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勘误破译曾伯克父簋之菓寿黄耇捋清南宫括之子为父祝寿铸簋缘由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2019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及《国家文物局》等媒体报道“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其中的“曾伯克父簋”是曾伯克父组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特别是50字的曾伯克父簋铭文蕴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经过认真观察仔细甄别“曾伯克父簋”铭文文字笔画,研究发现专家释译的“甘、娄、於、黃、耇”五字与铭文文字笔画不符,将其破译为“曰、爵、于、菓、寿”,重新破译断句后“曾伯克簋”铭文文字顺畅流利、字通意达、人物关系、铸器缘由清晰明白。 2019卧马先生破译“曾伯克父簋”銘文与专家译文对比图
“曾伯克父簋”銘文原图
考古专家释译“曾伯克父簋”銘文为:“唯曾伯克父甘婁自作大寶簋,用追孝於我皇祖,文考。曾伯克父其用受多福無疆眉壽、永命、黃耇、靈終,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2019年 9月24日卧马先生破译“曾伯克父簋”銘文为:“唯曾伯克,父曰:爵。自作大寶簋用,追孝于我皇祖文考。曾伯克父其用受,多福無疆,眉壽永命、菓寿靈終,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认真对比察看“曾伯克父簋”铭文中被专家译为“甘娄迺”的铭文笔画,发现与“曾伯克父组器”中带有“甘娄迺”铭文的笔画结构相同,前文已作考论,参看“勘误破译曾伯克父组器“爵西”铭文 发现南宫括之子曾伯克文字证据”关于“曰爵西”的相关论证。 “曾伯克父簋”铭文第十六字,专家释译为“於”的字与铭文笔画明显不符,铭文中的笔画和“于”字金文笔画几乎的一模一样的。 于”是“竽”的本字,造字本义:名词,婉转起伏的竽管乐音。《说文解字》解释“于,於也,象气之舒亏”。由于“于”是男女新婚仪式上必备的音乐演奏,与“於”的成双成对的鸟儿比翼齐飞读音相同,而且含义存在内在关联,古人于是有时假借“于”代替“於”。《汉字简化方案》用“于”合并代替“於”。虽然于於相通,于可同於,但“曾伯克父簋”铭文中的字迹清晰明显是于字笔画无疑,“于”字古已有之,传承有序。为尊重“曾伯克父簋”文物原貌,当释译为于字为妥。 “曾伯克父簋”铭文第二十、二十一字“文考”,铭文文考与译文无误。周文王死后,周武王颂之为文考。后用为帝王亡父的尊称。《书·泰誓下》:“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孔传:“言文王无罪於天下”。因为“曾伯克父簋”铭文中的“文考”前是“皇祖”,研究认为此“文考”当指“周文王”没有疑问。 “曾伯克父簋”铭文第三十七和三十八字,专家释译为“黃耇”,仔细放大铭文发现专家释译的“黃耇”与铭文笔画不符存疑。 曾伯克父簋铭文中被释为黄的字,最大的疑点在下部与田部相连的竖笔结构? 黄字的演变,甲骨文中黄与寅同源,后分化。黄,甲骨文 是指事字,在“矢”的字形(箭竿)上加一圈指事符号,表示箭竿穿透其中,即用来练习射箭的箭靶的靶心。古人用赤碣色的泥浆,在箭靶上涂抹出一圈赤碣色的靶心,使之醒目,便于瞄准。 黄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演变至今下部如箭羽的燕尾结构一直未发生改变。“曾伯克父簋”铭文中明确的竖笔结构成为论定此字是否是黄的关键证据。 反复研究认为被专家释为黄的字,更符合草头加果的“菓”字。 “黄耇”虽然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年老。但“耇”gǒu字专指指老人面部的寿斑。耇的文字含义面窄无明显的祝寿之意。与“曾伯克父簋”铭文中前后的“多福無疆,眉壽永命”的祝福语不协调,释为“菓寿靈終”字意更丰富完美。 菓guǒ 同“果”。《周礼·春官·龟人》--菓古同“果”,东龟曰果属。东龟是汉语词汇,读音是dōng guī。古代占卜用龟的一种。龟甲前长而甲缘青色。释义出处 古代占卜用龟的一种。龟甲前长而甲缘青色。《周礼·春官·龟人》:“掌六龟之属,各有名物。天龟曰灵蜀……东龟曰果属”。郑玄注:“东龟青”贾公彦疏:“《尔雅》云‘前弇果’,此云‘东龟曰果’。同称果,故为一物,但在阳方,故甲向前长”。 自古以来老人在60岁生日时,要作一次龟寿(意同菓寿),简称'作龟',以后10年或12年都要作一次龟寿。颂人高寿叫“首占龟算”或“龟鹤遐龄”等。铭文中的“菓寿”有“龟寿”之意,盖讳直接言龟是文雅用语。另外“菓寿”即有作龟的祝寿之意,也符合曾伯克为父作寿铸簋的缘由意图,更符合吉祥祝福用语。 勘误破译完“黄耇与菓寿”及“父曰爵西”等,再来解读“唯曾伯克,父曰爵,自作大寶簋用,追孝于我皇祖文考。曾伯克父其用受,多福無疆,眉壽永命、菓寿靈終,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50字“曾伯克父簋”铭文就简单了。 破译“曾伯克父簋”铭文后大意是,“随国,在曾伯克之父南宫括龟寿之期,曾伯克之父说,南公家族世受周王赐封官爵。为追孝于皇祖文考周文王之恩,曾伯克特铸青铜簋器,以供其父南宫括四季受用,并祝其父亲多福無疆,眉壽永命、菓寿靈終,并祝子子孫孫万年传承永寶用之”。 综合“曾伯克父簋”铭文中的曾伯克、父曰、父其用受等明确是父与子的父子关系,及多福無疆,眉壽永命、菓寿、靈終等一堆的祝福用语,证明“曾伯克父簋”为子辈的曾伯克为父所作的龟寿礼器。“曾伯克父簋”铭文中“追孝于我皇祖文考”的“皇祖文考”与随州叶家山M2号墓斗子鼎铭文“文母乙尊”的“文母”对应,证明“曾伯克簋”为周武王时代器物。“皇祖文考”证明器主与“文考”周文王、与周武王之母“文母”之间直接的历史关联,辅证“曾伯克父簋”铭文中的曾伯克与功高封爵的“南宫括”的显赫身份相符。 欢迎考古文物文字鉴定专家老师们关注参与“曾伯克父组器”铭文的后续研究,欢迎多多纠错指导为谢。如发现新的错误进一步核准后迅速予以更正。 2019年9月24日 于湖北省老河口市 卧马居 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任何媒体单位转载请注明出处,任何单位媒体未得原作者同意,不得发表以“勘误破译曾伯克父簋之菓寿黃耇捋清南宫括之子为父祝寿铸簋缘由”为主题的相关内容,否则释为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