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第一次去武汉市民之家 27日上午,去坐公交,依然是扫码、上车前公交安全员下车测体温,经过这规定的动作,乘车人才能上车。 (上班时间的公交车上)
经过我们这的一路公交车上人也是有多点,再加上是星期一,上班的人也就更多,坐位是没有的,只好站着。只是与以前相比,公交车交的老年人和小孩子基本没有,天气这么热,有几处靠近窗口的人还将玻璃窗关着,真是信了邪。 在盘龙城又转上了另一趟公交车,上车后,听公交车上的安全员在和一女士在交设,女士上车后扫车上的码一直不成功,安全员说都过了四站了,还扫不下来,就摧着这位女士下车,说到了下一站,安全员下了最后的命令,让她们必须下车,与这位女士同行的说,要退还车费,安全说可以。 到一公交站后,在安全员的摧促下,这位扫不出来车上码的女士与同行人一同下车了,安全员也用微信方式将两人的车费退还了,后来车人多人说安全员做的对,按照规定,没有健康绿码的人,或没有健康证明的人,是不能乘座公共交通的。 出门坐公交,扫码、测量体温这成了必须的规定动作。 (武汉市民之家) 好久没来武汉市民之家了,进门扫码,是绿码的才能进,进门大堂,高大气派堂皇的,只是里面空空荡荡的。 办事大厅里,在各个办事的窗口,都加装了透明玻璃,工作人员也是全戴着口罩,窗口前的一排排等候座位上也是标贴着隔位座的标贴。 (武汉市民之家——武汉市民收藏集锦) 本想去市民之家里的规划展览馆看看,因为疫情,没有开放,2019年这展览馆举办武汉市旧照片、旧物件的展览,好似有我的一张照片在展览里,开幕那天接到电话,因有事没去,也就一直没机会去看。 (各类门票) (黄陂泥塑) (各式打火机) 时间早,在市民之家有个“武汉市民收藏集锦”的展览,数百件物品值得观赏。 这里集纳了武汉民间的珍品,其中不乏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精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还有用明代木料纯手工打造的明代微缩家具。
在市民收藏集锦展示区里,最吸引眼球的,竟不是一些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而是几组来自民间的主题藏品,诸如门券、打火机、酒瓶、钥匙扣等。有这么一群有心人,把这些平常百姓家里都能找到的“旧货”分主题搜集起来,排列在一起,竟让这些“旧货”焕发出了一种类似时间的光彩。
(小宝看书) 下午回到家,小宝急忙拿来酒精说道,要消毒。 随后拿出上学期在幼儿园上的课本翻看,我问小宝,这大的书是那来的? 小宝说,幼儿园的。 吃完晚餐,小宝就得看动画片,今天看的是“旺旺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