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916|回复: 9

2019勘误破译京山苏家垄曾伯桼壶铭文填补春秋早期随楚历史记载空白文字举证篇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0-7 14: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10-7 15:13 编辑


2019勘误破译京山苏家垄曾伯桼壶铭文填补春秋早期随楚历史记载空白文字举证篇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2017《江汉考古》第6期发表“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考古收获”中介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方勤及胡长清、席奇峰、李晓杨、王玉杰等湖北考古专家释译苏家垄M88号墓出土的“曾伯桼壶”铭文及曾伯桼壶译文:唯王八月,初吉庚午,曾伯桼哲聖孔武,孔武元屖,克逖淮夷,余溫恭且忌,余為民父母。惟此壺章,先民之尚。余是楙是則,允顯允異。用其鐈鏐,唯玄其良,自作尊壺,用孝用享于我皇祖,及我文考,用锡(赐)害 (匄)眉壽,子孫永寶。
    《中国文物报》2018年2月23日第5版《湖北京山苏家垄发现曾国大型城邑遗址》报道经方勤、董珊与沈培释读将“曾伯桼壶”单篇铭文隶定为:“唯王八月初吉庚午,曾伯桼哲圣孔武,孔武元迟,克狄淮夷。余温恭且忌,余为民父母。惟此壶章,先民之尚。余是楙是则,允显允异,用其鐈鏐,惟玄其良,自作尊壶,用孝用享于我皇祖及我父考。用锡匄眉寿,子孙永宝”,对2017年《江汉考古》译“曾伯桼壶”铭文作了“狄夷楙锡匄”的五字隶定。
卧马先生破译苏家垄曾伯桼壶与湖北考古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译文对比图修定版
    2019年10月5日卧马先生研究发现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表的曾伯桼壶铭文所译“桼、孔、元、屖、逖、夷、温、且、忌、楙、锡、匄”等字与铭文笔画不符,破译“曾伯桼壶”铭文为:“唯王,八月初吉庚午,曾伯霂,哲聖孚,武亟屈,克狄淮尸,余囮恭俎记,余為民父母,惟此壺章,先民之尚,余是楚是則,允顯允異,用其鐈鏐,唯玄其良,自作尊壺,用孝用享于我皇祖及我父考,用赐害眉壽,子孫永寶”。重新破译“曾伯桼壶”铭文之后,最让考古专家和读者关注的当是文字证据。没有确凿的文字证据,自然难以说服专家大众,以下一一列举所勘误的“霂、孚、亟、屈、狄、尸、囮、俎、记、楚、赐、匄”以论证释疑。
    关于桼霂之释,已在“2019勘误破译湖北京山苏家垄M88曾伯霂(桼)壶铭文填补春秋早期随楚历史记载空白”开篇文中详论,可搜索参看。
    以下先说说破译勘误为“狄、夷、记、锡”三字。曾伯桼壶铭文第十九字笔画中没有辶部金文辵形笔画,明确是犭+火的狄字笔画,2018湖北省考古专家已将原译之逖改隶为狄了不再多言,接下来说下明显带硬伤的夷忌之误。
    曾伯桼壶铭文第二十一字,笔画简单清清楚楚是个无人无弓笔画的“尸”字无疑,被湖北省考古专家们考释为“夷”字。
一个.jpg
    专家之所以将尸字释译为“夷”的主要原因,是尸意之(9)尸通“夷”的通假缘故。虽然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毕竟“曾伯桼壶”铭文中明明白白是尸而不是“夷”,为了尊重出土文物历史原貌,不管怎么译译文都不能译为“夷”,解读是后事。
    联系“曾伯桼壶”尸前的淮字,与尸组词为“淮尸”,而“淮尸”的尸方是商周时对周围诸族的通称。西周初期之“尸”多指东南方的民族,周公及成王曾多次讨伐东尸、淮尸、南淮尸、南尸等等。郭沫若先生说:“尸方当即东夷也。征尸方所至之地有淮河流域者,则殷代之尸方乃合山东之岛夷与淮夷而言”。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现了“东夷”的称谓。在整个西周时期,东方诸夷都是周王朝的劲敌。商王武丁卜辞中有东、南、西、北及东北等尸方。西周金文中称“尸”,如“尸伯、反尸”及“东尸、南尸、淮尸、南淮尸、西门尸”等尸方。
    既然西周时期有淮尸、南淮尸等方国称谓,那“曾伯桼壶”铭文中的“淮尸”就只能做“淮尸”译做“淮尸”解。
记 字 演变.jpg

    “曾伯桼壶”铭文第二十六九字笔画清晰左言右己(反写)明确是金文之记。没有心部结构的字,却被湖北省考古专家无端的释为没有文字依据的“忌”字。曾伯桼壶铭文第七十四字笔画无金部符合赐字演变及祝福吉祥之意,被湖北省考古专家释为锡字欠妥。因为三字错误明确仅简述勘误之由。
    曾伯桼壶铭文第十四字(左子+右上一斜横+右下两横),第十六字(上二+横+人),湖北省文物考古专家将右下部二作重文符号解读一下释出两个孔字?将上二释为元字?研究曾伯桼壶铭文发现每行九字的九行排列很有规律性,下二的字不可能是重文符号?反复甄别推敲发现两个带二的字是孚字和亟字。
    孚是信用,为人所信服:深孚众望。孚字演变中同“爪”的爫部,上下左右变换都有,“曾伯桼壶”铭文中子+斜横+两横的笔画结构符合孚字演变当是孚字。
    亟jí急切:亟亟。亟待解决。亟须纠正。亟qì屡次:亟请(屡次请求)。亟来问讯。
    湖北省文物考古所专家所释译的元字,无法解释多出的一横?亟字金文演变的笔画有一下横与曾伯桼壶铭文上二下横加人的笔画相符。
    曾伯桼壶铭文第十七字,能看清的笔画为(尸+匚+丷+干),放大处理发现模糊的下部有个模糊的止形笔画。发现湖北省文物考古所专家所译屖字漏掉止部。

    研究发现铭文完整笔画与屈字(楚屈叔佗戈(金)春秋早期)金文笔画相符。屈字笔画相符之外,屈与前文的武字及早期楚国历史关系密切相符,武字符合《左传》记载多次伐随的楚武王,屈字符合伐随的楚武王之子屈瑕。
    曾伯桼壶铭文第二十三字(囗+横上竖+横下竖)湖北省文物考古所专家所释三点水和皿部结构的温字不是囗部结构的字与曾伯桼壶铭文笔画完全不符?
    反复研究发现囗内一个横上竖和一个横下竖组成的字是囗部的“囮”字。


    囮é 用来诱捕同类鸟的鸟,称“囮子”。說文‧囗部媒介。化,化生。囗中之化除写法略有变化之外,与曾伯桼壶铭文笔画相符。  
    曾伯桼壶铭文第二十五字笔画很多,因为曾伯桼壶铭文图片及拓片都不很清晰,只能模糊的看出上部是重叠的人字有加一竖,中部是且字左为又右为爪形?铭文笔画明显与湖北省文物考古所专家所释祖字不符?
    “俎” 与“宜”同源,后分化。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俎”和“宜”的本字,表示祭祖杀牲,平分肉食。《説文解字》:俎,禮俎也。从半肉在且上。《诗·小雅》为俎孔硕。《礼·明堂位》周以房俎,有虞氏以椀俎,夏后氏以嶡俎。 曾伯桼壶铭文的重叠的人字笔画及又且字笔画与俎字笔画相符,反复对照铭文及俎字早期演变字例,研究认为这个字当是俎字。
    曾伯桼壶铭文第四十二字为(左木+两个交叉的口+右木),湖北省文物考古所专家释为同茂的楙字。开始审看感觉是很像楙字。放大细看时发现左下部似有模糊的止部笔画,研究发现是楚国的楚字。
    楙同“茂”,草木茂盛。古书上说的冬天成熟的一种桃。通“贸”有交易,买卖之意。楙字林中间是长矛的矛字,矛字金文像头带尖锋的长柄武器;柄上有扣环,利于手握。造字本义:名词,尖锋长柄的刺杀武器。认证研究楙字发现,不管矛字怎么样演变也不可能演变成为两个交叉相连的口字?发现似楚国之“楚”?

曾伯桼壶铭文放大图


    楚字的写法很多,其中就有多种两个交叉相连的口字写法,加上左下部模糊的止字,就更加符合楚字了。
   “是”在古文字中的分量很重,“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尔雅.释言》:“是,则也”。《尔雅.释:而“则,常也”,“法也”。则是会意字,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破译为楚的字与“曾伯桼壶”行文中“是楚是则”的楚随历史关系及字意相符。准确的释译出楚国的“楚”字,春秋早期随国楚国历史关系就都一目了然了。
    欢迎关注“破译京山苏家垄M88“曾伯桼壶”铭文的后续研究,欢迎多多纠错批评指导,如发现新的错误经核准无误后迅速予以更正。
                                               2019年10月7日 于湖北省老河口市 卧马居
  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任何媒体单位转载请注明出处,任何单位媒体任何场所未得原作者同意,不得发表使用以“2019勘误破译湖北京山苏家垄M88曾伯桼壶铭文填补随楚春秋早期历史记载空白文字篇”为主题的相关内容,否则释为侵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0-7 19: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执著地研究历史文化精神值得赞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0-8 09: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壁 发表于 2019-10-7 19:20
楼主执著地研究历史文化精神值得赞扬。

哈哈 感谢啦 认认真真做点历史文化的研究探讨很充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0-10 10:41:37
面壁 发表于 2019-10-7 19:20
楼主执著地研究历史文化精神值得赞扬。





《曾伯桼簠 》铭文拓片卧马先生破译专家译文对比图(道光版) 小.jpg.jpg


哈哈 居然有不少都发不了----???

搜索参看:2019破译曾伯桼簠铭文 勘宝簠斋陈介祺180年收藏遗误 揭开随曾历史之谜

         2019破译勘误180年前宝簠斋陈介祺收藏曾伯桼簠铭文遗误 之文字考证篇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0-10 12: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单说“曾伯桼簠”铭文中的“武孔”指楚武王熊通简论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2019卧马先生勘误破译曾伯桼簠铭文与180年前陈介祺收藏徐籀庄译文对比图


    勘误完存疑文字,再简单说一下“曾伯桼簠”铭文中未错的“武孔”。关于“武孔”古今文字的各种字意,都很难解读“武孔”一词?不知武孔为何意?
    参考苏家垄遗址出土“曾伯桼壶”铭文中的“武、屈、楚”,才终于找到答案。综合研究认为“曾伯桼簠”铭文中的“武孔”与“曾伯桼壶”铭文中的武屈之武字意一样,当指楚武王熊通。
    为什么?因为《说文解字》的孔kǒng,通也。通也。通者达也。孔作通解就很好解读武与孔组合的“武孔”了,所以以通解读孔“曾伯桼簠”铭中的“武孔”就比较符合随候曾伯霂(桼)不直呼其名对楚武王熊通的称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0-27 13: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看来要跟上的您的步伐,必须补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0-27 13: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史前时代★
(1)对于旧石器、新时期时代的分期大家要知道,同时重大史学价值的遗址发现,如北京人遗址、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是本章出题的重点。
(2)关于远古社会的传说以及相关内容也有出选择题的可能。氏族公社虽然在新大纲中删掉了,但也可能出名词解释题。中国古代社会的传说如果要考查的话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
第二部分夏商西周★★
(1)夏、商、西周三族的起源发展,夏、商、西周朝代更替的过程、背景、影响,这部分大家了解一下;
(2)三个朝代国家制度的架构,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涵盖了政治方面的分封制、宗法制、一系列的礼制(周公制作"礼乐"),经济方面的井田制、"工商食官";
(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尤其是甲骨文、金文;对这一个时期的文化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如二里头文化要重点掌握,可能以名词解释的方式出题。
(4)分封制、宗法制很容易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查。
(5)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的过程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第三部分春秋战国★
(1)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出题重点,大概了解一下这个发展过程就可以;
(2)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有哪些,他们的形成过程大概要了解一下,出来选择题大家要能分辨清楚;
(3)春秋战国时代的改革与变法是比较重要的,每一次变法的时间、内容、意义要掌握。这部分极易出名词解释和论述题;
(4)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是比较重要的。这个时代的百家争鸣,九流十家、儒家、孔子的思想,著作等细节知识要扎实掌握这是重要的知识点,很容易被考查到,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基础知识,无论考不考都是要弄清楚的。
第四部分秦汉★★★★
(1)掌握秦朝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及为巩固国家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了解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的历史意义;
(2)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重点知识,要识记整个背景、内容、意义,并且要知道如果出现名词解释应该怎么来解答。
(3)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是非常重要的,他统治时期奠定了西汉强盛的基础,掌握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一系列改革以及西汉政权的强大。
(4)西汉的统治危机要了解;王莽改制的背景、内容、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都要掌握,很可能出论述题和名词解释;
(5)刘秀统治时期的政策要识记;光武中兴要掌握。东汉后期的外戚与宦官之争以及党锢之祸。
(6)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以及秦汉时期的农民起义可能出选择题;
(7)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进步可能出选择题,这些都是基础知识,要掌握扎实,不能在这种题上失分。
(8)汉代的服役制度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9)掌握陈胜、吴广起义以及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0-27 13: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部分魏晋南北朝★★★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重要战役及战役后的政局变化。
(2)了解曹魏的政治、经济改革,如九品选官制、曹魏屯田等重要措施。
(3)了解魏蜀吴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注意孙吴对江南地区的开发等事实。
(4)要了解曹操其人以及他的用人思想。
(5)了解诸葛亮以及对他做出客观评价。
(6)了解西晋的建立以及统一全国的过程
(7)掌握太康之治、八王之乱、门阀制度、淝水之战、祖逖北伐、"王与马,共天下"等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问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兵制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比如府兵制度,就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很重要。孝文帝改革是重点知识,无论是材料分析还是论述题都容易考到。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容易出选择题,要掌握基础。
第六部分隋唐五代★★★★★
(1)了解隋朝建立的过程及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
(2)贞观之治的时间、内容、影响要识记。
(3)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政策要掌握。要对武则天做出客观的评价。
(4)安史之乱是考查的重中之重,论述题容易出,它的背景、内容、影响要全部掌握,而且答题的时候要做到全面,最好是根据不同的教材来整理答案。
(5)藩镇割据也是重点,要着重掌握。
(6)两税法是唐朝时期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它的背景、内容、意义要反复记忆,非常重要,出论述题的可能性最大。
(7)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是重要内容,这里的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最好整理成表格的形式,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楚也容易识记。
(8)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不是重点内容,可能以名词解释的形式来出题。
(9)能够根据史实对五代十国的人物如冯道做出评价。
(10)掌握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并能做出评价。
第七部分宋、辽、西夏、金、元★★★★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评价是历年出题的重点;
(2)科举制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3)元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贡献;
(4)澶渊之盟、隆兴和议、宋元理学、耶律楚材容易出名词解释。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重点中的重点,容易以名词解释和论述题的形式考查。
(7)宋元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内容,是选择题的命题重点。
(8)宋元时期的社会矛盾和主要的农民起义要了解一下,很有可能会出名词解释和选择题。
(9)宋元时期,封建经济发展,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经济基础;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以及元的统一,都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政治条件。这些都是宋元时期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掌握。
第八部分明清(鸦片战争前)★★★★★
(1)明太祖的重典政治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重点,可以作为论述题来考查。一定要做到识记全面,不能有漏答的现象,所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要记住,要做到全面,详细。
(2)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要熟记,这也是考试的重点,往往会出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3)东林与复社以名词解释来做准备就可以了。
(4)明末农民战争可能出现选择题和名词解释,战争的领导者以及几次重要的战役要了解。
(5)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不是考查的重点,可以略看。
(6)康熙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康乾盛世是怎么出现的都是重点。
(7)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表现内容比较多、而且零散,经常会在选择题中涉及到。
(8)明清的文化特点、代表人物及著作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9)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是很重要的制度,往年很多学校出过题。但今年大纲中这部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清的国家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等都需要考生掌握清楚。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最有可能出论述题,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要自己整理好答案,不能有漏写的情况。很有可能会问清代的疆域是如何奠定的?这就需要从很多方面来回答!比如平定准格尔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等。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出论述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1-4 08: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要跟李老师学习历史,至少得准备三年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