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是安陆,又是王义贞,那个有料的唐僧村!

村口的丰碑三个鎏金大字“唐僧村”,一眼便把思绪带入《西游记》,此唐僧,彼唐僧?浮想联翩!

穿过村庄,向村子更深处遁行。
树木越来越多,田垄越来越少,山路越来越崎岖,路过深碧的湖水,人迹愈加罕见。拐入静谧的山冲,溪水潺潺,叮咚有声,恍如天籁。未及溪边,惊飞一双水鸟,扑棱棱飞向密林深处……

清晨的阳光打在山顶,日照金颠,深深浅浅姹紫嫣红,和着第一缕阳光的金,绘下最美的春光秀色,令人心醉。

目光稍一下移,林间恣意的野生杜鹃,象燃烧的火,已然燎原!

为那鲜艳的红,为那顽强生命的向上向阳,喝一声亮彩,高树遮不住,杂木掩不完!不管生存如何逼仄,空间如何挤压,也它有的春天,就象遗世独立的隐士,令人生出满满的敬意。

大自然总是那么慷慨,把最美的秀色,送给人间四月,不管你来与不来,任自芳菲,管自灿烂!

紫藤象顽皮的孩童,有的匍匐在地,支楞起直立的花塔,一串串连向密林,看不见的藤尖,如躲猫猫的顽童,藏头露腚,有的爬上枝头,挂下一串串花束,煞是好看。

更顽皮更矫健的紫藤,象是约好的一群群伙伴儿,齐刷刷爬上树尖,把尚未睡醒的落叶乔木,打扮得花枝招展,并借它参天的身躯,把紫藤的柔骨撑向蓝天。清淡的粉蓝,似与蓝天比试深浅,或者它们也是向往山外的风景,想要探出头去,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远远望去,不知道开满紫花的树,究竟是个什么神奇的树,它是紫藤向大自然捉的迷藏,等着喜欢它的人们前来玩赏。

这里唱主角依然是杜鹃,最吸睛的还是那无所忌惮的火红!

看过黄陂云雾山的杜鹃,厌倦那如潮的人海,挤得人心累。

赏过麻城龟峰山的杜鹃,不喜欢那摩肩接踵的人潮。

见过神农顶杜鹃通透的粉,又怨登山太难,相见没有那么容易。

惊异过属都湖的杜鹃,可是山高水长,远在香格里拉!

大而知名的杜鹃景区其实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我真心喜欢小而少众的风景,宁静,清逸,原始而自然,古朴而清新,没有人工的雕饰,一切全凭大自然的物竞天择。

它们似乎在默默地告诉我适者生存的道理,必要坚强,百折不屈,方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方能得灿烂不忌的春天。想起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荒野中的杜鹃,何尝不是如此呢?

深藏唐僧村的这一条山谷,好似世外桃源,有下蛋母鸡的咯咯哒入耳,有不吠叫的温厚的犬入眼,有树木掩映的柴门,门外菜园有机肥滋润的青菜葱郁。

唐僧村没有唐僧肉,也不只有杜鹃。春有鲜花,夏有林荫,秋有红叶,冬有雪。

唐僧村因唐僧庙而得名。相传《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游历于此,夜宿庙中,感此环境清幽,人文敦厚,为庙立名唐僧庙,久之,村名亦改唐僧村。

东晋张昌、元末陈友谅农民起义领袖在此安营扎寨,固垒一方。国家主席李先念曾率部在此战斗三个春秋。

一块风水宝地,位于安陆王义贞西北,荆门、孝感、随州三市交会,庭院春深,交通依然便捷,借随岳高速、汉十高速和316国道,通达武汉、襄阳、荆州、随州,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