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东湖社区 返回首页

立仁的个人空间 https://bbs.cnhubei.com/?101947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上海应该造星空而不是造特权

已有 1443 次阅读2013-3-20 22:47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 上海, 冠军, 医保

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上海应该造星空而不是造特权

/立仁

317日,华商报以《上海籍世界冠军与教练获免费医保 刘翔退役后终身免费看病》为题,报导了上海市体育局与华山医院签署医疗保障协议,华山医院正式成为上海市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奥运项目冠军的医疗保障定点医院。

报道说,这是一份终身制的免费医保。享受这项政策的上海运动员,包括刘翔、陶璐娜在内共23人。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从现在开始,(上海籍)退役冠军将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无论是运动损伤,还是感冒发烧,甚至去看牙医,所涉及的费用都能全免。同时,上海市体育局决定给4名在国家队带出上海籍奥运冠军的沪籍教练员享受同等政策。

上海体育局局长及知情人士证实,这个政策是以政府名义发起并负责的。

新华社为此发了一个“微评”:华山医院为公立医院,享有财政性补贴。请问上海市医疗主管部门,冠军们的医疗费是不是由财政买单?由纳税人为根本不缺钱的冠军们买医疗单,合适吗?

体育健儿们征战世界赛场,为国家建立过卓著的功勋,他们在比赛和高强度训练中,不少人留下了终身的伤病,其中包括更多的没能成为明星的“陨石”。该不该为他们建立起一个健康的保障体系?应该。体育伤害也是运动员的职业病,与粉尘环境下的劳动的工人一样,不能永远重复“开胸验肺”的悲剧,劳保制度的建设刻不容缓。

上海为什么特为“明星”设计一个终身制的免费医疗?应该说,这与早先的“功勋制度”有关。在新中国不能被资本主义世界接受之初,中国人急于培养一批能为国争光的特别人才,体育是最重要的突破口之一。从庄则栋到“银球传友谊”的整个乒乓球团队,以及改革开放之初的女排,他们为新中国的外交,为中国走向并融入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将这些功臣与抗日英雄,与董存瑞,与黄继光相提并论,其实也不为过,用历史的眼光看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当中国进入法治时代以后,很多本来依赖国家的东西,逐渐走向了依靠社会之路。不仅国企职工的养老如此,社会上的所谓“工伤”、“职业病”,甚至军人的伤残等,也有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保障体系。大凡不符合潮流的“国家供养”制度,如政府机关人员的养老、医疗、丧葬,日益受到社会进步力量的抨击。假如通过公权力再造某种不合潮流的规矩,必然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在和平环境下,一切的社会分工体现的是职业选择,演艺界、体育界的明星与工农之中的劳动模范没有任何不同,他们是本行业或是职业之中的佼佼者。社会应该为佼佼者们提供更公平的“多劳多得”条件和保障,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财政的保温箱里“养”起来。

中国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各行各业的群星灿烂。既要有科技界、军工、制造业、管理界的大明星,也要有极其平凡的普通劳动者中的小明星。就如同混凝土的“级配”一样,砂、石、灰、水、钢的合理配置,才可能浇筑起永固的共和国大厦。那么,政府管好“级配”,远比鉴别哪几颗砂粒更“金刚”一些、更应该呵护有意义。

社会结构与混凝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人性”意义。公平正义永远是社会的主题,反特权、争取平等权利是进步的主旋律。如果报导没有违背事实的话,上海有关方面应反思:实现中国梦需要造的是灿烂的星空,绝不是为极少数人制造特权。上海本身曾经是中国的“明星”,在争取平等的斗争中也曾是中国人的梦,如今在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时,人们还在看着上海。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