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9-22 11:22 编辑
勘误破译曾伯克父组器“爵西”铭文 发现南宫括之子曾伯克文字证据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2019年9月真是与随州曾国有缘,刚研究完枣树林、文峰塔、叶家山的曾候得、曾候求、曾候舆编钟和关于南宫括的文母尊斗子鼎铭文,2019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及《国家文物局》等报刊媒体又报道了“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新闻爆出大量关于曾伯克父的青铜器铭文,为中国成功追回流失日本的青铜组器为国宝回家而自豪激动的同时开始关注这组曾伯克父青铜器铭文。 图片源于《国家文物局官网》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图 认真赏读查阅曾伯克父铭文相关资料,发现这组被文物鉴定专家鉴定器主为“曾伯克父甘娄”,青铜器组器定名为“曾伯克父”的鼎簋盨壶组器的名字听上去很怪?首先从文字上研究,发现“曾伯克父”四字文字识读准确无误,就是铭文中曾伯之后的“克父”和“甘娄”让人很难理解? 因为“克父”和“甘娄”在曾伯之后,“克父”和“甘娄”都只能作名解,不可能理解为复姓?加上“克父”二字的字意欠佳,不解这位曾伯到底是叫“克父”还是叫“甘娄”?不解“甘娄”为何意?反复研看“曾伯克父”后面的“甘娄迺”才发现,问题出在“甘娄迺”三个字上? 经过仔细甄别铭文中的每个文字笔画字源演变,首先发现曾伯克父组器铭文很眼熟的西字释译错误后才终于破解“甘娄迺”之谜,将“甘娄迺”破译为“曰爵西”后,组器铭文中的“曾伯克父”铭文的文、意、人物关系、历史事件等都逐渐明朗清晰。 曾伯克父盨铭文第八字,上尖下圆似三角形内一个乂字。铭文笔画干净利落,没有其它笔画。因为西字甲骨文金文的写法很特殊,第一眼看到这个字就发现是西了。研究发现鉴定专家将此字译为古同乃的“迺”字没有确凿的文字依据。 《说文解字》“西,鸟在巢上,象形字”。西字金文 及西字演变。曾伯克父盨铭文第八字笔画与很多西字金文写法几乎一模一样。因为曾伯克父盨铭文第八字铭文笔画中没有辶旁的辵字笔画结构,也查不到古同乃的“迺”字也通“西”的通假依据,综合研究认为曾伯克父盨铭文第八字当译为西字无疑。 再说曾伯克父盨铭文第六字,鉴定专家译为“甘”字。在商周和春秋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写法与“曰”字与“甘”字写法相似,多种写法中都有口字中加一短横的写法,唯一区别是短横在上还是在中间上。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书写自由同样的笔画上下左右可以随意变换位置书写,将口上的短横写在口内也不是错误。分析与前后相关联的字,认为曾伯克父盨铭文第六字比较符合“曰”字。 2019卧马先生破译“曾伯克父盨”铭文与鉴定专家译文对比图 “曾伯克父盨”鉴定专家译文:曾伯克父盨专家原释译文:“唯曾伯克父甘娄迺用作旅盨子孫永寶”。 按照鉴定专家的译文,曾伯克父盨铭文的大意是,曾国叫克父和甘娄的曾伯,迺用作旅盨食器,子子孙孫永寶用之。 “曾伯克父盨”卧马先生译文:“唯,曾伯克,父曰:爵西,用作旅盨,子孫永寶”。 按照最新破译的译文,曾伯克父盨铭文的大意可理解为,“曾国,一位叫克的曾伯对臣子说,其父南公说,南公家族受封的爵位是西(即西宫),用作旅盨食器,子子孙孫永做传家之宝用之”。 最后介绍依据什么将曾伯克父盨铭文的“甘娄迺”破译为“曰:爵西”的爵。 曾伯克父盨铭文第七字笔画为,左上右上为手形的爫爪笔画,中上为如西字金文外框,内中加一个向上箭头,下部为一个似鹿身的形状,中间竖与箭头相连。鉴定专家将此字释为娄字,怀疑这个字不是“娄”字? 看到曾伯克父盨铭文中的箭头笔画后我很激动,被鉴定之间释为“娄”的字,娄(婁)lóu造字本义是,男子搂住女子亲吻。虽然铭文大体笔画似娄,唯一无法解释的是娄字中的箭头部分?按娄字之意完全用不上箭头的。 箭头是弓箭的头部,又名镞。箭头的历史十分悠久,人类使用箭头至少有数万年的时间了。在远古,人们用动物的骨头和石头做成箭头。后来人们发明了冶炼技术,就是用青铜来制作箭头。再之后,铁器出现,就有了铁剑头和钢箭头。现代竞技射箭中的箭头都是靶箭头,一般用比较软的合金制作,穿透性能很差,因此比较安全。 古文字中的箭头形笔画专指箭矢或与箭相关的字意。与箭无关联的字是用不上箭头的?就是通过曾伯克父盨铭文中的这个箭头,我才发现这个字当是个与箭头关系很大的爵位之爵的。
爵字甲骨文金文篆书演变字例 爵位的爵字金文字形由尔、大笑的示意图,酒杯的象形和手构成,尔是射箭成绩突出的示意图,引申有功之臣的含义,整个字的意思是功臣在国宴上手拿酒杯开怀大笑。篆书字形是由“尔、鹿省写和鬯手构成,鬯有美酒的含义,整个字的意思是功臣坐在鹿皮上手拿盛满美酒的酒杯的意思。 认真研究爵字的造字本意和笔画构成,再对照曾伯克父盨铭文第七字发现,左上右上的手爫爪笔画,中上似鬯如西字金文外框的造型,内中向上箭头,下部似鹿身的形状笔画,都与曾伯克父盨铭文第七字铭文笔画对应相符。看到此字仿佛看到国宴之上一位有功之臣坐在鹿皮上手拿盛满美酒的酒杯开怀畅饮。综合研究认为曾伯克父盨铭文第七字铭文为爵位的爵字。
通过研究爵字的演变形成,才第一次了解古代饮酒之用的爵杯之上,为什么高高耸立两个感觉有碍饮酒与酒无关的箭头?原来这两个箭头才是象征射箭成绩突出有功之臣的爵位象征,并作为君主国家的贵族封号。这也许就是古人与古文字和古文化的真正奥妙所在。 参考“曾伯克父簋”铭文“追孝於我皇祖文考”中专指周文王的“文考”。 随州叶家山M2号墓“作文母乙尊(斗子鼎)彝”中的专指周文王之妃的文母。 叶家山M107号出土铜爵铭文:“曾伯作西宫宝尊彝”的“西宫”。 1979年,湖北随州文峰塔旁的义地岗墓地中出土两件青铜戈铭文:“周王孙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和“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尹季怡之用”的“周王与西宫”。 随州文峰塔M1曾候舆编钟铭文:“唯王正月,吉日甲午,曾侯攑曰:伯簉上谔若,若文武远压之,命关,毁天下王,遣命南公,萦尹塗土,君圻淮入,览有江濒。周室之既卑,號用燮譑,楚吴,恃有众庶,行嚣西政,南伐乃加于楚。荆邦既骗,而天命将误。有岩曾侯膳尹,听亲塼武,攻楚命是为,遵毁楚王,曾侯之腊穆,曾侯装武、畏忌、恭尽、斋盟,伐武之函,怀燮四旁余撵,图楚成,孜遵曾疆。择悻吉金,自酢宗彝。龢钟鸣媓,用孝以享,于辟皇祖,以祈眉寿,大命之长,其肫譩隧唋,万牃是惝”中的“王遣命南公”等随国曾候出土文物。 综合研究认为,曾伯克父盨铭文及组器铭文中带有“曾伯克,父曰:爵西”的青铜器主为“曾伯克”;铭文中的“父,指受周王之封为随国曾候爵位的曾伯克之父南宫括。“曾伯克父组器”名称当以“曾伯克组器”为名为妥。“曾伯克组器”的铸造年代,当在西周早期,南宫括时代。 关于“曾伯克组器”铭文中“曾伯克,父曰爵西”的破译,从而捋清了早期随国曾候传承关系之谜,发现“曾伯克组器”铭文中的“曾伯克”是随国曾祖南宫括之子的最新文物文字证据线索。 欢迎考古文物文字鉴定专家老师们关注参与“曾伯克父组器”铭文的后续研究,欢迎多多纠错,回帖指导为谢。如发现新的错误进一步核准后迅速予以更正。 2019年9月22日 于湖北省老河口市 卧马居
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任何媒体单位转载请注明出处,任何单位媒体未得原作者同意,不得发表以“勘误破译曾伯克父“爵西”铭文发现南宫括之子曾伯克文字证据”为主题的相关内容,否则释为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