人之事,辅证曾候舆墓葬与楚昭王无关。
    勘误破译举证完43字曾候舆编钟铭文,初步揭开曾公随国历史之谜如释重负,也累并快乐的暂告一段落。吾之举证虽已暂停,曾候舆编钟铭文的研究不能停,编钟铭文文字的对错辨识,只是研究的基础,如何准确的断句、如何准确的解读破译出的文字内容还需努力。
    如曾候舆编钟铭文“伯簉上谔若,若文武远压之,命关,毁天下王”句中的伯簉”,到底是其人叫伯簉”还是伯”是指伯,簉是簉”,是伯簉”一人上的鄀(周文王西伯侯下诏各诸侯国在鄀国大会群臣,伯簉(相当于宰相)代替周文王到鄀国议政,还是伯”与“簉”两位一起上的鄀?哪一说更符合随国未立之时南宫为随之尹?所以,关于随州文峰塔M1曾候舆编钟铭文,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欢迎专家老师们继续关注参与曾候舆编钟铭文的后续研究,欢迎多多纠错,回帖指导为谢。如发现新的错误进一步核准后迅速予以更正。

                                              2019年9月13日 于湖北省老河口市 卧马居

    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任何媒体单位转载请注明出处,任何单位媒体未得原作者同意,不得发表以“2019卧马先生勘误破译随州文峰塔M1号曾侯攑(與)编钟铭文译文”为主题的相关内容,否则释为侵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9-13 12: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李老师的执着,祝您节日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9-13 18: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9-14 09:29 编辑
面壁 发表于 2019-9-13 12:09
感谢李老师的执着,祝您节日愉快。

中秋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9-14 13: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国没有曾候與 勘误破译湖北随州义地岗M1曾侯编钟铭文为曾候攑之墓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9-14 19:49 编辑


曾国没有曾候與 勘误破译湖北随州义地岗M1曾侯编钟铭文为曾候攑之墓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收看2019年8月30日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连续播放“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一至五集电视专题片后,才第一次认真的关注随州的曾国考古。搜读《湖北日报》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关于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已发掘高等级墓葬54座,填补了春秋中期曾国考古的空白的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居然发现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曾候得曾公求铭文释读有误,勘误破译为曾候导与曾公猥后,继续研究再次发现“曾侯與”铭文释读错误。
    曾侯與墓是2009年为配合工程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在随州文峰塔抢救发掘的M1号春秋墓葬。根据M1墓葬规模和出土器物及带有"曾侯與"铭文的编钟、铜鬲等,确定M1号墓为春秋"曾侯與"墓,并在曾侯與墓出土179字长篇编钟铭文,取得曾国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
随州文峰塔M1号墓编钟与铭文摹写放大对比图
    自2009年发掘,2014年04期《江汉考古》随州文峰塔M1(曾侯與墓)、M2发掘简报至今,十年来所有大型媒体及专业考古学术专刊,均把随州文峰塔M1号墓定为“曾侯與墓”。
    反复审看随州文峰塔M1号墓编钟铭文,发现被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等专家考古认定的“曾侯與”的“與”字,看似“與”字,又多出不少“與”字字意无法解释的笔画,疑非“與”字?
随州文峰塔M1号墓编钟铭文单字放大图
    随州文峰塔M1号墓编钟铭文的文字笔画结构很复杂,分解为:(上中部5个手+与+月+人)共20画,经过一笔一画的仔细甄别,彻查甲骨文金文篆书演变字例,最终发现这个看似“與”的字,当是古通“举”的“攑”qiān字。
    與,与,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添食、给予。與,篆文(舁,很多手放在一起)(与,给予)(二,双方),表示相互给予。有的金文省去“二”。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彼此结交,相互支持。隶书将篆文字形中下部的双手“廾”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用“与” * 合并代替“與”。
    與的字源和造字本意中,除放在一起的手之外没有表达月部和人部的需要?初步否定“與”时认为是“举”字?




    举(舉)jǔ 向上抬,向上托: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动作行为:举止。轻而易举。发起,兴办:举义。举办。创举。提出:举要。举例。推选,推荐:推举。荐举。全:举国。举世。举家。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举。举人。一举成名。攻克:“一战而举鄢、郢”。
    研究举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演变后发现,“举”虽然比“與”更接近,但是,举的四手两牙之外还多出一手字,一月字、一人字笔画结构?任感觉欠准难释其意?
    发现带提手旁的攑字后,才感觉终于找到完美的曾候答案了。为什么说编钟铭文的字是“攑”字?
    第一,攑比举字多一个提手旁,五只手的铭文用攑字能够准确圆满解读。
    第二、攑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举。古籍解释《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丘言切,音。举也。或作揭。原字从作。又攑。
    攑与举都有抬举之意。同时,同是会意字的攑举同意,也可以合理解释左下的月部和右上的人部,准确的表达出四五只手同时把一个人举起来之意。下面之月(肉)部,具有把人从下面抬举到高处之意。
    综合研究,与“攑”字金文演变相符的随州文峰塔M1号曾国墓编钟铭文当为“攑”字较准,以攑”字为据,研究认为随州文峰塔M1号曾国墓当为“曾候攑”之墓,而非“曾候與”之墓。
    考古不是小学生猜谜语,不能识字不识字肯住半咋子那样的马虎和大意,一点一画当一丝不苟,才能少出差错才能真实准确的还原历史?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错误,才是真正的学术之道!
    关于随州枣树林曾国墓M129号墓铭文与M190号铜壶、铜鼎以及随州文峰塔M1号曾国墓编钟铭文,到底是“曾候得”、“曾公求”、“曾候與”还是“曾候导”、“曾公猥”、“曾候攑”等铭文考古释读问题,请“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湖北日报》等相关专家读到此文后,以对出土文物和历史文化负责的态度,迅速组织文字考古专家认真核实充分论证随州枣树林、文峰塔等曾国墓地青铜编钟铭文关于“曾候导”“曾候攑”、“曾公猥”问题?如果发现铭文确为“曾候导”、“曾公猬” 和“曾候攑”后,请及时修改纠正已在全国发布的释读“曾候得”、“曾公求”“曾候與”等不实的错误信息,并予以更正,真实还原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M129号墓为“曾候导”之墓、M190号墓为“曾公猬”之墓、随州文峰塔M1号曾国墓当为“曾候攑”之墓,及时消除因文字释读的考古错误所造成失实的不良社会影响。
    关于随州文峰塔M1号曾国墓编钟铭文,还有更多更重大的研究发现,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任何媒体单位转载请注明出处,任何单位媒体未得原作者同意,不得发表以“曾候攑”为主题的相关内容,否则释为侵权。

                                     2019年9月4日 于湖北省老河口 卧马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9-26 09: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凤春:曾侯璵的编钟180多字铭文破解36年“曾随之谜”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9-26 10:24 编辑



黄凤春:曾侯璵的编钟180多字铭文破解36年“曾随之谜”

2014-10-21  新华网  王贤


     新华网武汉10月21日电(记者 王贤)“通过近几年在随州境内的文物考古发掘整理,我们接连发现了几段重要铭文,其中曾侯璵编钟上的180多字的铭文清楚表明曾、随是同一个国家,破解了困扰史学界36年的"曾随之谜"”。
    这是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随州叶家山西周曾侯墓、文峰塔东周曾侯墓考古发掘领队黄凤春在20日召开的湖北省政协“随州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界别协商座谈会暨重点提案督办会透露的。
    记者在随州市博物馆看到了这个钟身刻满铭文的编钟。黄凤春介绍,这是曾侯璵的编钟,2013年出土于随州文峰塔墓地,上面有180多个铭文,记载了战国时期吴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国的历史。这段历史在《左传》中有详细记载,不同的是《左传》中保护楚昭王的国家是“随”,曾侯璵编钟用的是“曾”,“这就证实了,"曾""随"确实是一个国家。”
  另外,曾侯璵编钟上还有段铭文:“白适上通,左右文、武,达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萦宅 土……”黄凤春称,“白适”指的是西周重臣、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宫适。铭文的意思是,南宫适得到周王重用,辅佐周文王、武王,灭殷平定天下,周王即分封南宫适,到南方营建城址。    黄凤春说:“铭文出自曾侯墓,周王分封的是曾国,受封地在今随州地域,也就是史书记载的随国。”
    叶家山西周曾侯犺墓一件簋上的铭文“犺乍剌考南公宝尊彝”也可佐证。黄凤春解释,曾侯犺称“南公”为“考”,“考”为对逝去父辈的称谓。曾侯犺就是被封于曾国的南宫适的后代。
    “铭文是最有说服力的,有铭文为证,曾随一家、曾即是随,已没有悬念。”黄凤春说,我们的成果发布后,考古、史学界都没有异议。
    据了解,史料对随国有记载,但不见随国铜器出土,却常发现曾国铭文铜器,而曾国在史料上并无记载。特别是1978年曾侯乙墓发现后,引起了学术界对曾、随是否是一国两名还是两个国的“曾随之谜”的大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