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的平民伤亡人数比亚洲的要低的多,一部分原因是,欧洲人有修建地下室的习惯,正因为地下室的存在,在战时保护了平民百姓的安全。初中教科书《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想必大家熟悉,地下室的作用远不只这些,可利用空间是越来越多,当初地下室平时用来储藏物资,战时可以用来避难,在今天,中国很多城市都用来停车,地下室的作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其越来越值得研究了。
在武汉生活了多年,每次看见街头巷尾停满了小轿车,我个人认为这不能体现城市的发展文明,只能够说是城市的发展不理性。按照交通规则相关条款规定,在道路、斑马线和盲道上停车是属于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而且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由此我想到我的家乡丹江口,这座共和国年轻的小城,目前尚未有和武汉有着共同相识之处的比较,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以及丹江口的发展机遇,将来,武汉这样的停车尴尬现状,丹江口一定会步入的,鉴于二战的伤亡教训、今天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丹江口的市情、市貌,建议丹江口在新城区的发展空间上,特别是地下室的利用上要下很大的功夫,否则将来不光在发展城市的经济上受到严重制约,而且在面临灭顶之灾之时将无法解脱。
丹江口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分析:
和大多数城市一样,丹江口依山傍水,修建地下室,平时用来停放车辆,战时用来防空。
从当前的社会形势分析,以一家五口为例,父亲、母亲退休后,也就是60后,仍然可以驾车,换言之,有机会买车、需要一个车位,儿子、儿媳正当年,毫无疑问需要买车、和需求车位,这个现代化的家庭共需要四个车位,此前10年、20年,中国的老百姓很多都买不起车,更别说将来一家五口有四台车,现在、将来条件好的家庭,有的可能一人拥有N台车,并且有可能亲戚、朋友的访问来车的停放问题还是一个“?”
以上是家庭需车、车位需求的分析,假设一个公司、厂矿的机关,职工上班、企业洽谈等流动人数,都是应该纳入考虑的重要范畴。
丹江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水利城市之一。位于丹江口市城区中心的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大坝),无论是战事、还是自然灾害的威胁,应该特别考虑一旦溃坝,城区人民必将面临的灭顶之灾之事实。
基于此项考虑,丹江口城区的地下防空设施,在和其他城市一样考虑地面袭击的同时,把防水患的考虑更要纳入预防的重要范畴。防水患的同时,也是可以防止核威胁的,因此,丹江口的地下防空设施,具有双重性的,既:防战、防水。
丹江口的地下防空设施的延伸,在平时的考虑可以用来存放、堆积生活物资,而且在吞吐数量上要有绝对的优势,可以吞吐一座城市的至少两周的生活必用物资的能力。对于车位的需求量,更需要至少是100年的设计、使用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冀中平原的“地道战”,想必军事爱好者深有体会,从家家户户都有地道,发展到家家户户之间都可以相连、村与村之间都可以相通。这无疑是盘活了地下的生命空间,正是由于地道的机动灵活性,才挽救了众多的普通百姓的生命,更为我军战术机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丹江口的地下空间在延伸的同时,应该模仿“地道战”的形式,做到单位之间地下防空室相连,使整个城市可以在面临各项灾难之时,可以及时得到外界的救援。
建议丹江口新城区的地下空间,一定要要超前的拓展性,以适应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